首页 理论教育 伤寒疑似证之辨别

伤寒疑似证之辨别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伤寒类之中风,亦为风邪乘虚中入人体,虽同为依人阴阳偏盛,化寒化热,亦应之于脉,为浮缓浮数。中风恶风,有风时自觉其寒,亦恶寒之本病也。且以为风则伤营,寒则伤卫,又变更风伤卫寒伤营之普通说。本节首冠以“太阳病”三字,其为太阳之证固无疑矣。推而言之,凡服一切消导之药,皆犯被下之禁;凡服一切辛热之药,皆犯被火之禁。若妄灼灸,或与发表之药,必死。

伤寒证状复杂,颇难认清,稍有差池,为害最烈,故仲景于本论特提出其最易混淆之证,分别其证脉,使学者易于辨认,则伤寒证脉,眉目更清矣。

1. 中风 本论中所言中风,与《金匮要略》中所言中风,同中有异。盖杂病类之中风,纯为风邪乘虚中入人身,依人身阴阳偏盛,化寒化热,应之于脉,为浮缓浮数,所指邪在经在络在藏在府者也。伤寒类之中风,亦为风邪乘虚中入人体,虽同为依人阴阳偏盛,化寒化热,亦应之于脉,为浮缓浮数。而发热恶寒,传经愈期,仍如伤寒程序,不与杂病同也,观论文自见。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陈修园云:太阳本寒标热,故病则发热而恶寒。夫风为阳邪,病太阳则两阳相搏,故即发热。风中肌腠,皮毛不固故汗出。中风恶风,有风时自觉其寒,亦恶寒之本病也。汗出则阴气稍弱故脉缓,是名中风,如矢石中人之中也。

夫风为阳邪之说,如张隐庵、柯韵伯、陈修园皆无异议。惟唐容川独以为不然,乃据序例“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义以驳之。且以为风则伤营,寒则伤卫,又变更风伤卫寒伤营之普通说。不知序例之言阳盛,系指阳明白虎承气证之阳盛而言,非指太阳肌表阳盛而言也。试观身疼腰痛骨节疼痛之阳盛,尚用麻黄汤;大青龙证之烦躁,阳热盛也,犹用姜桂。可知表阳之发热,不同阳明之里热也,况叔和序例不可以为法哉。至于唐氏之风伤营故脉缓,寒伤卫故脉紧之说,亦未尽合经旨。试就大青龙证观之:太阳伤寒脉浮缓,太阳中风脉浮紧,经文俱在,何当风必脉缓,寒必脉紧者哉。大抵脉紧脉缓,当从证之轻重审察之。证之稍轻者则脉缓,证之重者则脉紧,非一定不易者也。

2. 温病 本论所言温病,乃指出温病见证,不拘春夏秋冬何时皆有之,非专指春温也。所以名之曰温者,以内外皆热也,发热为外热,渴为内热,此所以别于伤寒也。试观论文所列证状,其义可见矣。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本节首冠以“太阳病”三字,其为太阳之证固无疑矣。然诸家都以温病为春温,引《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证明,谓是伏邪蕴酿,至春而发。独柯韵伯氏谓概言太阳温病之证,且本文无伏邪字样,且无伏邪理由,此正是仲景恐后人误认温病因于伤寒,而特表出之。本文所云“太阳病(即头痛之谓),发热而渴,不恶寒”,此四证中,须认清楚。“不恶寒,”则非伤寒可知,故直断之曰温病。

柯韵伯云:温病内外皆热,所以别于中风伤寒之恶寒发热也。此条不是发明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义,乃概言太阳温病之证如此。若以春温释之,失仲景之旨矣。夫太阳一经,四时俱能受病,不必于冬;人之温病,不必因于伤寒,且四时俱能温病,不必于春。推而广之,则六经俱有温病,非独太阳一经也。

[注一] 张云歧[6]曰:如太阳病汗下后,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浮者,太阳温病也。如身热目疼,汗下后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大者,阳明温病也。如胸胁痛,汗下后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弦者,少阳温病也。如腹满嗌干,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沉细者,太阴温病也。如口燥舌干而渴,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沉者,少阴温病也。如烦满囊缩,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微缓者,厥阴温病也。

3. 风温 此即温病之一种,因误治而成,与伤寒容易误认,故本论亦提出其证状及病源如下。

(第一)风温之病源及命名

论曰: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从来说者,于风温之病源分为二说。

(1)外感温病之别称:此说以柯韵伯说得清楚,柯氏曰:太阳温病,反不恶寒而渴者,是病根不因于寒,而因于风。发热者病为在表,法当汗解。然不恶寒,则非麻黄桂枝所宜矣。风与温相搏,发汗不如法,风去而热反炽,灼热者,两阳相熏灼,转属阳明之兆也。

(2)温病误汗而热极生风者:此说以程应旄说得简要,程氏云:冬时伤肾,则寒水被亏,是温病源头。误治温病,而辛温发散,是风温源头。风温即温病之坏病,非温病外又有风温也。

唐容川引邓云航之言曰:其有本非温病,因伤外感,医者不得治法,至于发汗已后变成热证者,此非温之本证,乃风温也。一个风字,以见不是正温病,乃因外感风寒,误汗之变证。

基上之说,虽同认风温一证系由温病转来,然对于病名之解释,略有不同之处。由前之说,以为温病实因于风,医人误治,风去热留,遂成身灼热之温病,故欲有所分别于前温病,因以风字冠首,而见其斯病之源以别之也。由后之说,以为温由内发,实一内热证,不必以辛温发散,兹既误治,因极热即能生风,故名之曰风温,所以别于温病及伤寒也。本节用若字冠发汗已之上,依文法论,当然系由温病误治所致,则对于病名之解释,又当以后说为然。是以主张后说者,较为多数也。

(第二)风温之证脉

论曰: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言语难出。

陈修园曰:风温之脉浮汗出与中风同,而最险者全现出少阴之危象。肾主骨,热入骨髓,故身重。热入阴分,故多眠睡。肾热壅于肺,故息必鼾。肾热壅于心,逼于会厌,故言语难出。此时以救焚为急,仍不外甘寒清热矣。

柯韵伯对于本节,将风温改为风湿,虽言之成理,亦未免改经就义矣。

(第三)风温之误治及其结果

论曰: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速命期。

陈修园曰:治风温之病,当以救焚为急务,主以甘寒。若误下则津竭于下,而小便不利;津竭于上则络脉紧急而直视,既竭之余,肾气将绝,不能约太阳之气而失溲,已危乎其危。若更误以火灸,是以热攻热,则肾败而现出克伐之象。其轻微者皮肤发黄,剧烈则热亢攻心,如惊痫,热极生风,时瘈疭,现出黄中带黑,若火熏之象。是下之为一逆,被火为再逆,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推而言之,凡服一切消导之药,皆犯被下之禁;凡服一切辛热之药,皆犯被火之禁。可不慎哉。

成无己曰:瘈者筋脉急也,疭者筋脉缓也,急则引而缩,缓则纵而伸,或缩或伸,动而不止者,名曰瘈疭,俗谓之搐搦是也。《内经》以瘈为契合之契,疭为放纵之纵。以急为瘈,以缓为疭,理至明矣。瘈疭者疾风也,而癫痫则瘈疭焉。伤寒瘈疭者,邪实气极也。热盛则风搏并经络,风主动,故四肢瘈疭而不宁也。又曰,瘈疭之病虽剧,若能以祛风涤热之剂折其大势,则亦有生者。若妄灼灸,或与发表之药,必死。

程应旄曰:一逆者,若汗若下若火也。再逆者,汗而或下,下而或火也。温乃阳盛阴虚之病,一逆已令阴竭,况再逆乎?甚矣温热病不同于风寒治也。

至于小便出自膀胱,膀胱之水,其色味臭约分二大别:① 色清无味无臭者,其大部分系由胃肠微丝膜管吸收,依脾阳蒸发,走膈膜连网,渗入水府是也。② 色黄有味有臭者,其少部分系由血浆运输肾脏,依命门元阳之蒸发,分泌于尿锥脉网,外走输尿管,输入膀胱,含有废物及矿是也。倘油膜熏吸力弱,则水停三焦,小便即不利,膀胱下口之括约筋失养弛痿,则失溲,此实因于被下之失致也。

至于皮肤呈黄色,乃血浆中脂肪质与阳热合化所现之本色,约分三种:① 正黄:热甚灼油也。② 橘黄:热甚灼血也。③ 熏黄,热灼油黄,杂以灼死变黑之血球也。

风温之病,达此境地的证状,安有不死。然此乃风热甚之病,宜袪风散热为主,或有一二可生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