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务社会工作

医务社会工作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医务社工是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简称,他们是在医疗卫生机构中为患者提供心理关怀、社会服务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包括三个历史阶段。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已由单纯的医院服务扩大到所有与生物、心理、社会健康有关的领域,医务社会工作转变为健康照顾下的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恰恰是从社会、心理等方面为患者提供服务,协助和促进患者的心理、家庭、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调适,帮助患者解决困境恢复健康。

一、基本概念

医务社会工作是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医疗、卫生、保健等机构中,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协助患者及其家属解决与疾病有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同时协助医护人员进行疾病防治和康复等服务的专业服务活动。

医务社工是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简称,他们是在医疗卫生机构中为患者提供心理关怀、社会服务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与医生和护士不同,他们为患者提供的是“非医学诊断和非临床治疗”。他们是医生的助手、护士的伙伴、患者与家属的朋友、家庭的保护人、社区的组织者、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者。

医务社工的存在改变了之前医院单纯的治疗“身体疾病”的模式,让患者在医院能够得到身心各方面的照顾。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起源背景

国际上医务社会工作的历史悠久,最初的医务社会工作起源于中世纪英国济贫法时代的医疗救助,而具有现代意义的医务社会工作起源于19世纪末期。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包括三个历史阶段。

1.起步阶段(1905~1945年) 190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医院在里查德·加博(Richard Cabot)医生的提倡下,首聘社会工作者,正式成立了社会工作部门,被认为是全世界医院社会工作的开端。1910年美国公共卫生协会也成立了社会工作部门。1936年,巴克(Edith M.Baker)在美国儿童福利局开设医务社会工作课程,标志着社会工作由医院服务阶段转入医务社会工作阶段。

2.实践阶段(1946~20世纪70年代) 这一阶段的医务社会工作主要受社会学和社会医学的影响。社会医学和医学社会学诞生,对医务社会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体系得到确立,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在“福利国家”体制和社会政策框架中得到充分发展,专业地位、专业权威确立。

3.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1970年以后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这个阶段,医务社会工作受到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影响,服务对象由微观个人、中观社区和组织扩大到社会环境与制度安排,成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已由单纯的医院服务扩大到所有与生物、心理、社会健康有关的领域,医务社会工作转变为健康照顾下的社会工作。

(二)我国医务社会工作

1.背景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起源于北京协和医院。1921年,在美籍医务社会工作者浦爱德(Ida Pruitt)女士的领导下,在北京协和医院创建了医院“社会服务部”,开展医疗救助、家庭随访和各类社会服务。随后,济南齐鲁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上海红十字会医院、上海仁济医院、重庆仁济医院等都先后设立了社会工作部,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1949年以后由于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全面封锁及其他历史原因,基本中断了对欧美国家医务社会工作的借鉴,医务社会工作处于停滞、休眠阶段,直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为医务社会工作制度的探索和建立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机遇。

2.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医务社会工作又逐渐兴起。国内最早于1984年由医学社会学家刘宗秀首次提出“医务社会工作”问题。2000年之后,全国医务社会工作实践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主要城市的大型医院先后自发设立“社会工作部”。近几年,广州、深圳等地的一些民间社工机构也陆续派驻社工到医院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标志医务社会工作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三)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趋势

(1)目前全国各地设置社会工作部和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医疗机构,以及那些尚未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机构,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生活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等各种因素的叠加影响,都将加快推进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化建设的进程。

(2)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关系日益紧密,将进一步成为社会福利制度的基础组成部分。

(3)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符合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其发展前景光明,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三、医务社会工作功能

医务社会工作主要是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问题和因病导致的其他社会问题,直接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间接改变、影响宏观的社会环境、制度安排与政策模式。

医务社会工作大致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功能。

1.诊断与评估 医务社工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问题和因病导致的其他社会问题与需求进行诊断,提出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的建议和计划,以协助患者或院方作出处置与决定。

2.咨询与辅导 协助患者及其家庭在行为、态度、情绪和环境方面进行适应性改变,包括社会适应方面的咨询、危机咨询、心理治疗、社会资源的咨询及支持性咨询。

3.倡导与改善 促使医院内部在服务患者的制度、措施、流程方面作出改善,并促进医院外部相关服务组织以及工作流程的改善,以符合患者及其家属的最佳利益。

4.寻求与整合 协助患者寻求和利用社区和社会资源,对资源进行整合,适当地利用各种资源帮助患者恢复各种社会功能。

5.联系与协调 帮助患者联系家属、协调家属内部关系;与医院内或社区机构的有关人员进行联系,以获得预防疾病、照顾患者、康复等服务;联系出院或转院服务,协调医患关系。

四、医务社会工作意义

我国建立医务社会工作制度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社会需要密切相关。

(一)建立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是顺应医学模式转变和卫生服务方式改变的需要

新医学模式从以往的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使人们更多地从社会、心理、生理3个方面去关注人类的健康,关注疾病的转归,由此也提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卫生服务理念。医务社会工作恰恰是从社会、心理等方面为患者提供服务,协助和促进患者的心理、家庭、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调适,帮助患者解决困境恢复健康。医务社工成为现代卫生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专业技术人员。

(二)建立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是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需要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健康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2)疾病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医学诊疗的问题,很多时候还是一个与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相关的问题。

(3)医务社会工作是一种在个人、家庭与社会之间构建多层次医疗社会问题的处理机制,成为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建立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是现代医患关系发展趋势的需要

医务社会工作有利于调整和改善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的不合理结构,为医疗服务增加人文气息、社会关怀和社会福利色彩,同时能够优化就医环境,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环境、医疗机构和医疗流程的适应能力,增强医患信任和患者满意度,从而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四)建立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是促进社区(公共)医疗卫生建设的需要

要达成公共卫生的目标,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还需要社会工作者应用社会学及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一起参与,培育现代的健康理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医疗健康文化,共同加强对疾病的防治。

当前,医院是否设立医院社会服务部或社会工作部等部门,已成为衡量、检验、评价医疗服务质量与现代化程度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之一。

五、工作范围

医务社会工作的工作范围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和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构成。即医疗卫生制度框架组成部分越多样化,健康照顾服务体系越发达,医务社会工作的工作范围就越广泛。医疗卫生机构和健康照顾服务体系既是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场所,又是医务社会工作制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制度依托。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工作范围大致可以分为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医院社会工作、心理卫生社会工作、康复社会工作和社区健康社会工作等。

(一)公共卫生社会工作

公共卫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预防疾病,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卫生措施。服务对象覆盖所有公民群体,范围包括个体医疗和个人健康服务以外的所有领域。公共卫生领域的社会工作主要包括宣传预防疾病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知识,开展社区心理卫生辅导,促进社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参与各种卫生行政法规的制订和修改,参与各项公共卫生教育训练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调查及评估社区居民的需要和卫生服务的功效,推行各项社区卫生保健工作等。

(二)医院社会工作

(1)了解患者的情况,评估患者现存的生理、心理、社会问题和所具备的能力,与患者协商共同制订解决问题的计划。

(2)与医院内整个服务团队合作,以确保团队中每一个部分的能力得到最好的发挥。

(3)促进患者及其家属与医疗团队之间的合作,帮助患者更好地接受各种医疗服务。

(4)倾听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意见,在医院内部促进改善对患者服务的制度、措施、程序,倡导各种符合医患双方利益和谐的方案与政策。

(5)协助患者寻找、整合医院以外的各种社会资源。

(6)为患者提供健康知识宣教、心理辅导等。

(7)促成医生、护士和社会工作者之间专业知识的分享,提高服务质量。

(三)心理卫生社会工作

心理卫生社会工作是指精神疾病的防治及心理卫生机构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精神心理疾病与精神心理健康是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工作范围,现实迫切需要社会工作这种新型服务理念的介入。社会工作者在精神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精神医学、心理学等个相关领域的重视。

(四)康复社会工作

康复服务领域是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又一重要领域和工作范围。现代医学中康复的含义主要是指身心功能、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恢复。康复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残疾人,同时还包括慢性病患者和老年病患者。康复社会工作是针对以残疾人为主体的康复需要者所开展的专业社会工作,在康复医学领域称为社会康复服务。社会康复是医院或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所做的旨在改善残障者生活质量、帮助其重新回归社会的工作。康复社会工作强调的是工作对象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再造与增进。机构中的社会康复专业性服务,同样可以在社区中进行。

(五)社区健康社会工作

医务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健康服务领域中可以介入的范围广泛。

(1)各种类型的社区健康需要研究。

(2)广泛介入社区层面和社区范围内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制度、措施的研究。

(3)建立社区健康档案和信息系统。

(4)协助全科医生和护士从事基本医疗服务,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各种社会支持,为他们提供连续性、综合性、整体性、人性化的健康照顾服务。

(5)最大化地发掘、整合、利用社区资源,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健康问题。

(6)培养、扶持和训练社区健康领袖。

(7)推动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

六、临终关怀医务社会工作

(一)概念

临终关怀医务社会工作是指医务社会工作者在临终关怀团队中,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善”、“爱”和“奉献”为动力,为临终患者提供专门化照顾服务,满足其身体、心理、社会和灵性等多方面需求,减轻或消除临终患者生理上的痛苦、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安详地度过余生;同时为其家属提供指导和帮助,改善其与临终者的互动关系,帮助他们恢复生活能力,促进临终患者家庭能够重新运行和达到新的协调的过程。

临终关怀医务社工是临终关怀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简称,专门在医院和临终关怀机构中为生命晚期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关怀、社会服务的社会工作者。

(二)目的

临终关怀医务社会工作主要是使晚期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几方面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以提高患者临终阶段的生活质量。同时为其家属提供指导和帮助,促进临终患者家庭能够重新运行和达到新的协调的过程。

(三)基本目标

临终关怀社会工作以生命晚期临终患者及其家属为服务对象,以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社会各方面协同发展、家庭和谐与和睦作为基本目标。

七、主要特征

临终关怀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特征如下。

(1)临终关怀医务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一项制度性,也是职业性的助人利他行为。

(2)临终关怀医务社会工作是以生命晚期临终患者及其家属这一特定人群作为研究和服务的对象。

(3)临终关怀医务社会工作是医务社会工作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分支,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和社会的重视。

(4)临终关怀医务社会工作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八、医务社工在临终关怀中的角色

(一)服务的提供者

了解晚期临终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社会工作者要本着个性化的原则,充分满足临终患者的共性和个性的需求,向临终患者提供的服务包括提供心理、物质帮助和劳务帮助。晚期临终患者由于躯体疾病的折磨、对生命的渴求和对死亡的恐惧会产生一系列强烈而复杂的心理变化。因此,社会工作者应利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方法给予晚期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照护,以缓解晚期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努力帮助他们面对现实、直面人生和正视死亡。

(二)受助人的支持者

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人的支持者和鼓励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还要鼓励临终患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己面对现实,即“助人自助”。社会工作者要注意做好晚期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照护常识的指导与哀伤辅导,以便家属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做好对患者的临终关怀。在患者离世之后,社会工作者工作的重点就应该转向对家属的哀伤辅导以及善后事宜的处理,帮助亲属们渐渐走出亲人去世的伤痛。

(三)关系的协调者

临终关怀医务社工要注意协调医患关系,帮助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医生与患者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以达到最佳的关怀效果。临终关怀是跨学科的专业服务,由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人组成一个团队,要面临不同价值观与利益关系的冲突与调适。临终关怀医务社工要发挥其专业优势,帮助协调临终关怀专业团队之间的关系,化解冲突与矛盾,形成团队的凝聚力,保证团队力量的发挥。

(四)资源的整合者

临终关怀服务本身要整合临终患者及其家属、医院或机构、社区、社会等各种资源,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社会工作者在临终关怀领域中承担着资源整合的角色,应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为目的,帮助实现各方面资源的整合。

(五)理念与政策倡导者

人的意识与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对人的行为起到导向作用,临终患者也不例外。医务社会工作者应发挥其在知识、理念、舆论倡导和传播方面的优势,通过“死亡教育”等途径,提高全社会对“临终关怀”的重视,使更多的人正确看待死亡、尊重死亡,提高生命质量,建立“善终”观念。任何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社会工作者有责任联合相关机构呼吁政府重视临终关怀事业发展,以推动临终关怀事业与临终关怀行业规范等政策法规的出台。

九、医务社工的管理

(一)医务社工的岗位设置

按照精简效能、按需设置的要求,结合医院的特点,合理设置医务社工岗位。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自身规模与服务领域独立设置社会工作部或作为其他内设机构的二级科室,应明确医务社工岗位的管理部门,并确定医务社工专业岗位设置范围、数量结构、配备比例和任职资格和条件。各医疗机构在单位招聘中,可将从事社工经验作为优先录用条件。

(二)医务社工的人员配置

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平均每100张床位就有1名医务社工。与台湾不同的是,香港医务社工不隶属于医院,政府医院的医务社会工作被纳入社会福利署的管理范围,医务社工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为患者服务的。

国内大陆地区的医务社工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配置标准。2012年2月,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中明确:医务社工配置,综合性医院按照每300~500张床位配备1名专职医务社工,儿科、精神卫生、肿瘤、康复等专科医院每100~300张床位配备1名专职医务社工。参照以上标准,临终关怀机构应当每50~100张床位配备1名专职医务社工。

(三)医务社工的服务范围与工作职责

1.服务范围 综合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社会工作方法,结合医疗卫生服务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综合性医院和普通专科医院医务社工以面向患者及其家属健康干预、心理支持和调适医患关系为主;精神卫生方面医疗机构医务社工以针对特殊疾病干预和提升患者社会适应为主。

2.工作职责

(1)主动发现、筛选和处理转介的个案。

(2)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利用医院服务并提供咨询。

(3)评估患者社会及心理状况并及时干预。

(4)协助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协助制订患者入院和出院计划,配合医护人员对诊疗提出建议。

(5)配合开展双向转诊。

(6)参与医疗机构的发展规划和管理过程。

(7)积极预防医患纠纷,为患者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

(8)整合社区资源,与家庭医生相结合开展社区工作。

(9)组织管理医院志愿者。

(10)对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与支持,减轻其心理压力

(四)医务社工的人才培养

1.完善学历教育制度 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下设立医务社工方向,培养兼备医学知识和社会工作技能的人才。在有条件的高校要加快开展医务社工研究生教育,建立和完善医务社工实习基地,建立学校和医疗机构联合培养医务社工的平台。

2.开展岗位培训 按照医务社工岗位设置要求,对于尚未取得社会工作资格证书但实际在岗的和拟转岗的人员,通过分层、分批开展社会工作培训,掌握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提升专业化水平。

3.健全继续教育制度 将医务社工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管理范围,并纳入医学继续教育体系。

(五)医务社工的薪酬待遇

医务社工纳入医院编制中,增强医务社工的身份认同感和职业认同感,薪酬应不低于医护人员的平均水平。

(六)医务社工的考核评价

建立行业协会组织,加强对医务社工的行业技术指导和规范服务行为。各医疗机构对医务社工的考核应纳入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管理,主要考核其服务的目标是否达成、受助人对服务的评价、需要改进的方面,以及整个服务与医疗机构总体政策的一致性与协调性。

(七)临终关怀医务社工的职责

(1)协助照顾临终患者及其家属在社会交际和心理方面的需要。

(2)提供服务包括辅导、出院计划的安排。

(3)实质的支持如家务安排、经济支持、幼儿照顾、安排出院、居家临终关怀服务以及丧殡指南等。

(4)为家属提供哀伤辅导服务。

(八)临终关怀医务社工的资质认可

临终关怀医务社工一般应具有社会工作或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并需参加临终关怀学相关知识培训。现阶段,允许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卫生专业人员,通过社会工作和临终关怀学相关知识培训后转入临终关怀医务社工岗位。

(九)临终关怀医务社工的教育培训

为临终关怀医务社工设立临终关怀基础入门课程,目的是使其了解临终关怀基本概念,使医务社工具备正确的理念,掌握沟通、交流、倾听等技巧。

按照临终关怀医务社工岗位设置要求,对于取得社会工作资格证书的人员,通过分层、分批培训,掌握临终关怀工作知识和技能,提升专业化水平。内容包括临终关怀历史、现状、展望、服务原则;临终患者心理、精神与心灵需求;临终关怀伦理;有效团队服务;医务社工角色与职责;倾听、沟通、交流技巧等;临终与死亡等知识。

建立临终关怀医务社工继续教育体系,落实常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