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露消毒丹治疗肺系疾病

甘露消毒丹治疗肺系疾病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业师认为,凡湿热俱盛而又蕴蒸肺胃之证,使用甘露消毒丹最为合拍。甘露消毒丹见于《温热经纬》。分消上下,以治病之因。业师用本方治疗肺系疾病常加鱼腥草,并引吴鞠通“肺主一身之气,气行则湿行”之说以抒其义。业师用甘露消毒丹加味治之,上清下利,泻火解毒,药中病机,故收速效。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味。以甘露消毒丹加减治之。业师以甘露消毒丹治之,两解湿热,故获良效。

叶天士云:“吾吴湿气害人最广。”以吴地雨量多,空气潮湿故也。业师常谓:“四川雨量多,日照少,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故吾蜀湿气害人亦广也。”由于湿邪易与其他外邪相合,蕴蒸于内,虽发病部位不同,症状表现各异,然湿热合邪之病因一致。业师认为,凡湿热俱盛而又蕴蒸肺胃之证,使用甘露消毒丹最为合拍。

甘露消毒丹见于《温热经纬》。方中连翘、薄荷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射干、贝母苦泻肺气利咽喉,与黄芩清泻肺火于上;滑石、木通、茵陈清利湿热于下,使湿从小便而出,此即叶天士“渗湿于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之意。二者共成上清下利之用。上源清而流自洁,下窍通而湿自出。分消上下,以治病之因。然凡湿皆与脾失健运有关,其成,或因脾气虚,或因于脾湿盛,或兼而有之,且互为因果。湿既困脾,非芳香化浊之品不能醒脾运湿,故用藿香、白豆蔻、菖蒲芳化醒脾,化湿于中,以治致病之源。全方共奏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之功。

业师应用甘露消毒丹治疗湿热闭阻肺胃之证,强调其用药指征有三:一是具备湿热俱盛,阻滞气分之见证,如发热倦怠、汗出热不退、胸闷腹胀等;二是脉象弦滑或濡缓,舌苔黄腻或白滑,舌质红;三是一般症状多兼咳嗽、咽痛、小便短赤、口渴不多饮等症。

业师用本方治疗肺系疾病常加鱼腥草,并引吴鞠通“肺主一身之气,气行则湿行”之说以抒其义。认为鱼腥草一药,具芳香之气而化湿,归经于肺而利水,其性微寒而清热,故凡湿热痰浊之疾,用之最宜。在选择醒脾化湿药时,业师认为,白豆蔻、草豆蔻、草果、砂仁皆芳香辛燥,具相似之功,但草果性燥烈,证偏寒湿者方可用之,其余三味性较缓和,配以寒凉之品可用于湿热俱盛之证。但白豆蔻、砂仁价高,故常以草豆蔻易白豆蔻。此外,业师还常加桔梗宣肺利咽祛痰,伍甘草顾护中气,使清利而不伤正。

1.典型病例

(1)急性乳蛾(急性扁桃腺炎)

梁某,女,39岁。1992年6月7日初诊。

发热咽痛11天。初起恶寒发热,倦怠不适,继而出现咽喉肿痛,吞咽困难。去某医院诊为急性扁桃腺炎,注射青霉素、口服红霉素等药治疗1周不见好转。来诊时咽部充血,两侧扁桃体Ⅲ度肿大,色红,陷窝口处有黄白色分泌物。咽后壁有多个淋巴滤泡色红,有点状渗出物,颌下臖核肿大压痛。发声嘶哑,午后发热,体温在38℃左右,伴倦怠纳差、乏力少神多汗、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诊为急性乳蛾。证属湿热毒邪上干肺系。治以利湿清热,解毒利咽。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白豆蔻6g,木通10g,石菖蒲10g,射干12g,藿香15g,连翘15g,薄荷15g,茵陈30g,鱼腥草30g,浙贝母30g,黄芩 30g,甘草10g。服药1剂后,热退痛减;又服2剂后咽喉轻微疼痛,吞咽自如,汗减,小便清利。察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微充血。上方去浙贝母、木通、薄荷,加桔梗20g,续服2剂后诸症好转。惟乏力少神,动则出汗,舌淡红,脉沉细缓。湿热已除,肺脾气虚。拟补脾益肺利咽,调理善后。处方:泡参30g,白术15g,茯苓15g,黄芪30g,桔梗15g,甘草10g,鱼腥草30g。连服3剂痊愈。

按:本例为湿热毒邪蕴蒸肺系。肺系热甚,则咽痛声嘶,喉核红肿疼痛,吞咽困难,颌下臖核肿痛。业师用甘露消毒丹加味治之,上清下利,泻火解毒,药中病机,故收速效。

(2)咳嗽(急性支气管炎)

周某,男,50岁。1991年8月6日初诊。

患者1周前开始出现喉痒,咳嗽,鼻塞,流涕,咳吐白色泡沫痰、在本单位医务室服西药(药名不详)未愈。近3天来咳嗽加重,咳声不爽,痰黄稠难咯,伴低热、出汗、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肢体酸楚乏力、不思饮食。胸部X光透视见双肺纹理增粗,诊为急性支气管炎。今来门诊治疗,察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证属湿热毒邪闭肺。治以利湿清热,化痰止咳。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味。处方:

白豆蔻、石菖蒲各6g,木通、射干、甘草各12g,藿香、薄荷、桔梗各15g,茵陈、滑石、黄芩、连翘、浙贝母各30g。

服上方1剂后热退咳减,痰由黄转白;2剂后咳次明显减少,吐少量白色泡沫痰,小便清利,饮食增加。现口干,舌红,苔薄白少津,乃湿去而热未尽,不可轻心。上方去滑石、木通、薄荷,加沙参30g,神曲30g,续服2剂,咳止痰除,饮食如常。

按:肺为娇脏,《医学三字经·咳嗽篇》言其“只受得本脏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逆而咳矣”。本例患者系湿热之邪郁蒸肺卫,不能外达,发为咳嗽。外邪郁肺,气不布津,津液凝聚则为痰,选用甘露消毒丹治之,使湿去热清,雾露敷布而愈。

(3)肺湿热咳嗽(间质性肺炎)

赵某,男,42岁。1992年2月2日初诊。

低热、咳嗽、胸闷4个月。初起恶寒发热,咳嗽吐痰,胸闷身倦,多汗。去某中心医院胸部X光拍片诊为:肺部间质性炎变。住院治疗1月。经注射、口服抗生素及化痰止咳药,热退而咳不减。现喉痒干咳,痰黏稠难咯,咳则胸痛,胸及脘部胀闷不适,口干不欲饮,不思饮食,舌暗红,苔薄黄少津,脉弦缓。证属湿热交蒸于肺,蕴结不解。治以利湿清热,行气化浊止咳。以甘露消毒丹加减治之。处方:

草豆蔻、甘草各12g,藿香、薄荷、桔梗、枳壳各15g,射干10g,石菖蒲6g,黄芩、连翘、浙贝母、鱼腥草、沙参各30g。

服药2剂后咳次减少,痰利易咯,原方又服3剂,已不咳,现胸闷隐痛,舌苔由厚黄转为薄黄。原方去薄荷续服3剂,诸症好转。惟胸闷不适,后服润肺行气、清热化痰之品调治半月而愈。

按:患者感湿入里,郁肺化热,由于痰湿热交阻难解,故患者病程长,久咳不止。其证热甚于湿,故去茵陈、滑石、木通,加鱼腥草清热化湿,佐沙参润肺、桔梗化痰、枳壳行气,使湿去热清而病势大挫。

2.结语

湿热蒸蕴,既可留恋三焦气分,又可蕴肺而发痰浊咳嗽,蒸咽而发乳蛾、喉痹。常规方法治疗,每重清热解毒而忽略祛湿。上述三例患者,均系湿热蕴蒸,只清热则湿不去,湿不去则热亦难清。正如前贤刘河间所云:“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业师以甘露消毒丹治之,两解湿热,故获良效。

(张耀 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