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内经》成书时期的讨论

关于《内经》成书时期的讨论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经》的成书年代,不少学者认为是初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续有增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子》一书对辩证法的各方面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这不仅表现在《内经》广泛地吸取了阴阳五行学说,用之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和作为诊断、治则的理论根据方面,而且对当时科学、哲学中可供给医学机体营养的理论也予以兼收并蓄。而《内经》的认识更比《应同》提高了一步。

《内经》的成书年代,不少学者认为是初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续有增补。恩格斯说:“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又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因此。《内经》作为一部中医科学书籍,它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技术当然是以当时的生产力为基础,吸收当时“诸子百家”的唯物辩证思想,总结前代和当代的医学成就编写而成的。

《诗经·秦风》有“驷鐵孔阜”之句,“鐵”亦作“铁”。“驷铁”一诗是记秦襄公出猎之事的。襄公(公元前777年~前766年)在位。时当西周之末,春秋之初,足证当时已有铁器出现了。恩格斯说:“铁使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它给手工业工人提供了一种坚固和锐利非石头或当时所知道的其他金属所能抵当的工具。”事实正是如此,从铁器推广以来,使许多草莽丛生和不毛之地变成了良田沃野。如郑国在西周末时还是一遍“蓬蒿藜藿”的荒芜地带,到春秋时代便成为工农商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了。吴国在春秋时已修起了沟通长江和淮水的“邗沟”,大大有利于农田的灌溉和南北的交通。战国时期秦国在四川修就了工程巨大的都江堰,至今仍受到中外水利专家的称赞。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天文、历法、数学以及酿造、纺织、冶铁等科学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而产生了百家争鸣、诸子蜂起的繁荣景象。现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1.在唯物主义方面

殷周以来,特别是春秋以来,一些思想家用唯物主义的思想对世界作了新的解释。他们从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现象去说明自然现象的变化,把整个宇宙看成是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东西构成的,从而和上帝创造并支配世界的思想对立起来。如《尚书·大禹谟》说:“德维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维修。”子罕继承了殷周以来五行学说的思想把五行说成是“五材”,并阐发其作用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易经》进一步从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种东西(八卦)来说明世界上其他更多东西的根源《;管子·地水篇》认为“水”是万物的根源,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源也,诸生之宗室也。”但以五行学说的影响为诸说之冠,《易经》的八卦说次之;《管子》之说太简,不能比象于纷纭复杂的事物,故后遂无人问津了。

就在这个时代,希腊的泰勒斯也提出“水”是万物的根源;阿拉克西米尼提出“气”是万物的基础;阿拉西曼德提出“冷、热、干、湿”的无限物质构成了世界;赫拉克利特认为具有灵活、变化的“火”是万物的本源;印度的多耆翅舍钦婆罗认为“地、水、风、火”是世界物质的基本元素。看来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势所必然地会产生用某种元素来解释复杂变化的世界的哲学家。故天各一方,素无联系的中外学者,其思想基础完全一致,正如列宁所说:“意识都不过是存在的反映。”认识上的提高,原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认识提高了,又反过来指导科学技术的再发展。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2.在辩证法方面

春秋以来,不少思想家在辩证法方面,也有很多阐述。如:

《易经》说:“富有之为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又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史墨说:“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

伍子胥说:“盈必毁,天之道也。”

以上论点,都旨在说明事物是不断除旧布新,生生不息的。又如:范蠡说:“时将有反,事将有间。”

《孙子兵法》说:“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又说:“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以上的论点都旨在说明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子》一书对辩证法的各方面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如:

(1)认为事物总是不断变化着的,而不是静止的。如23章云:“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

(2)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如2章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3)认为事物总是向着相反的方向变去。如58章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40章云:“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4)初步接触到事物的实质变化问题。如64章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此外,墨子、荀子、韩非等人在发扬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认识论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在阴阳学说方面

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学说已逐臻完备,并广泛渗入于各派哲学和各种自然科学,用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如:

《尚书·周官》:“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

《国语·周语上》:“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管子·四时篇》:“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

《礼记·礼运》:“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左传·僖公十六年》载周内史叔兴论陨石,鹢飞于宋:“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吉凶由人。”

《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

《孙子·计篇》:“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庄子·大宗师》把拘挛病的原因解释为“阴阳之气有沴。”

《荀子·天论》:“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吕氏春秋·知分》:“凡人物者,阴阳之化也;阴阳者,造乎天而成者也。”

仅从上面的几点例子,便可以看到当时各家都把阴阳用来解释哲理、天时、人事、疾病等各方面的问题。

4.《内经》的问世

如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科学和哲学水平已经发展到相当高度,形势孕育了《内经》的产生。这不仅表现在《内经》广泛地吸取了阴阳五行学说,用之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和作为诊断、治则的理论根据方面,而且对当时科学、哲学中可供给医学机体营养的理论也予以兼收并蓄。如:

在生理方面,孟子谓:“心之官则思。”《荀子·天论》更具体地说:“心居中虚,夫是之谓天君。”这与《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的“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完全一致。

在病理方面,《吕氏春秋·重己篇》谓:“多阴则厥,多阳则痿。”这一阴阳偏盛皆能致病的机理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阳盛则热,阴胜则寒”完全一致。

在强身防病方面。《荀子·天论》说:“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与《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理相近似。

在饮食卫生方面,《韩非子·扬权》说:“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与《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膏梁之变,足生大丁”其理则一。

在有病早治方面,《韩非子·喻老》说:“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早也。”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其论一致。

在修身养性方面,《老子·十九章》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与《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怨”基本一致。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荀子·天论》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的“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完全一致。

《老子·七十七章》在论天道时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与《素问·至真要大论》用来说明冶则的“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一段文字不仅意义相同,而字句亦无大异。

但《内经》作者在吸收当代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各派哲学思想方面,并不是录音式的照搬,而是通过加工提炼,整理提高。使之更好地为医学服务。现以五行学说为例予以说明:

《吕氏春秋·应同》只记有五气相胜(相克),而无五气相侮(反克)。可见它只看到五气之常,而来看到五气之变。而《内经》的认识更比《应同》提高了一步。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其不胜;及其不足,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这就把常、变两方面的关系都提到了,使主观的认识更接近于客观事物的实际。

这时,国外的医学理论与中医学的理论颇多类似之处。如希腊的名医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年~前377年)发明了“四液论”,认为人是由血、涎、黄胆汁、白胆汁构成的,四液调和,则身体健康;认为医师所应医治的,不仅是病而是病人;主张在治疗时应注意病人的个性特征、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在用药治病的同时,并注意配合卫生、饮食等疗法。其所以如此,是同希腊当时的科学文化、哲学理论等与我国在这几方面的情况近似之故。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该是何等的密切!

5.中医学是不断向上向前发展的

《内经》是春秋战国时期孕育出来的医籍,曾在防病治病、推动中医学向前发展方面起过巨大的作用,而且现在仍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它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必然会有不足和谬误之处,即使是其中正确的部分,而时迁事异,必然要变化、提高,才能生生不已,免遭淘汰。蔡九峰《洪范·皇极内篇》说:“前天地之终,其后天地之始乎!”意即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毁灭,并由新事物取而代之。请看:《内经》只载了13个药方明朝朱橚编的《普济方》就载了药方6万多个《;内经》13方只载了药物28味(酒、稻米、豕膏、马膏计在数内)明朝李时珍编的《本草纲目》就载药1892种,清代赵学敏编《本草纲目拾遗》又增添了716种,合前共为2608种;最近江苏新医学院编的《中药大辞典》载药多达5767种;《内经》只记了“舌焦”“舌本烂”“舌卷”“舌干”“舌强”“舌萎”“舌黄”等舌象的变化,东汉张仲景撰的《伤寒杂病论》除了记载舌青等舌质变化外,还记载了”舌黄”“白胎”“舌上苔滑”等多种舌苔的变化,而近代曹炳章编的《察舌指南》对舌象就列了彩图222幅,墨图6幅;东汉张仲景著的《伤寒论》在论述六经病症及治法时较《素问·热论》所论详实得多,清代温病学派对热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各方面又增添了新颖的一页。在基础理论方面后世也有很大的提高和很多的改革。以往的中医就是这样无休止地向上向前发展的,今后必将以快得多的速度、高得多的水平向前驰进。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