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期盼留住中医根

期盼留住中医根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系农民群众健康,弘扬中医中药验、便、安、廉优势。”1989年7月,一本名为《农村医生中医临床顾问》的中医药科普书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张奇文、朱鸿铭都已是75岁的人了。“中医药在广大农村是源远流长的。”新中国成立后,不论大人小孩,也不论急病、慢病,都是看中医,吃中药。人民群众信赖中医,爱戴中医,而且学习中医,普及中医。

期盼留住中医根

张奇文主编的《农村中医临床顾问》,国医大师路志正为此书题写书名,并题字:“只有把广大农民身体保障好,我们才能丰衣足食,国富民强,蒸蒸日上。”

本书“为农村中医药人员进一步提高中医药业务水平提供了帮助,也为农村西医药人员在西医药服务以外提供了多种选择,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解决农村中医药人员少、中医药服务覆盖面不广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这是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前言中的评价。“心系农民群众健康,弘扬中医中药验、便、安、廉优势。”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中医学家王永炎的题签。

谈起该书修订的过程,张奇文介绍,22年前,应山东《农村大众》主编之约,他与朱鸿铭主任医师合作,在该报开辟的“农村家庭中医顾问”栏目中,先后刊登了一百五十余篇常见病的中医药防治文章,陆续收到了各地读者的来信数百封。有问病求方的,有对所登方药应用要求答疑的,有按所登方药治愈后来信感谢的,有来信要求出书发行的……而更多的来信,则是乡村医生写来的。他们对这种结合临床实践谈应用体会的文章很感兴趣,有的把这个栏目的文章剪下来,贴在一个大本子上,有的把学习应用的体会写成文章请求审阅。一位乡村医生在信中说:“《农村大众》开辟‘农村家庭中医顾问’栏目,请名家介绍常见病的中医防治经验,是我们学习中医药、应用中医药的一把开门钥匙。希望作者继续介绍一些有疗效的经验和体会。”

img92

栏目的成功开办对张奇文来说,不仅是验证自己几十年临证心得的一种极好的反馈,而且让他体会到振兴农村中医药事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于是,他们忘记了疲劳,常常利用闲暇之余,把几十年在临床上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介绍给广大读者。

1989年7月,一本名为《农村医生中医临床顾问》的中医药科普书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农村大众》开辟的“农村家庭中医顾问”栏目的文章为基础,又作了一些补充和修改,共18万字,出版后深受广大农村医生、群众的欢迎。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张奇文、朱鸿铭都已是75岁的人了。虽然一个在鲁东的潍坊,一个在鲁西南的曲阜,相距有数百里之遥,但彼此关心对方的健康,交流着各自的临证心得。通过多年在基层调研,听到老百姓普遍反映,现在在农村找一个真正按四诊八纲看病的中医很难了;在农村除了少数信赖中医中药治病的老年人外,中青年人快把中医中药给遗忘了。这使他们二人心急如焚,2006年,共同商定重新修订此书,之后夜以继日地工作,写出这本53万字的《农村中医临床顾问》。

“中医药在广大农村是源远流长的。”张奇文回忆,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广大农村中,村村都有中药铺,都有中医坐堂行医,而且多是家传。

新中国成立后,不论大人小孩,也不论急病、慢病,都是看中医,吃中药。头痛脑热,吃几剂中药,很快就好了,很少听说靠打针治病的。人民群众信赖中医,爱戴中医,而且学习中医,普及中医。上坡种地,上山砍柴,早出晚归,顺手采些当地盛产的中草药回来晒干、晾干,存在家里,甚至不用请医生看病,自己就能配个方子,加些姜、枣、大葱之类,出身汗病就好了。加上“扎针拔罐子,病好一半子”,自救互助,蔚然成风。不花钱或少花钱,应用偏方、单方治好病的事实,可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自毛泽东主席提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后,全国上下掀起了西医学习中医的热潮,使一时低迷走下坡路的中医药又重新振作起来。子承父业或用“师带徒”的方式培养出了很多用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防治疾病的乡村医生,解决了农村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

世界卫生组织及不少国家的卫生官员到中国广大农村考察,都称赞中医中药在农村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纷纷派人到中国学习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等疗法。张奇文说:“对这一切,我们这辈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医药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博大精深的实用医学,是人民信得过、经得起考验的一门学问。”

“历史上中医、中药向来是不分家的。”张奇文说,“懂医的必须懂药,懂药的也必须懂医,医药都懂,才算是一位好医生。特别是在基层工作的乡村医生,更需要亲自诊病,亲自开方,亲自炮制,亲自配药,亲自辨认中药的真伪优劣,甚至亲自到病人家里指导病人煎药、服药。这就需要乡村医生们勤奋学习,肯于钻研,不断总结经验。”

张奇文体会,中医治病有三个先决条件:一是辨证论治正确。就是说,病要看得准,方要开得对,做到理、法、方、药丝丝入扣。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学好经典,用好经典。二是药品质量要好,讲究用道地药材,讲究遵古炮制。三是煎煮得法,服用得法。哪些药应该先煎,哪些药应该后下,文火、武火,饭前服、饭后服等,都十分讲究。传统的汤、膏、丹、丸、散,针灸、推拿、膏摩、膏敷,易于为广大群众接受的方法,都是历代沿袭相传的。因此,乡村医生要像明代的李时珍那样,走遍深山老林,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亲自考证,亲自口尝;要像清代叶天士那样,一生拜17人为师,为解除人民痛苦,只要有一技之长者,他都不惜一切代价,虚心前往拜师学习。

“实践出真知。”张奇文坚信,只要广大乡村医生朋友们,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向民间有一技之长的老师学习,向病人、群众学习,不懂的问题善于向书本请教,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一定能够成为广受群众爱戴的一代名医。

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温长路在书评中说,《农村中医临床顾问》立足“农”字选题,其义深矣!作为以农业为基础的大国,以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为对象的体裁,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重要大事。“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晏子春秋·内篇》)作者选择为农村中医解决实际问题,可见立意之切、用意之深、选题之新、分量之重了!

《农村中医临床顾问》把握“全”字表意,其义大矣!在这本书里,论病,有病因病机,明确易懂;论治,有脉因证治,明晰清楚;论方,有经方时方,明白易学易记;论理,有剖析解说,明快练达。病变方变,方变药随,或增或减,皆有定数。这些治、法、药,都是作者实践、体验、琢磨过的,有过经验和教训的,不少方是从作者一生经验积累中提炼、升华出来的,弥足珍贵!

《农村中医临床顾问》注重“偏”字开掘,其义广矣!在肯定“巧妙运用偏方治疗,疗效是很明显”这一优势的同时,还纠正了不分青红皂白“借单子吃药”的错误倾向。指出:“使用偏方,首先要懂得偏方治病的道理,也同样需要辨证论治。人有体质强弱,病有寒热虚实,治有温清补消。应用偏方,首先应该明确偏方的适应证。”“如果不讲辨证施治,一有某病,便用治疗某病的偏方,那是不妥当的,不但治不好病,有时甚至起相反作用。”书中除介绍使用药物治疗相关疾病的内容外,在许多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处方中,还大量介绍了针灸、刮痧、拔罐等简单、实用的治疗方法,这对中医药知识的广泛认知和普及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