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辨证论治的特点

辨证论治的特点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辨证论治作为中医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由于它能辩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可看到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因此,在临床治疗时还可以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来处理。凡是察看疾病进行治疗,贵在诊断精确用药专一不杂。天下之疾病,病情变化虽然很复杂,求其根本则是第一性的;天下之方剂,虽然灵活多变,对症治疗则是第一性的。

1.辩证地看待疾病

辨证论治作为中医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由于它能辩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可看到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因此,在临床治疗时还可以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来处理。

所谓“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症不同,因而治疗也不一样。以感冒为例,由于发病季节不同,治法也不同。暑季感冒,由于感受暑湿邪气,故在治疗时常须用一些芳香化浊药物,以祛暑湿。用清暑益气汤加味,若用西药解热及抗菌素治疗则疗效差,这与其他季节的感冒治法就不一样。再如,麻疹因病变发展的阶段不同,因而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起初麻疹未透,宜发表透疹,中期肺热明显,常须清肺,而后期则为余热未尽,肺胃阴伤,则又须以养阴清热为主。

所谓“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例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痔疮等是不同的疾病,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就可以用升提中气的方法治疗。由此可见,中医治病主要的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相同的病机,可用基本相同的治法;不同的病机,就必须用不同的治法。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实质上是由于“证”的概念中包含着病机在内的缘故。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2.辨证论治强调“治未病”

中医辨证论治防病和治病的基本法则,是强调预防为主,主张“治未病”。

《内经》曰:“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顺着四时阴阳、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治疗可起到功半事倍。人体内部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因而格阻成病。《专向·四气调神大炮》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人能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就可以生存,违背它就会死亡。能顺应它就能平安,违背它就会产生祸乱。把顺从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翻过来成为违反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这叫作“内格”,机体不能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因而格阻成病。因此,古代的医圣不主张在已经发病之后才讲求治疗,而要在未病之前讲求预防;和治理国家一样,不要在已经发生混乱之后才讲求治理,而要在未乱之前进行防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疾病已经形成了然后治疗它,祸乱已经形成然后治理它,打个比方,好像口渴了才挖井,打仗了才铸造武器,不是太晚了吗?

凡是察看疾病进行治疗,贵在诊断精确用药专一不杂。《景岳全书》曰:“看病施治,贵于精一。”方治必须“精一不杂”,用药贵乎攻补得宜。天下之疾病,病情变化虽然很复杂,求其根本则是第一性的;天下之方剂,虽然灵活多变,对症治疗则是第一性的。所以,一般进行治疗的方法,必须确实晓得因寒造成的病,就彻底散其他的寒邪;确实晓得因热造成的病,就彻底解除它的热。一旦拔掉它的病根,各证候就完全消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治病必求其本”,正因为如此,所以凡是临床的医生,必须先探明病的根本,根据所存在症状,然后考虑用药。如果认证不够准确,可稍候些时间,进一步详细观察病情,已得到疾病的要点,但用一味二味就可拔掉疾病的根子,即使病情深重,或者顽固,则用少则五、六味,多则七、八味药,也已经够多,但虽然用至七、八味,也不过起帮助治疗疾病,起导遵导引之,用药意义都是一般的意义,才算高明医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