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日咳之临床诊断及中药治疗

百日咳之临床诊断及中药治疗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百日咳是一种在冬春两季极易侵犯小儿的传染病。病原是由百日咳杆菌感染到呼吸道里,引起气管黏膜发炎所致。这些就是百日咳的临床特征。百日咳大都没有发热,年龄较大的儿童与没有并发症者,大抵没有生命危险。在百日咳流行时期,服之可免传染。日本医师大下叩石著《新汉方疗法》称此为百日咳最有卓效之汉药处方,治验甚多云。但初期诊断困难。

百日咳之临床诊断及中药治疗

百日咳是一种在冬春两季极易侵犯小儿的传染病。病原是由百日咳杆菌感染到呼吸道里,引起气管黏膜发炎所致。在中国古医书上称“鸬鹚咳”“天哮”,俗名又称“蛤蟆咳”或“顿咳”之类。

该病初发时与一般感冒咳嗽相似,数日后逐渐发生阵阵发作性的剧咳,咳时颜面潮红,颈部青筋(静脉)怒张,眼泪鼻涕一并流出,甚至大小便有时也会失禁。咳的声音有时像吹口哨,连连剧咳一声紧似一声的似乎换不过气来。这时,潮红的颜面可能会突然转为青紫色,呼吸好像要停止,但突然的吸足一口长气,喉中发生“嗷”的一声,接着就咳出黏痰。若在饮食后发作,则会把胃中的食物全部吐出来。呕吐之后,咳嗽暂时停止,嬉笑如常。

轻症病儿一天可发作三五次,重则每天发作数十次,病儿得不到休息,眼睑浮肿,非常疲乏。这些就是百日咳的临床特征。有经验的医生常常能够“望而知之”。

百日咳大都没有发热,年龄较大的儿童与没有并发症者,大抵没有生命危险。可是该病较为顽固,短期内不容易治愈。甚至在将近痊愈时,还可能咳出鲜血来。一般患者需经过两三个月才可治愈,所以该病称为“百日咳”。

幼小的儿童患染此病,如不能合理地护理,每因风寒感冒而并发“支气管肺炎”,引起发热气喘,以致危险。或拖延日久,又因没有很好地加强营养,也可能续发“肺结核”。

以前,没有治疗百日咳的特效药,近年来西医开发出“金霉素”与“链霉素”,临床功效确实很好,但是价格昂贵且不易购买,不合我国贫苦大众的需要。笔者个人的经验是,早期应用以下中药也很有效,而且价廉,随处可买到。问题是中医过去没有集体临床研究机构,缺乏病例统计材料,无法比较其中优劣。但这些处方都是有根据的,现特提供出来,给大家研究应用时参考。

中药单方:

1.大蒜头:剥去皮膜,切细,每日约一两,开水一茶杯,泡浸两三个小时,去渣滤清,加入适量之冰糖(或白砂糖),以味甜为度,一日六七回,每回一茶匙,频频饮之。年龄较大的患儿,再服多些也无妨,幼儿还可减少些,或冲淡些服用。此药绝无流弊,一般服后即可减轻症状,宜连续服用。在百日咳流行时期,服之可免传染(此点书无学理根据)。唯百日咳后期,也就是出现咳血症状时不可服用,因本品有刺激性。(此方为保加利亚的医生所报告,曾译载于《医药世界》,笔者亦试用多次,颇有效果)

2.蚱蜢:每岁约用二只(即一岁小儿约用二只,两岁约用四只,以此类推),煎汤去渣,加糖,一日三回分服。此药为友人叶心铭医师所报告,笔者屡经应用,对于百日咳之痉挛性剧咳,服二三日后,症状即减轻。

【橘泉按】蚱蜢为农作物的害虫,善跳跃,不能远飞,色灰褐,脚绿色,后肢特长大,秋季田野草丛间很多,可收集干燥待用。本品又可治成人之支气管哮喘,每日三十只左右,再加麻黄、甘草各二钱,煎服,一日分三回服。

3.南天烛种子:采用新鲜之种子,五岁以内小儿,每日用一钱,十岁以内每日用二钱,十五岁以内三钱(干种子用量减少百分之四十,力较逊)煎汤,适量加糖,一日分三回服。

【橘泉按】南天烛种子有红黄二色,黄的干燥后系白色,功较伟。

4.刀豆子:十粒,打碎,甘草一钱,加冰糖适量,水一杯半,煎至一杯,去渣,在一日中不拘时间频服,分量较多亦无妨,服一二次即有效。据日本医师筑田氏称,此方甚效,痊愈者有百例以上云。

5.柿蒂:四钱阴干,乌梅核中之白仁十个,切细,加冰糖三钱,用水二杯,煎至一杯,一日数回分服,连服数日,咳可渐减。

6.车前草:采用新鲜之叶一握,甘草一寸长的两三段,煎浓汤,一日二三回分服,约服四五日即效。

7.白葡萄之种子:焙燥研细粉,白砂糖水送服少许,一日数回,有大效。

8.南瓜种子:瓦上炙焦研细粉,红糖汤调服少许,一日数回。

9.酸浆之果实:(中药店或草药店可购,又名挂金灯者)瓦上烧存性,每服约一分,白砂糖送服,一日两至三回。

【橘泉按】以上6、7、8、9四方,译自日本野村瑞城著《民间疗法与民间药》。

10.仙人掌:洗净,再用烧酒洗刷消毒后,以温开水冲洗去酒味,捣烂榨汁,每餐后冲服一匙,连服三四日效。(见日本梅村共太郎《民间药用植物志》)

中药处方:

1.麻杏甘石汤:麻黄二钱四分、杏仁三钱、甘草二钱、生石膏五钱,水两杯,煎至一杯,去渣,再加冰糖适量,一日三回分服(此为大人用量,小儿量酌减)。

此方对百日咳有效,对支气管哮喘、痉挛性咳嗽等均有较好的效果。此为汉代名医张仲景之处方,笔者屡经应用,功效确实可靠。曾有百日咳患儿,剧咳咳血,以本方二三剂治愈。有时加入款冬花、桑白皮各二钱,效更著。对急性支气管炎之剧咳,有轻度发热者,亦有著效。恽铁樵医师盛赞此方,称为支气管肺炎之良药,亦见载于日本《家庭看护之秘诀》,并称曾为桥本纲常博士爱用于哮喘患者之著名汉方云。

2.橘皮竹茹加减汤:竹茹一钱五分、橘皮一钱五分、苏子五分、甘草六分、半夏一钱八分、人参六分、生姜六分、大枣一钱,水两杯,煎至一杯,去渣,一日三回分服。

此方为《金匮要略》之橘皮竹茹汤加减。日本医师大下叩石著《新汉方疗法》称此为百日咳最有卓效之汉药处方,治验甚多云。

3.鸬鹚涎丸:上海中药店有现成丸药出售,每丸约为弹丸大,四岁以内小儿,每日一丸,五六岁者两丸,纱布包,煎汤三回分服。此方亦麻杏甘石汤组成,不过略为加减,另用鸬鹚鸟的口涎做成丸子,治百日咳颇有效。

预防与护理:凡患此病小儿,在初期传染力最强,应与健儿隔离。但初期诊断困难。在当地有百日咳流行时,见小儿咳嗽,尤其在咳甚剧时,即应怀疑到本病,而暂时禁止其入学,以免传染他人。

重病咳嗽呕吐太多时,须防营养不良而致衰弱或引起并发症,给予少量而多次的流质食品,如鲜菜、鲜果汁、鸡蛋、瘦肉汤、豆浆、牛奶等。天气晴朗时,宜带患儿到野外去游玩,接触日光和新鲜空气,切勿关闭室内,但寒冷有风时切勿外出。

在百日咳流行期中可注射百日咳预防疫苗,以使小儿获得个人免疫力。

[《江西中医药》1953年第3期20-2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