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静脉畸形的分类

动静脉畸形的分类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放射神经外科的发展,γ-刀和X-刀在治疗AVM的作用逐渐趋于成熟,从随访中发现不同形态的AVM的治疗效果不尽相同。动静脉畸形的分流型主要是脑内的动静脉瘘直接形成的。另外,约2%的脑内AVM在组织学上没有畸形血管团,而是直接的动静脉之间的短路交通,血流速度极快,常伴有脑静脉系统压力升高,可称为脑内动静脉瘘。

(一)国外的AVM分类

Spetzler等依据AVM的大小、供血动脉的数目以及是否累及到脑功能区而分为5级。

1.按大小测量 <3cm为1分,3~6cm为2分,>6cm为3分。

2.按是否累及脑功能区分 累及到脑功能区计1分,未累及者不记分。

3.按AVM的静脉引流特点区分 只有脑皮质静脉引流的不记分,有深静脉引流者计1分。

最后将上述3项的积分相加,可分为5级,积分高者治疗困难。

(二)国内的AVM分类

国内史玉泉教授将AVM分为4级:直径2.5~>7.5cm并参考其位置的深浅,或位于基底节和脑干,以及单或多根供血动脉,深浅不同的引流静脉等因素分为1~4级。

(三)AVM的组织学结构分型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按组织学结构可将AVM分为3型:

1.动脉-静脉型 指较大的动脉直接与大的引流静脉交通。

2.小动脉-静脉型 为较小的动脉注入较大的静脉进行引流。

3.小动脉-小静脉型 存在小的供血动脉和小的引流静脉之间的交通。

另外在理论上还有动脉-小静脉型,但这种情况在临床上不常见,故不进行特殊讨论。

(四)其他

随着放射神经外科的发展,γ-刀和X-刀在治疗AVM的作用逐渐趋于成熟,从随访中发现不同形态的AVM的治疗效果不尽相同。因此有学者建议另一种分类:

1.分流型 较粗大的动脉直接和大的引流静脉交通,血流动力学表现为低阻力、高流速和高流量的特点。动静脉畸形的分流型主要是脑内的动静脉瘘直接形成的。

2.Moyamoya型 即畸形血管团由众多细小的动脉与静脉构成,多表现为穿支血管的形式。

3.混合型 畸形血管团介于上述2型之间,由分流型和Moyamoya型的畸形血管混合组成。

此外,从畸形血管团的范围上看,由于部分病灶同时累及脑组织和小脑幕及硬膜,其供血动脉由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系统的分支共同组成,所以有学者认为这种情况应视为混合型脑膜-脑AVM,而仅存于脑内的AVM则为单纯型AVM。另外,约2%的脑内AVM在组织学上没有畸形血管团,而是直接的动静脉之间的短路交通,血流速度极快,常伴有脑静脉系统压力升高,可称为脑内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e,AVF)。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