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乳房蝇蛆病

乳房蝇蛆病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乳房蝇蛆病是皮肤蝇蛆病的一种类型,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部位的皮肤蝇蛆病同时发生。该病多见于我国的牧区,近年来皮肤蝇蛆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且随着人员流动增加,发病从牧区转向农业区及城市,该病与居住的环境及卫生状况密切相关。人体皮肤蝇蛆病是蝇类的幼虫侵入人体后,在皮肤中移行所产生的炎症反应。乳房检查,可发现乳房内有单个或多个皮下结节或红色肿块,肿块的大小0.3~1cm,质地较硬,有压痛,活动较差。

(八)乳房蝇蛆病

乳房蝇蛆病是皮肤蝇蛆病的一种类型,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部位的皮肤蝇蛆病同时发生。人体皮肤蝇蛆病是蝇的幼虫侵入人体后,在皮肤中移行所产生的皮肤炎症反应。该病多见于我国的牧区,近年来皮肤蝇蛆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且随着人员流动增加,发病从牧区转向农业区及城市,该病与居住的环境及卫生状况密切相关。

1.病因与机制

人体皮肤蝇蛆病是蝇类的幼虫侵入人体后,在皮肤中移行所产生的炎症反应。蝇的第一期幼虫钻入皮肤时,幼虫的分泌物、代谢物可引起全身和局部的变态反应,引起皮疹,钻入点痒痛和发炎或有黄色的液体渗出。幼虫在皮肤组织内移行时造成移行途径的组织损伤。当幼虫发育成第三期幼虫后,幼虫被皮下结缔组织包围,可引起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和炎症,在乳房皮下的寄生部位形成疖肿,肿块较坚硬,继而皮肤穿孔,出现0.5~1mm的小孔。化脓菌往往经皮孔侵入肿块的囊腔内引起化脓,可形成瘘管,瘘管常有脓液和浆液流出。当成熟幼虫自行逸出或被挤出后,瘘管依靠肉芽组织增生而逐渐愈合,形成瘢痕组织。

引起人体皮肤蝇蛆病的蝇类有多种,主要有:牛皮下蝇、纹皮下蝇、鹿皮下蝇等,非洲的嗜人瘤蝇也可引起。感染的方式与蝇的种类和生活习性有关。皮肤蝇蛆病的感染方式有三种:蝇直接产卵于皮肤上或衣物上,孵化后幼虫穿过正常皮肤而寄生于皮肤组织内;某些带有蝇卵的蚊虫,当蚊吸人血时将卵带到皮肤上,孵化后幼虫通过蚊刺吸伤口进入皮内;蝇直接产卵于创伤处,孵化后的幼虫即寄生在局部创伤组织内。

2.临床表现

皮损出现前患者常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如低热、头痛、倦怠、恶心、全身不适等表现,皮肤损害主要表现为匐行疹和疖肿两种类型。

(1)匐行疹型:该类蝇幼虫常不能在宿主体内发育,人常作为其偶然宿主。当蝇蛆穿过皮肤,在皮下组织移行时,凿成一条曲折的隧道,呈现出血性条纹状匐行疹,在隆起的末端可用针挑出虫体,主要症状为肿痛,少数病人有全身症状。

(2)疖肿型:常表现为间隙性游走性肿块,伴游走性疼痛、红肿和虫爬感。乳房检查,可发现乳房内有单个或多个皮下结节或红色肿块,肿块的大小0.3~1cm,质地较硬,有压痛,活动较差。当幼虫即将钻出皮肤时,肿块逐渐增大,局部水肿加剧,皮肤表面毛孔扩张,局部疼痛加重,有如锥子钻刺。几个小时后肿块中心起血性水疱,疱壁薄而紧张,此时如刺破疱壁,轻轻挤压肿块,可挤出被红黄色黏液包裹的幼虫,其先露出部位为虫尾。当幼虫自行逸出或被挤出后,炎症渐渐消退,肿块缩小,中心留下一个穿凿性小孔而愈。如幼虫穴居位置较深,较大的皮下结节于破溃前可存在数月之久。

3.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明显增高。

(2)病理学检查:在真皮及皮下组织内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在结节或皮下可见到虫体的断面或从病变局部挤出完整虫体。

在流行地区有接触牛、马牲畜的历史,皮肤上出现疼痛性游走性的包块,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要考虑有本病的可能,若在皮下肿块或结节内找到虫体,即可确诊。本病在出现皮肤症状前,应与风湿热等长期发热性疾病相鉴别,皮肤出现症状后,应与结节性红斑、血管性水肿以及乳房其他寄生虫病相鉴别。

4.治疗

蝇幼虫一旦从皮下排出,患者即可痊愈。在结痂处如果有小孔,可用手挤压肿块周围,在幼虫将穿出皮肤时,可用镊子将幼虫拉出。也可用15%的氯仿植物油灌洗局部,并以镊子取出幼虫。人皮蝇感染,因其幼虫的皮棘刺向后,致使不易将幼虫取出,可用2%普鲁卡因水溶液内皮注射局部麻醉宿主和虫体后,切开皮肤扩大创口,用镊子取出。皮肤蝇蛆病还可以用黄油、矿物油或凡士林覆盖幼虫寄生的小孔,使幼虫不能呼吸而从小孔自行爬出。给予丙硫咪唑抗蝇蛆治疗,一般多用20~30mg/(kg·d),连服12天为1个疗程,根据症状轻重可用1~2个疗程不等。口服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

人体蝇蛆病是一种偶然感染,与牛、羊、蝇类的密切接触,个人的卫生状况及居住环境相关。因此预防疾病应搞好牛棚、马厩卫生,做好灭蛹灭蝇工作,消灭成熟幼虫,防止成蝇孳生;经常洗澡,做好个人卫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