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少阴温法十五条

少阴温法十五条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少阴经伤于寒邪二三日,当出现脉沉、恶寒无热的症状时,可用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以微汗的治法来祛散寒邪。身体痛,骨节痛,是寒邪犯于阴经所致。手足寒,脉沉,表明病属阴证。少阴经受寒邪所犯,二三日不愈,病至四五日,邪气渐渐深入而致本脏受邪为病。此为寒邪直犯少阴经,形成阴盛格阳之证。出现下利清谷、手足逆冷、脉微欲绝等症状,是由阴寒内盛所致。

伤寒论原文】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此寒中少阴之经,而复外连太阳之证,以少阴与太阳为表里,其气相通故也。少阴始得本无热,而外连太阳则反发热,阳病脉当浮而仍紧,少阴则脉不浮而沉。故与附子、细辛,专温少阴之经,麻黄兼发太阳之表,乃少阴经温经散寒,表里兼治之法也。

【白话解】

此为寒邪直中少阴,而又向外扰及太阳经之证,出现这些症状,是由于少阴经与太阳经互为表里,两经经气互通之故。少阴经发病之初并不发热,而邪气向外影响到太阳经则出现了发热的症状,阳病之脉应见浮象而此时仍紧,少阴病之脉应不浮而见沉象。故用附子、细辛,专温少阴之寒,麻黄兼发散太阳经之表邪,此法便是少阴温经散寒、表里兼治之法。

【伤寒论原文】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贯珠集】

按:阳证有在经不在腑者,阴病亦有在经不在藏者。太阳篇云:脉浮者,桂枝汤。少阴篇: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及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厥阴篇: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此皆阴病之在经,而未入于藏者。

【白话解】

按:阳证有邪气仅在经络而不入内腑者,阴病也有邪气只在经络而不入本脏者。太阳篇云:脉浮者,宜桂枝汤。少阴篇云:“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及“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厥阴篇云:“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此皆为阴病之邪气仅在经络,而未进入本脏的例子。

【伤寒论原文】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伤寒贯珠集】

少阴中寒二三日,为脉沉恶寒无热之时,故可与麻黄附子甘草汤,以取微汗而散寒邪。无里证者,无吐利心烦不得卧等证也。以二三日病未入藏,而寒亦未变热,故得用温经散邪之法,如麻黄附子细辛之例。然去细辛之辛,而加甘草之甘,于法为较和矣。所以然者,寒邪不可不发,而阴病又不可过发耳。

【白话解】

少阴经伤于寒邪二三日,当出现脉沉、恶寒无热的症状时,可用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以微汗的治法来祛散寒邪。无里证者,指无呕吐、下利、心烦、失眠等症状的人。因病发二三日,病邪未入本脏,且寒邪也未化热,故需用温经散寒之法,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之例。然去除细辛辛散之性,而加甘草之甘缓,此法较为平和。之所以这样治疗,是因有寒邪不能不发汗,而阴经为病又不能发汗过多。

【伤寒论原文】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附子一枚,炮,去皮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论原文】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口中和者,不燥不渴,为里无热也。背恶寒者,背为阳,而阴乘之,不能通于外也。阳不通,故当灸之以通阳。痹阳不足,故主附子汤以补阳虚,非如麻黄、附子、细辛之属,徒以温散为事矣。此阳虚受寒,而虚甚于寒者之治法也。

按:《元和纪用经》云:少阴中寒而背恶寒者,口中则和;阳明受热而背恶寒者,则口燥而心烦。一为阴寒下乘,阳气受伤;一为阳热入里,津液不足。是以背恶寒虽同,而口中和与燥则异,此辨证之要也。

【白话解】

口中和者,指口中不燥不渴,表明里无热。背恶寒者,因背属阳,阴乘阳位,使阳气不能通达所致。阳气不通,故当用灸法治疗以通其阳气。不通导致阳气不足,故用附子汤补阳虚,而非麻黄、附子、细辛之类,只有温散寒邪的作用。此为阳虚受寒,且虚重于寒的治法。

按:《元和纪用经》云:“少阴经受寒邪所侵而致背恶寒者,口中如常;阳明经受邪热所伤而致背部恶寒者,口中干燥而心中烦乱。一为阴寒之邪下行,致下焦阳气受伤所致,故不见口中症状;一为阳热之邪入里,使津液不足所致。”所以背部恶寒的症状虽然相同,但口中和与口中燥之症反映的病机不同,这是辨证的要点。

【伤寒论原文】

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 芍药各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贯珠集】

气虚者,补之必以甘;气寒者,温之必以辛。甘辛合用,足以助正气而散阴邪,人参、白术、茯苓、附子是也。而病属阴经,故又须芍药以和阴气,且引附子入阴散寒,所谓乡导之兵也。

【白话解】

气虚者,必以甘味药补之;气寒者,必以辛味药温散。甘辛二味合用,足以扶助正气以祛散阴寒之邪,人参、白术、茯苓、附子正是此类药。然病邪位于阴经,故又须用芍药以调和阴经之气,同时引附子之温性入阴经以散寒邪,正是所谓的引路之兵。

【伤寒论原文】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身体痛,骨节痛,寒在阴也。手足寒,脉沉,病属阴也。若脉浮而手足热,则为太阳伤寒,可与汗解者矣。此为少阴血气不足,而寒邪侵之之证,故亦宜附子汤,复阳散阴,益精气也。

【白话解】

身体痛,骨节痛,是寒邪犯于阴经所致。手足寒,脉沉,表明病属阴证。若脉现浮而手足发热,则为太阳伤寒证,可用汗法解之。本条为少阴气血不足,寒邪趁机而入伤及经络所致,故亦宜用附子汤,以达温复阳气散阴邪、益精气之效。

【伤寒论原文】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少阴中寒,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邪气递深而藏受其病矣。藏寒故腹痛,寒胜而阳不行,故小便不利。于是水寒相抟,浸淫内外,为四肢沉重疼痛,为自下利,皆水气乘寒气而动之故也。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水寒之气,或聚或散或上。

【白话解】

少阴经受寒邪所犯,二三日不愈,病至四五日,邪气渐渐深入而致本脏受邪为病。本脏受寒邪所犯,故见腹中疼痛,寒邪内盛致阳气郁而不行,故见小便不利。脏中水气与入侵之寒邪相合,浸犯内外,便出现了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的症状,此皆因水气被寒气扰动所致。患者出现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吐的症状,是由水寒之气时而聚于一处,时而散于各处,时而上犯他经所致。

【伤寒论原文】

真武汤方

【伤寒贯珠集】

方见太阳斡旋法。三服后加减法。

【伤寒论原文】

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

【伤寒贯珠集】

咳者,水寒射肺,气逆而不下也。成氏曰: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气;细辛、干姜之辛,以散水寒。

【白话解】

出现咳的症状,是由于水寒之邪侵犯肺经,致肺气上逆所致。成无己曰:五味子之酸味,可收敛上逆之气;细辛、干姜之辛味,可祛散水寒之邪。

【伤寒论原文】

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伤寒贯珠集】

小便利者,水已下趋,不必更利其水,故去茯苓。

【白话解】

出现小便自利的症状,是由于水气已然下行所致,不必再利水渗湿,故除去茯苓。

【伤寒论原文】

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

【伤寒贯珠集】

下利者,寒盛于内也。故去芍药加干姜,避寒而就温也。

【白话解】

出现下利的症状,是由于寒邪内盛所致。故除去芍药加干姜,此为避免寒药助寒邪而以温药祛寒邪之意。

【伤寒论原文】

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

【伤寒贯珠集】

呕者,气逆于上也。故去附子,加生姜。二物辛热则同,而生姜善降逆,附子能行而不能下,则不同也。

【白话解】

出现呕的症状,是因胃气上逆所致。故而除去附子,加入生姜。二物辛热之性相同,而生姜善于降上逆之气,附子能顺行经气,却无降气之效,两药功效不同。

【伤寒论原文】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此寒中少阴,阴盛格阳之证。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阴盛于内也。身热不恶寒,面赤色者,格阳于外也。真阳之气,被阴寒所迫,不安其处,而游散于外,故显诸热象,实非热也。通脉四逆,即四逆加干姜一倍,为阴内阳外,脉绝不通,故增辛热以逐寒邪。寒去则阳复反,而脉复出,故曰其脉即出者愈。

【白话解】

此为寒邪直犯少阴经,形成阴盛格阳之证。出现下利清谷、手足逆冷、脉微欲绝等症状,是由阴寒内盛所致。身发热而不恶寒,面色赤者,乃因阳气被阴邪格拒于外所致。少阴元阳之气,受阴寒之邪所迫,不能安于本位肾中,游散在外在表,故显出体表的一派热象,实际并非真热。通脉四逆汤,是将四逆汤中的干姜用量加倍,这是由于阴盛于内格拒虚阳于外,经脉闭绝不通,故增加辛热之干姜的用量以驱逐寒邪。寒邪去则浮越之阳得以回复,进而脉搏得以恢复,所以说脉搏能够立即恢复是本证向愈的标志。

【伤寒论原文】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加减法: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

【伤寒贯珠集】

面色赤,阳格于上也。葱中空,味辛,能通阳气。

【白话解】

出现面色赤的症状,是由于虚阳被阴寒格拒于上。葱茎中空,味辛,能宣通阳气。

【伤寒论原文】

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

【伤寒贯珠集】

腹中痛,阴滞于里也。芍药味酸,能利阴气止腹痛,故加之;葱通阳而不利阴,故去之。

【白话解】

出现腹中痛的症状,是由于阴寒留于内脏。芍药味酸,有助于养营阴之气以止腹痛,故而加入。葱茎通阳却不利敛阴和营,故而减去。

【伤寒论原文】

呕者,加生姜二两。

【伤寒贯珠集】

呕者,阴气上逆也。生姜之辛,可散阴而降逆。

【白话解】

出现干呕的症状,是由于阴寒之气上逆所致。生姜味辛,能温散阴寒之邪而降上逆之气。

【伤寒论原文】

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

【伤寒贯珠集】

咽痛者,阳气上结也。桔梗之辛,可开阳结,去芍药者,恶其收也。

【白话解】

出现咽痛的症状,因虚阳上浮郁结于咽部所致。桔梗味辛,可开解郁结之虚阳,去芍药,是为了避免其收敛之性有碍辛散开结。

【伤寒论原文】

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伤寒贯珠集】

利止脉不出,亡血也,故不利桔硬之散,而利人参之甘而能补也。

【白话解】

出现下利止而脉不出的症状,是因阴血耗伤所致。故不适用桔梗发散之性,而用人参之甘味以补益气血。

【伤寒论原文】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宜四逆汤。

【伤寒贯珠集】

肾者,胃之关也。关门受邪,上逆于胃,则饮食入口即吐,或心中温温欲吐,而复不能吐也。夫下气上逆而为吐者,原有可下之例,如本论之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者而利之。《金匮》之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是也。若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胸中邪实而阳气不布也,则其病不在下而在上,其治法不可下而可吐,所谓因其高者而越之也。若膈上有寒饮而致干呕者,则复不可吐而可温,所谓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也。故实可下,而胸中实则不可下;饮可吐,而寒饮则不可吐。仲景立法,明辨详审如此。

【白话解】

肾起着胃的关闸作用。若肾之关门受邪,邪气上逆犯胃,会出现饮食入口即吐,或泛泛欲吐,却不能吐出的症状。下焦气机上逆而吐,也有可用下法的例子,如本论中所记载的“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者而利之”。《金匮要略》中所述的“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就是例子。若病初起,出现手足发冷、脉弦迟的症状,是因痰涎等实邪停于胸膈,阻碍阳气输布所致,则该病不在下焦而在上焦,其治法不能用下法而应该用吐法,所谓“其高者因而越之”。若膈上有寒饮而导致干呕的症状,则又不能用吐法而应该用温法,所谓“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因此,实邪停于胃肠可以用下法,但实邪停于胸膈则不能用下法;饮停于胸膈可以用吐法,但寒饮停于胸膈,则不能用吐法。仲景所立治病之八法,应该像这样明确辨证,详细分析、审查来运用。

【伤寒论原文】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伤寒贯珠集】

此不详何证,而但凭脉以论治曰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然苟无厥逆、恶寒、下利、不渴等证,未可急与温法。愚谓学者当从全书会通,不可拘于一文一字之间者,此又其一也。

【白话解】

本条没有详细论述是何种证,仅凭脉象而决定治法,说“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然而倘若没有出现手足逆冷、恶寒、下利、不渴等症状,还不能急用温法救治。我认为学经典的人应当从全书的视角融会贯通,不能拘泥于一词一字之中,本条既是证明。

【伤寒论原文】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伤寒贯珠集】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阴伤于下也。呕而汗出,阳虚于上也。阴阳并伤,法必上下并温矣。若更衣虽数,而所下无多,尤为阴亡之验,是但当温其上而不可温其下。即温上之法,亦不可以药伤其阴,而但宜灸以引其阳也。灸法未详。

【白话解】

少阴病,出现下利、脉微涩的症状,是由于下利损伤下焦阴津所致。呕且汗出,是因为上焦阳虚不能镇逆、固摄导致的。阴阳并损,选择治法必然应该上下焦一同温煦。若大便次数频,但所下之物不多,更加证明了这是阴液耗伤所致,此时只能温上焦而不能温下焦。即使选用温上焦的治法,也不能用药过度而伤阴津,因此只宜选用温灸的方法引阳气向上升举。但具体的温灸方法没有详细的记载。

【伤寒论原文】

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此寒中少阴,而复上攻阳明之证。吐利厥冷,烦躁欲死者,阴邪盛极而阳气不胜也,故以吴茱萸温里散寒为主。而既吐且利,中气必伤,故以人参、大枣,益虚安中为辅也。然后条云,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此复以吴茱萸汤主之者,彼为阴极而阳欲绝,此为阴盛而阳来争也。病证则同,而辨之于争与绝之间,盖亦微矣。或云先厥冷而后烦躁者,阳欲复而来争也;先烦躁而四逆者,阳不胜而欲绝也,亦通。郭白云云:四逆而烦躁者,不问其余证,先宜服吴茱萸汤;四逆而不烦躁者,先宜服四逆汤;四逆下利脉不出者,先宜服通脉四逆汤。此三者,治少阴之大法也。

【白话解】

本条是论述寒邪直中少阴,又转而向上攻伐阳明胃所致之证。出现吐利厥冷、烦乱欲死的症状,是由于阴寒之邪极盛而中阳不足以克制寒邪而导致。因此,用吴茱萸温里散寒为主药。患者既有呕吐又有下利,必然损伤中气,故而用人参、大枣补益中焦为辅药。然而后面有条文说:“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而本条证候用吴茱萸汤治疗,是由于后面条文所述的病机为阴寒盛而阳气虚衰将绝,本条病机则为阴寒虽盛但中阳仍能与阴寒相争。虽同属少阴病且症状也相类似,但辨证清楚属阳气尚能与阴邪相争,和阳气虚极欲绝之间的微小差异,是十分重要的。或者说先出现四肢厥冷而后出现躁扰不安,属于阳气欲复其职与阴寒相争所致;先出现躁扰不宁后出现四肢厥冷,属于阳虚已极不能克制阴邪,阳气将绝所致,这样也是能解释通的。郭白云说:“四逆而烦躁者,不问其余证,先宜服吴茱萸汤;四逆而不烦躁者,先宜服四逆汤;四逆下利脉不出者,先宜服通脉四逆汤。这三种方法,可以认为是治疗少阴病的大法了。”

【伤寒论原文】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伤寒贯珠集】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寒邪直中,阳气暴虚,既不能固其内,复不能通于脉。故宜姜附之辛而温者,破阴固里;葱白之辛而通者,入脉引阳也。若服汤已,下利不止,而反厥逆无脉,干呕烦者,非药之不中病也。阴寒太甚,上为格拒,王太仆所谓甚大寒热,必能与违性者争雄,异气者相格也。故即于白通汤中加人尿之咸寒、猪胆汁之苦寒,反其佐以同其气,使不相格而适相成。《内经》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是也。脉暴出者,无根之阳,发露不遗,故死;脉微续者,被抑之阳,来复有渐,故生。

【白话解】

少阴病出现下利、脉微,是由于寒邪直中少阴,阳气骤然虚衰,既不能温固脏腑,又不能通达周身上下的经脉。故而应该用干姜、附子一类辛温大热的药物,破阴回阳温固脏腑;葱白味辛且善通行,能入经脉引阳气。若药服完,仍然下利不止,甚至反而出现了手足冰冷、脉搏消失、干呕、躁扰不安的症状,并非由于药不对证。而是由于阴寒太盛,逼迫虚阳浮越于上发为格拒所致,此即即王太仆所说的“甚大寒热,(则)必能与违性者争雄,(能与)异气者相格”。故而在白通汤中加入咸寒之人尿、苦寒之猪胆汁,反佐以顺同邪气的性质,使热性药物与阴寒之邪不相格拒而相成。《黄帝内经》所说的“寒热温凉,反从其病”就是这个意思。服药后脉搏突然浮大,是无根之虚阳外脱,阳气瞬间耗散无遗,故而是死证;脉搏若微微地、逐渐地恢复,说明被阴邪压抑的微弱阳气,还能渐渐地恢复,故而认为预后较好。

【伤寒论原文】

白通汤方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生附子一枚,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猪胆汁一合 人尿五合 生附子一枚,去皮,破八片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人尿、猪胆汁,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伤寒论原文】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伤寒贯珠集】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脏病在阴,而寒复伤血也。血伤故腹痛,阴病故小便不利,与阳经挟热下利不同。故以赤石脂理血固脱,干姜温里散寒,粳米安中益气。用刺法者,以邪陷血中,刺之以行血散邪耳。刺法未详。

【白话解】

少阴病出现下利兼见便脓血,是由于脏病处于阴位,而寒邪亦伤阴分血络。血络被伤故而出现腹痛,脏病使阳虚失于气化故小便不利,本条之下利与阳经病挟热下利不同。因此以赤石脂通理血脉、涩肠固脱,干姜温中散寒,粳米补益中焦脾胃之气以复其职。用针刺的方法治疗,是由于寒邪陷于血分,用针刺助血行从而散邪。针刺的具体方法没有记载。

【伤寒论原文】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