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系统辨证脉学之系统论(下)

系统辨证脉学之系统论(下)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在临床实际中,这种象与中医思辨的关系极大,是作为辨证论治处方开药的重要评定标准。系统辨证脉学将海量的象的内容进行系统化处理。例如我们目前总结出来的生理体质脉象系统、个性脉象系统、代谢脉象系统、生活和工作习惯系统;疾病状态下的病因脉象系统、病机脉象系统、病位脉象系统、疗效评价脉象系统等。因为它是构成整个脉象系统的基本单位,不仅是结构单位,也是功能单位。

主讲人 史俍元

系统辨证脉学之系统,这个系统指的什么?系统论是一门科学,那么脉中发生系统论的基础系统是什么?这个系统要有什么基本要求才能满足生生不息的脉象的表现力和生命力?

一、脉的系统

人是典型的耗散结构,并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是一个开放系统。因为远离热力平衡,无论在机体内部和局域之间,还是机体与环境之间,都是非常不平衡的。例如,有能量差异才有了新陈代谢;因为有离子浓度的不同才存在质子泵,才有强烈的物质能量交换。人体存在着极大量、复杂的非线性作用,把从环境输入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转化,形成负熵产生过程,一方面建设自身,提高和保持机体的有序度。这种有序度表现在,人不仅有自身的可以解剖的结构基础,还有自己的功能结构、时间结构,还有自己的思维属性和社会层面的内容,并且难以用简单的线性关系来解释。

作为人体微缩的一部分,从物质结构或功能能量结构来说,脉的系统也是开放的。这种系统是开放的还是孤立封闭的有着不同的意义。孤立封闭的系统,总是由不可逆走上无序,最后达到平衡,也就走向了死寂。而开放的系统总是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必须不断地从外部输入物质和能量,并把输入的物质和能量转变为功,对外输出作用,同时又要保持稳定——即使物质能量的输入、转化、输出保持一个稳定的流,又使系统保持宏观的稳定状态。

对于脉象物质基础结构来说也是这样的。例如脉压差的存在才存在了血流,脉管收缩的不同步提供了振动的先后。一些有序的不平衡维持了脉诊信息的正常显露。这是从脉象的结构运作功能等基础方面来说,这个系统是开放的系统。

脉象系统的第二种观点是指脉象的系统性。

我们总是习惯用一种西方训化的思维来谈论系统,容易用西方机械论的观点来分割和构建一个空间结构式的层次,但是脉象系统需要脱离这种枷锁。

脉象,脉之象,是我们用手指从感受脉内信息中得出的一个抽象的心理认知。人在各个方面的变化,都能从全息脉诊的微缩中得出。因为脉诊信息量的巨大,造成了“象”的纷杂和混乱。而在临床实际中,这种象与中医思辨的关系极大,是作为辨证论治处方开药的重要评定标准。脉诊信息的客观性显示了它的优势性。在处理这种象的意义时,古代由于受到时代的限制和古代朴素整体论的影响,将脉进行形象的描述,形成了脉诊流传的主要形式——熟知的传统28脉。

系统辨证脉学将海量的象的内容进行系统化处理。分类有致,运用有序,并对一些混乱的指感从机制上进行分析,结合现代科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说明。这种处理并没有违背中医思想,处理后的脉诊信息依然是结合中医理论进行指导中医临床治疗,并且在某些方面也可以指导西药的运用。

系统辨证脉学的系统性是指本脉学体系充分体现了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将复杂脉象系统分化成单一物理变量的脉象要素;强调脉象要素、层次、系统之间的联系;通过脉象要素、层次之间的联系,表征疾病的不同层次,如病因、病机、病位等不同系统,抽丝剥茧,环环相扣,进而形成“脉证相应”的治疗和调护系统。

以上内容讲了脉的系统性和我们说的系统辨证脉学中的脉象系统论。下面来简单说一下脉象系统的内的层次关系特点。

二、脉象体系中的层次

脉象层次是脉象系统直接分化出的子系统,可以表征机体生理或病理功能状态的不同侧面。这种层次的分化源自人体的整体生命活动和中医特别的理论模式,我们从不同的方面由总至细地分化出不同的层次,有的层次是并列关系,有的是相互关系,有的是母子关系,有的是交叉关系,有的没有关系等,说明在这个系统内有复杂的线性关系。

例如我们目前总结出来的生理体质脉象系统、个性脉象系统、代谢脉象系统、生活和工作习惯系统;疾病状态下的病因脉象系统、病机脉象系统、病位脉象系统、疗效评价脉象系统等。这些系统又可以分别分化出不同的许多下一级系统,例如病因脉象系统可以分化出外感邪气、饮食不洁、七情内伤、劳倦,而七情系统又可进一步分化出不同的情志系统等。

在诸多庞杂而难处理的系统中,系统辨证脉学挖掘出脉象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脉象要素;这个脉象要素目前来说是相对细致和基本的,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每个要素也有继续分化和更细致的可能。

诸位都有所了解每周所讲的脉象要素,并且被强调其重要性。因为它是构成整个脉象系统的基本单位,不仅是结构单位,也是功能单位。同时也可通过脉象要素读出时序性,并根据脉象要素的有序性判断不同的疾病发展过程和所处阶段。

目前已总结出25对脉象要素。脉象要素是以两极化的代表来成对讲解,在这两极化之间的中和态就是常脉之象。向两个维度的靠近可以被细化为无数个点。

脉象要素的来源是从脉能产生象生成单位——脉管、血流、振动的脉搏波、时间速率等客观存在的物质功能单位。在定义脉象要素的时候也是结合现代物理学和医学知识进行科学定义。

脉象的产生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发生单位。从根本机制上进行定义和解释对现代医学者理解学习脉象有很大的帮助,前面已讲这是借助现代科学工具表达的一种方法,因为现代语言与求学者在交流上有共通语言。但最终是要回归到中医的思辨理论上,走的是中医的路子。

脉象要素从脉体要素出发可以分化为左右要素、内外要素、曲直要素、寒热、清浊、浮沉、上下、粗细、凸凹;从脉壁系统要素可以分化出厚薄、刚柔、敛散;脉波系统要素就可分化出动静、来去、长短、高深、怠驶、迟数;血流要素可以分化出稀稠、疾缓、滑涩、进退、枯荣、强弱。

既然有了这么多的脉象要素,那要素与各系统之间,子系统与母系统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一)脉象要素与系统、系统层次之间的关系

脉象系统内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在性质上有原则区别,甚至截然相反。所谓线性关系,是指用线性方程来表达的相互关系,其特点有三:一是叠加性,即几个因素作用的相加就是这些作用的总作用;二是均匀性,作用因素在作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在输入和输出之间保持不变的比例因子;三是对称性,即作用的方向是可逆的,可以反演、倒易而其属性不变。

所谓非线性关系,是指用非线性方程来表达的相互关系,其特点也有三:一是非叠加性,即作用与统一对象的几个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其作用的总和不等于各因素单独作用的累加和,也不能用各因素单独作用的累加和来解释,具有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的特性;脉象要素具有非叠加性特点。我们的脉象要素是从单个不同角度进行定义的,但是各个要素相加形成了整体脉象的总体特点,单个要素只描述了部分物质的形态特征,但是整体脉象就能表达脉的神气和脉势,并能反映心理活动和认识,形成一种辨证思维。二是不均匀性,即作用因素在作用过程中自身发生变化,在输入和输出之间不存在保持不变的比例因子;三是不对称性,即作用在时间、方向上是不可逆的,不可反演,倒易,作用一去不回。例如,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调料和蔬菜炒成一盘菜。

整体脉象的出现是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很多情况下,引起疾病的病因一旦发生就不再具有回溯性,例如愤怒引起的机体变化,一旦启动就会导致不同系统某些要素的凸显,并引发连锁反应,最后形成了整体脉象。脉象与疾病病证的关系也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对应关系,并不能把这种简单的线性关系看成一对一的可以相加和的简单体系。现在教授的大学脉象与辨证之间的关系基本就是这种线性思维。例如脉滑被定位痰湿,脉弦被定为寒邪,弦滑脉就是寒湿,这种线性思维推理值得商榷。

人生命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把非生命的物质、能量组织转化为生命机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物质、能量在形态上发生了改变,更重要的是在有序程度上发生了改变,组织的过程就是有序化或有序度的提高过程。脉象的变化是来自体外的非本生命物质或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了气血阴阳的变化,产生了相应的象,我们可以读出它的发生轨迹,但是却不能倒推,将一些因素重新析离。这种非加和性的观点解释了为什么脉象要素加脉象要素不等于一个证型。系统整体性能的状态及其改变,主要根源在于这些相互作用的状态及其变化,而不是实体性要素的状态及其变化。要素质与系统质不是量的关系,而是质的不同。上次课中提到的一个例子:在钟表和其零件的关系中,钟表的计时功能是系统质,构成钟表的发条、齿轮的功能是要素质。希望大家都能理解。

机体功能失衡表现在多个脉象要素结构的点或段,其多表征临床的某一症状和体征,一般不具备独立诊断功能;脉象层次表示机体失衡的某一方面,每一个层次仅能诊断自身所代表层次的状况,表征的是临床证候,反映了疾病所处时间或空间的某一证,具有片面性,不能反映疾病的整体状态;脉象系统由多个系统层次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表征整个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反映病机状况。

脉象要素、脉象层次和脉象系统三者,经过脉诊过程之后,得出的结果分别是症状诊断、证候诊断和病机诊断,代表着临床辨证治疗的三个层次。脉象系统、层次、要素三者密切联系,三者相互统一,又相互区别。

1.脉象要素构成脉象层次,脉象层次构成脉象系统,脉象系统依赖脉象层次和脉象要素而存在。脉象要素构成脉象层次继而构成脉象系统,但并非只是机械性的组合,而是通过脉象要素间、脉象层次间特定的结构方式而相互联系,脉象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决定脉象层次的功能,脉象层次通过相互作用决定脉象系统的功能,如出现“迟、缓、动、刚、敛、细、寒”七个脉象要素,向上联系形成了三个子系统,即“迟”“缓”为阳气受损或郁闭,鼓动气血运行不利,血行缓慢;“动”为寒邪束表,正气奋起与之抗争,脉搏谐振波增多;“刚”“敛”“细”“寒”为感受寒邪,邪气凝滞,气血运行受约,经脉、肌腠拘急。三个子系统分别代表了机体的不同侧面,三者通过特定的方式形成脉象系统,表现出感受寒邪,寒邪束表的表实证的特征。

2.脉象系统相对脉象层次、要素而言有一定的独立性。脉象系统相对脉象层次、要素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相同的脉象要素、层次可构成不同的脉象系统,不同的脉象要素、层次可以构成相似的脉象系统。这是由于脉象系统的构成元素不仅是脉象层次和脉象要素,更重要的是层次之间、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作为脉象系统特定的构架方式,决定了脉象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3.脉象系统对脉象层次和要素有支配作用。这种支配作用使得脉象层次、要素的独立性受到脉象系统的限制与破坏。如整体脉象背景直接决定和影响了脉象层次、要素显现的强度,使脉象层次、要素或增强或减弱,甚至消失。

4.脉象要素对脉象系统具有反作用。脉象要素对脉象系统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脉象要素在脉象系统中的地位,有时一个脉象要素的变化可导致整个脉象系统的改变。如脉象要素“沉”,当达到一定程度呈现出“伏”象时,就会导致脉象系统的模糊不清、至数不明,其他的脉象要素都被掩盖,而导致整个脉象系统的改变。

除了以上提到的非加和脉象系统的层次特点,系统辨证脉学中的系统论还体现在脉象系统的整体性、功能性、有序性、自主性等特点上。

这些内容的具体含义在系统论第二次讲课中讲解过,错过的同道可以参阅齐向华教授所著的《辨证脉学:从“指下难明”到“脉证相应”》《系统辨证脉学培训教程》相关章节。

中医学的整体观是指把疾病看成是整体意义上人的病变。因此,疾病有人体与自然环境、脏腑组织间功能、局部与整体、心理与躯体等多参照系、多变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性的特点。

因此,疾病诊治中要对疾病有关的体质、个性外感和内伤病因、病机、病机演化、疾病、病证等层次进行逐一的剖析,发现过程中的主要责任因素并进行施治。脉象对疾病过程中的任何环节或层次都有客观的表征作用,以脉象特征为线索,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将各个层次一以贯之,这样就能够将疾病的整个过程了然于心。

下面是讲课过程中大家讨论的精华选段。

董立超:脉和证不相应的也很多,尤其体现在长期服用药物的那些老年人身上。

壶翁:脉证都是相应的,就没有不相应的时候。只是脉学理论和症状体征不协调。

董立超:不一定吧,那些老年人尤其是一些三高人群,长期吃药,已经把寸口的脉打乱。

骄阳:经典里不是写,有其脉未必有其证,有其证也未必有其脉吗?

壶翁:脉没错,人错了。

董立超:那就要看,是舍脉从证还是舍证从脉了。我的观点就是,长期用药把寸口脉象气息改变。

骄阳:我觉得要合参,不能随便舍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