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系统辨证脉学之系统论(上)

系统辨证脉学之系统论(上)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医的特点在于从整体、系统来看问题。”今天就参照祝世讷教授所著的《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来谈谈系统论及其与脉学之间的关系。要谈到系统论,就涉及一个中西医的差异问题,也是系统论的一个来源。而欧洲医学则吸收了古希腊的元素论、原子论,并把它用于医学理论,以此作为理解和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及规律的基础。二是认为人体是可分解的,人体的组合发生机制决定着其可拆卸性。

主讲人 史俍元

一、前奏

系统是指系统论,齐向华教授关于系统论与脉学的关系灵感则来源于学生时代祝世讷教授所教授的系统论。

“中医理论是经典意义的自然哲学,不是现代意义的自然科学。”“其实这里并没有贬低中医理论的意思,没有自然哲学也就没有自然科学;今天的中医理论正是将来中医现代化(或医学科学革命)的老祖宗。”“中医的理论是系统观的,这是科学的。”“中医的特点在于从整体、系统来看问题。”“其实,建立这种根据人体是开放复杂系统认识的唯象医学,用的临床经验可不必限于中医,西医的也可以吸收,但不用西医的解释,而用我们的框架。这才是中西结合的新医学。”

在群里讲解系统论的知识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也是自我学习的一个机会。今天就参照祝世讷教授所著的《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来谈谈系统论及其与脉学之间的关系。

二、正题

要谈到系统论,就涉及一个中西医的差异问题,也是系统论的一个来源。关于中医和西医的口水战要追溯他们的起源:医学起源的多元性是中西医学术差异的历史起点。政治、经济、历史、时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不同的发展背景导致各自的哲学思想各执一端,认识自然同工异曲。经过几千年的深入和演化,中医学和欧洲医学之间的差异已经相当深刻,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学术思想各异

中国医学吸收了周易、道家儒家等哲学思想,特别是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并把它们引入医学理论,以此为基础来理解和阐释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和规律。作为中医学理论之基的《黄帝内经》,是秦汉新道家的“黄帝书”之一,以道家为基础,糅合了周易、儒家的有关思想,形成了有机论、朴素系统论的思维方式。

而欧洲医学则吸收了古希腊的元素论、原子论,并把它用于医学理论,以此作为理解和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及规律的基础。古希腊著名的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元素论者亚里士多德都是医生,其思想都对医学产生重大影响。当时的医学家几乎都是原子论或元素论者,以四体液说为代表的早期理论集中反映了元素论的思想特征,形成了带有机械性、结构性的思维方式。

(二)整体观的内涵不同

中国医学与古希腊医学都注重人的整体性,由于所遵循的哲学观点不同,对于人的整体性的理解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是以元气论为基础来理解人的整体性,着重于强调整体的分化性及由此决定的不可分割性,带有明显的有机论特点:一是人与客观环境的统一性,把人当作自然之气演化的产物,是宇宙分化出的一个子系统,以母子关系与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提出了天人相应、五运六气、外邪六淫等理论。二是人体自身的整体性,把人体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理解为由混沌未分的整体分化而成。人的整体性具有原发的、先天的性质,整体内的诸部分是继发的、后天的,由整体产生出来并受控于整体。从这种关系来理解人的生理病理,提出了气形、形神、藏象、经络等理论。

而西方则以元素论和原子论为基础来理解人的整体性。强调病人比疾病更重要,疾病首先并且总是全身性的,人的整体是组合因而是可分解的,带有明显的机械论特点。表现在两点:一是把人理解为由原子或元素组合而成的,没有把人看作自然或者宇宙分化的产物,不存在人与环境的母子关系,也没有从这一角度提出生理、病理问题,为后来上帝造人理论向医学领域侵入留下了空间。二是认为人体是可分解的,人体的组合发生机制决定着其可拆卸性。因而解剖、分解、还原成为其必然的研究途径,由此发展了以解剖为基础的各种学说,并为近代西医学分解还原研究的长足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三)整体论和还原论

整体论和还原论是医学关于人体的两种思维方式。整体论思维是在古代条件下产生的,具有那种时代条件相一致的许多特点。最突出的有:第一,整体性。它把人体理解为一个整体,把疾病理解为整体的人发生的过程。第二,模糊性。由于没有条件和手段对人体进行深入研究,摆在人们面前的人还是一个相对的、没有被打开的“黑箱”,对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缺乏深入的了解。这个时代的医学所认识和理解的人还是一个混沌的整体,对人的整体把握不可避免带有笼统模糊的特点。第三,思辨性。在研究中虽然能够掌握相当多的事实,但是往往很不充分,不能满足解释本质、总结规律、建立理论的需要。为了弥补这种不足,不得不采用古代通行的思辨方法,用哲学观点通过演绎推理来说明具体现象,从已知现象通过取类比象来描述事物及其变化的关系。这样做,在许多情况下能够首尾一致,自圆其说,能够提出一些天才的见解,能够预见某些事物未来的发展和变化,但也有很多论断带有不切实际的唯心主义的色彩。

还原(reduction)的含义是简化、缩减、降级、归并。还原论原理以世界和事物的组合性、可分解性、可还原性,以及其本原的微观性、粒子性为前提。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主要是:第一,对整体进行分解。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再把部分分解为更小的部分,直到分解到认为适宜的程度,这是还原研究的首要步骤。第二,对层次进行还原。把高层次还原到低层次,把高层次内容还原为低级内容,一层层地降解,直到最低的层次和最终的物质要素。第三,从微观揭示本质。坚信事物的本质不在宏观而在微观,在于构成宏观现象的微观物质基元,只有整体分解为部分,再把部分还原到“原子”,才能解释事物的本质。第四,从本原作最终解释。原子是一切事物的本原,只有将事物分解、还原到原子,才能找到终极根源,做出终极说明。

还原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在历史上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它是对古代整体思维的一种辨证否定,把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沿着螺旋式发展轨迹推进到一个新的时代高度。其历史性贡献在于,把整体打开了,开辟了研究部分、掌握细节的道路;把复杂性现象分解开,开辟了深入到低层次,了解微观机制的道路。这就克服了整体论的直观、模糊、思辨等局限和缺陷,使科学认识第一次达到了精确、严格的程度。所以,我们不能戴上有色眼镜,追求片面的爱国情操,否决和抨击西医。

(四)黑箱、白箱、水晶箱

黑箱、白箱、灰箱是控制论概念,是根据对于被控制系统的内部结构和作用机制理解的不同程度而区分的。黑箱是指内部结构和作用机制尚不了解的系统;白箱是指内部结构和作用机制已经了解清楚的系统;灰箱是指内部结构和作用机制半理解半不了解的系统。科学研究面临各种对象,一开始都是黑箱性的,随着研究的深入,会逐步弄清楚其内部结构和作用机制,把黑箱变白。对于一个对象的控制,可以是白箱的,也可以是黑箱的、灰箱的。

西医将人体进行白箱式研究和白箱调解。西医学在近代以来主要是运用分解还原法,对人体进行白箱式研究。以解剖学为基础,一步一步地把人体内部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弄清楚。现有的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基因学等基本都是沿着这条道路建立起来的。成果颇多,但目前还有许多内部结构和作用机制没有弄清楚,还只能说是一种灰箱。“白”是白箱方法的优点,也是其局限。这种局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限性。因为科技总是停留在某一个时代的水平上,白也就只能“白”到一定的程度。二是对整体具有破坏性。把研究对象打开,就必须分解对象的整体,必然破坏对象的整体性。破坏对象的整体性,就不能如实地认识对象的整体性及机制和规律。对于需要注意和强调整体性的对象,特别是人这类分化系统、元整体来说,整体性更具有本质意义,破坏和抹杀其整体性是有很大缺陷的。我们常说手术开膛剖肚,元气大散。除了组织的破坏和体液的流失,无形的气也是整体中的暗物质、暗能量,是非加和性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中医学有一定的白箱研究,但主要是黑箱式的。黑箱研究是在不打开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在不了解对象的内部结构和作用机制的情况下,给对象以输入,测定其输入(状态和变化),根据输入与输出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有计划地改变输入,以影响输出,把系统的输出(状态和变化)调节到所需要的水平。黑箱方法在中医学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成为中医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以整体最佳为目标,以藏象学说为理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黑箱诊治的手段,对舌苔、面色、脉象、体征、症状、主诉等输出信息进行考察。“黑”是黑箱方法的长处,在白箱研究水平有限或需要保持整体性或内部和作用机制过于繁多复杂的情况下,黑箱式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或弥补白箱方法的局限。但显而易见黑箱对控制作用在系统内的作用过程和机制不了解,这种控制带有一定盲目性和模糊性。

为了吸取白箱方法和黑箱方法的长处,克服白箱方法和黑箱方法的缺陷,发展更完备的研究和控制方法,现代系统论提出了“透视原理”。它要求把研究对象理解为一块“分层花色冰砖”,从整体上看清楚其内部的一切。这种原理是在不分解整体的前提下,先明白该系统的整体特性的各种因素,立足于整体,认识和掌握系统的整体特性、整体性机制和规律;弄清楚整体内部的结构和作用机制,整体对这些结构和作用机制的下向性作用,以及这些机构和作用机制对整体的上向性作用;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对所有这些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认识,以实现整体最佳的目标。如果说白箱研究是“打开森林看清树木”,黑箱研究是“从森林管森林不问树木”的话,这种“透视原理”则是从森林看深林,从深林看树木,既管森林又管树木。水晶箱是整体的,又是透明的,内部的结构和作用机制是清楚的,整体又是没被分解的。

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应当发展关于人的水晶箱研究和进行水晶箱调节。这需要在系统论思维方式的指导下,通过研究把人体变为一种“水晶箱”。这里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好既要保持人的整体性又要理解人体内部结构和作用机制的关系。应当强调人是分化系统、元整体,保持人的整体性是前提,但又不能停留在“黑整体”的认识水平。要进一步发展必要的白箱研究,把能够揭示和认识的各个部分、方面、细节都白箱化。相信通过黑箱、白箱、水晶箱的对比分析,诸位对系统论会有个相对清晰的认识。

下面是讲课过程中大家讨论的精华选段。

齐向华:这是认识人体脉象这个复杂信息源的方法学问题,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问题,是除却具体脉诊技术和特征的一个主线的问题,这是本脉学体系不同于历代脉学特点的地方。没有这个主体的认识方法就出不来这个体系,不然就是点对点式的认识,最终形不成对疾病过程的全面认识。这是难点之一,掌握个别的脉象特征与疾病的对应关系只是掌握了本体系的一些末节问题。系统观是必须要建立的。

史俍元:感谢祝世讷教授的倾心研究,文中很多内容都引自他的书。值得好好阅读。我觉得中西医之间的裂痕在今晚的讲课后各位应该会有些想法吧。并不一定都是对立的,在系统论下是可以统一的。所以系统辨证脉学可以把偏西医的现代微观脉诊和中医的传统脉学统一到一个系统来。

齐向华:中医认识疾病着重的是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分化出病因、病机的各个层次,进而归结出疾病的主要责任因素和责任环节,对主要问题方面提出治疗措施;西医疾病更多的是一个过程的横断面。中西医治疗疾病的靶点存在差异性。二者用脉象诊断可以统一起来。要注意系统的层次性,这是高于技术的,是在技术基础上抽象出的疾病规律。如我们看到一个甲状腺肿大的患者,中医称“气瘿”,通过望诊看到了甲状腺的肿大特征,是个具体的特征,但中医根据实践提取出了“气”这个抽象概念,讲明了这个具体特征的病因,这就是疾病层次,用客观的征象抽取出形而上的规律,就是中医的诊断过程。

史俍元:是啊,系统论的各种层次。

灵玄子:如果按伤寒来,就是六经传变的问题了吧?

齐向华:伤寒确实就是一个过程,温病也是的。

王鹏:这就是辨证脉学学派的伤寒观。

齐向华:三焦和卫气营血都是传变过程。有流有点的认识。

史俍元:疾病流和时间点是个时间轴向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