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体内部的和谐

人体内部的和谐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自然界气候多变的环境下,必须保持人体本身的阴阳和谐,才能使身体健康。只有人体的皮毛功能正常,才有利于保持体内的骨骼和器官的健康。维持人体内外和谐是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这种功能正常,便有利于人体保持健康;反之,则易罹患疾病。这种升降出入的和谐情况一旦被打破,人体就要患病。五行和谐对于自然界与人体及人体各部分之间保持正常的协调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阴阳和谐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中医学应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概括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归纳药物性能及指导养生等。

在自然界气候多变的环境下,必须保持人体本身的阴阳和谐,才能使身体健康。对此我们的先辈早有认识,《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为圣度。”阴阳和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人体内外和谐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阳气固卫于外,阴气固守于内。只有人体的皮毛功能正常,才有利于保持体内的骨骼和器官的健康。皮肤是调节体温的主要器官,人体只有在稳定的温度下,才能进行复杂的生理功能。如人体代谢与酶关系密切,而酶与体温又有密切关系,酶最适宜的体温是37℃左右。但当体温低于22℃和高于43℃时,酶的活性就消失了,人体的新陈代谢便停止了,若不及时恢复体温,人就会死亡。人体为了保持内外和谐,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反射性地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和具备了有意识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的行为性体温调节能力。维持人体内外和谐是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这种功能正常,便有利于人体保持健康;反之,则易罹患疾病。

2.升降出入和谐 人体内物质代谢的升降出入,是人体基本的生理过程,根据《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阴阳学说的理论,升者为阳,降者为阴;入者为阳,出者为阴。《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说明我们的先辈在秦汉时期即已认识到了出入、升降的生理过程对于保持机体健康的重要性。

人体为保持健康,维持生理需要,只有不断地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吃进各种营养物,排出废物,这样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这种升降出入的和谐情况一旦被打破,人体就要患病。对于这一生理过程,古人概括为“宣”“升”,正如《灵枢·决气》所云:“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3.寤寐和谐 寤为阳,寐为阴。对寤寐的生理常态《内经》有明确论述,如《灵枢·口问》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一年四季应当遵循的睡眠作息的时间。《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起居有常”可延年益寿;若“起居无节”则可“半百而衰”。可见古人对寤寐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视。寤和寐这一组对立统一的生理过程协调得越好、越和谐,对人体的健康就越有利。

4.寒温和谐 寒属阴,温热属阳。如果人们对大自然的寒温气候等变化调摄得当,就有助于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对此古人也早有认识,《灵枢·本藏》云:“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素问·举痛论》说:“寒则气收,炅则气泄。”寒温不和,可导致人体的生理功能失常,如《灵枢·百病始生》曰:“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盛夏持续高温或长时间曝晒易引起中暑,同时,夏季也是急性传染病(瘟疫)容易流行的季节,如中毒性痢疾、恶性疟疾等。总之,寒温不和可以引发人体的多种疾病,各种传染病(瘟疫)、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多与寒温失调有关。

5.身心和谐 所谓身心疾患,是指由于心理因素的改变而导致机体生理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疾患。影响心理因素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以及疾病和意志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影响。中医认为心理活动与人体功能密切相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反过来,心理活动的过激变化,也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素问·阴阳应大象论》中关于“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论述,即是指过于激烈的精神活动对脏腑功能的影响。

(二)五行和谐

中医学运用五行的属性,联系人体的脏腑器官,并以五脏为中心把五时、五方、五味、五色、五音、五声、五志、五体、五窍等联系起来,应用“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理论,来说明人体的一些生理现象、病理变化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运用五行生克制化原理,补不足,损有余,而达到调和五脏功能的目的。因此五行学说可用于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和归纳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自然界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养生康复等。

人体五脏的五行生克关系属正常的生理现象,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存在着递相滋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即“相生”)和递相克制、克服、制约的关系(即“相克”)。这两种关系平衡协调才能使脏腑间以及人体与环境间达到和谐统一、动态平衡。如果五行间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产生过度的制约和克制(即“相乘”),或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产生反制约和克制(即“相侮”),人体五脏就会发生病理现象。五行和谐对于自然界与人体及人体各部分之间保持正常的协调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脏腑和谐

1.脏与脏之间的和谐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即五脏之间的关系。“五脏之气,皆相贯通”(《侣山堂类辨》)。心、肺、脾、肝、肾五脏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和特有的病理变化,但脏与脏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间相互密切联系的:脏与脏之间的关系不单是表现在形态结构方面,更重要的是它们彼此之间在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上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因而形成了脏与脏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

2.脏与腑表里关系的和谐 脏与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脏腑阴阳表里配合关系。由于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一脏一腑,一表一里,一阴一阳,相互配合,组成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等脏腑表里关系,体现了阴阳、表里相输相应的关系。一脏一腑的表里配合关系,其根据有四:一是经脉络属,二是结构相连,三是气化相通,四是病理相关。脏腑表里关系,不仅说明它们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而且也决定了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脏病及腑,腑病及脏,脏腑同病。因而在治疗上也相应地有脏病治腑、腑病治脏、脏腑同治等方法。

3.五脏藏精气与六腑传化物的和谐 《素问·五脏别论》云:“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五脏的功能是储藏精气而不泻出体外,所以满而不能实,实则不能流通,不能流通即不能敷布,亦即失去了对全身的濡养作用。六腑的功能是将食物消化吸收,主传导而不收藏,所以实而不能满,满则不能虚实转换,如胃实则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若二者皆满,虚实转换的机制就要受到破坏,食物便不能顺利下传。脏藏精气,腑主受纳、运化、转输水谷,二者必须协调,才能维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

(四)经脉与脏腑的和谐

经络相贯,遍布全身,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联络网,通过有规律的循行和复杂的联络交会,组成了经络系统,把人体五脏六腑、肢体官窍及皮肉筋骨等组织紧密地联结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上下、调节人体功能的一种特殊的通路系统。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需气血濡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气血则通过经络循环贯注而通达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所以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本藏》)。只有维持经脉和五脏六腑的和谐,才能使气血畅通,肢体运动和谐,一有壅滞即发生疾病。

(五)气血的和谐

气属阳,主动,主煦之;血属阴,主静,主濡之。这是气与血在属性和生理功能上的区别。但两者都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在生成、输布(运行)等方面关系密切,故曰:“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乃阴阳互根,自然之理也”(《难经本义》)。“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故曰:气主煦之,血主濡之”(《医学真传·气血》)。这种关系可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