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乙肝病毒携带者打干扰素

乙肝病毒携带者打干扰素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病毒的感染类型包括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显性感染分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又分为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慢发病毒感染。中和抗体指针对病毒某些表面抗原的抗体,能与细胞外游离的病毒结合从而消除病毒的感染能力。根据不同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可有溶细胞型感染,稳定状态感染、包涵体形成、细胞凋亡和整合感染5种类型。

本节热门考点

1.病毒的传播方式包括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水平传播是指病毒在人群中不同个体间的传播。

2.病毒的感染类型包括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显性感染分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又分为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慢发病毒感染。

3.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包括杀细胞效应、稳定状态感染、包涵体形成、细胞凋亡和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4.干扰素是由病毒或者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机体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分泌性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的作用。应用:早期中断病毒复制,阻止病毒扩散。中和抗体指针对病毒某些表面抗原的抗体,能与细胞外游离的病毒结合从而消除病毒的感染能力。

一、病毒的传播方式

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1.水平传播 水平传播指病毒在人群中不同个体间的传播。常见的传播途径主要经皮肤和呼吸道消化道或泌尿生殖道等黏膜。在特定条件下也可直接进入血循环。

2.垂直传播 垂直传播指通过胎盘或产道,病毒直接由亲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

二、病毒的感染类型

根据临床症状的有无,区分为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按病毒在机体内滞留的时间,分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后者又分为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慢发病毒感染。

1.慢性感染 病毒感染机体后,病毒长期存在体内,机体表现有临床症状,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如艾滋病、慢性乙型肝炎、传染性软疣等。

2.潜伏感染 指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基因存在于一定组织或细胞内,但并不能产生感染性病毒,但在某些条件下可被激活而急性发作。

(1)病毒仅在临床出现间隙性急性发作时才被检出在非发作期,用一般常规方法不能分离出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后,在三叉神经节中潜伏,此时机体既无临床症状也无病毒排出。

(2)以后由于机体受物理、化学、或环境因素等影响,使潜伏的病毒增殖。沿感觉神经到达皮肤,发生唇单纯疱疹。又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初次感染主要在儿童引起水痘,病愈后病毒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脑神经的感觉神经节细胞内,暂时不显活性,当局部神经受冷、热、压迫或X线照射以及患肿瘤等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潜伏的病毒则活化,增殖,沿神经干扩散到皮肤发生带状疱疹。

3.慢发病毒感染 其特点是潜伏期较长,可达数月至数年,甚至数十年,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情多呈亚急性进行性发展过程,直至死亡

三、致病机制

(一)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根据不同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可有溶细胞型感染,稳定状态感染、包涵体形成、细胞凋亡和整合感染5种类型。

1.溶细胞型感染

(1)溶细胞型感染多见于无包膜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等。

(2)机制主要有:阻断细胞大分子物质合成,病毒蛋白的毒性作用,影响细胞溶酶体和细胞器的改变等。

(3)溶细胞型感染是病毒感染中较严重的类型。靶器官的细胞破坏死亡到一定程度,机体就会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变化基侵犯重要器官则危及生命或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2.稳定状态感染

(1)稳定状态感染多见于有包膜病毒,如正黏病毒,副黏病毒等。

(2)非杀细胞性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复制成熟的子代病毒以出芽方式从感染的宿主细胞中逐个释放出来,因而细胞不会溶解死亡,造成稳定状态感染的病毒常在增殖过程中引起宿主细胞膜组分的改变,如在细胞膜表面出现病毒特异性抗原或自身抗原或出现细胞膜的融合等。

3.包涵体形成 某些病毒感染后,在细胞内可形成光境下可见的包涵体。包涵体的存在与病毒的增殖、存在有关;不同病毒的包涵体其特征可有不同;故可作为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依据。

4.细胞凋亡 是在宿主细胞基因指令下发生的一种生物学过程。当细胞受到诱导因子作用激发并将信号传导入细胞内部,使细胞的死亡基因被激活后,出现细胞膜鼓泡、细胞核浓缩、染色体DNA被降解,在凝胶电泳时存在阶梯式的DNA条带。

5.整合感染

(1)某些DNA病毒和反转录病毒在感染中可将基因整合于细胞染色体中,随细胞分裂而传给子代,与病毒的致肿瘤性有关。多见于肿瘤病毒。

(2)已证实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或直接由感染病毒本身,或由病毒编码蛋白间接地作为诱导因子可引发细胞死亡。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1.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

2.免疫病理反应。病毒感染使宿主细胞膜上出现新抗原、改变细胞的抗原性形成自身抗原,再损伤细胞。

四、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一)抗病毒感染的免疫

1.固有免疫 完整的皮肤黏膜、细胞作用(巨噬细胞、NK细胞)、病毒抑制物(补体等)、炎症反应。

2.适应性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二)干扰素的概念、抗病毒机制及应用

1.概念 干扰素(IFN)是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分泌性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1)α-干扰素主要由人白细胞产生。

(2)β-干扰素主要由人成纤维细胞产生。

(3)α和β-干扰素属于Ⅰ型干扰素,抗病毒作用较强。

(4)γ-干扰素由T细胞产生,为Ⅱ型干扰素(免疫干扰素),其免疫调节作用较抗病毒作用强。

2.抗病毒机制 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并非直接作用于病毒,而是干扰素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干扰素受体结合,进入宿主细胞内,促使其编码抗病毒蛋白的基因活化、转录、翻译抗病毒蛋白,通过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发挥抗病毒作用。

3.干扰素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1)抗病毒作用:干扰素既能阻断受染细胞中的病毒复制,又能限制病毒的扩散。

(2)免疫调节作用:干扰素有促进和抑制抗体的形成、增强NK细胞的活性、促进巨噬细胞活化等作用。

(3)抗肿瘤作用:干扰素能抑制肿瘤细胞分裂。

(三)中和抗体的概念及作用机制

1.概念 中和抗体指与病毒结合后能消除病毒感染能力的抗体。中和抗体在杀灭细胞外的游离病毒起主要作用。

2.作用机制 不直接作用于病毒,而是诱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的增殖,中和抗体抗病毒作用,依赖补体溶解增强吞噬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