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统合营卫气血的生成布散

统合营卫气血的生成布散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营卫与气血均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脏腑的功能活动又是产生这些物质的保证。而营卫的生成,实赖于中焦的健运。营气与血同行于脉中,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故常并称“营血”。营卫之气皆由脾胃之气所化生,出中焦后,各自循行。营卫之气昼夜各行二十五周,周而复始循行不息,共同调节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

《四圣心源》云:“营卫者,经络之气血也。水谷入胃,化生气血。气之彪悍者,行于脉外,命之曰卫;血之精专者,行于脉中,命之曰营。”营卫与气血均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脏腑的功能活动又是产生这些物质的保证。因此,它们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

(一)气血同源

营卫气血,同体而异名,是根据它们所流注的区域不同而命名各异,就像河流流经不同的地域而名称不一。黄元御《四圣心源》云:“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气统于肺,凡藏府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布也,其在藏府则曰气,而在经络则为卫。血流于肝,凡藏府经络之血,皆肝血之所流注也,其在藏府则曰血,而在经络则为营。营卫者,经络之气血也。”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生血,肝主藏血,心推动血布于周身脏腑经络、四肢百骸。营血本为一物,有营卫之分是将行于三焦所属各脏腑的称为营,行于肢体经络的称为血。《难经校释•八难》注释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主温气上行,肺主宣肃布散,肾亦主纳气归藏,使周身上下无所不到。所以也有人认为行于脏腑如火亘之疾者,谓之气;其行于皮毛如栩栩之煦翕者,谓之卫。

所以,从脏腑定位之体而言,则曰气血,称为心气、肝气……心血、肝血……从流行之用而言,则曰营卫。也就是说,血便是营,气即是卫,气为阳而血为阴;卫为阳而营为阴。所谓气血者,乃行于三焦所属诸脏腑之气血,为营卫之根本;所谓营卫者,乃行于太阳、经络、肌表、皮毛之气血,为气血之枝叶。

(二)营卫的生成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云:“营卫者,经络之气血也。水谷入胃,化生气血。气之彪悍者,行于脉外,命之曰卫;血之精专者,行于脉中,命之曰营。”营卫气血都由脾胃之气运化而来,《灵枢•营卫生会》云:“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素问•痹论》亦云:“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营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精微中富有营养的物质,分布于脉中。卫有保卫、卫护之义。是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中的彪悍部分。行于脉外,其运行迅疾而滑利。

《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素问•痹论篇》曰:“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可见,营卫二者乃为水谷精微所化。而营卫的生成,实赖于中焦的健运。中气旺盛,则胃善纳而脾善运,谷精充沛,精华滋生,游溢而上归于肺,通过肺气的宣发肃降,将其洒陈于五脏六腑,输布于四肢百骸,营卫循周,揆度为常。若中气颓败,脾气陷而胃逆,谷精竭绝,营卫虚馁,则人病多夭。

卫者,其气疾滑利,内温脏腑,外煦皮腠,有卫护体表、抗御外邪的功能;营者,其质精专滋濡,内养脏腑,外营筋肉,脏腑功能活动,无不本乎于此。精专者为阴,悍者为阳。《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正是对营阴卫阳二者功能的高度概括。

(三)营卫的功能

《灵枢•营卫生会》中说:“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灵枢•邪客》亦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营气的主要功能是化生血液,循血脉流注全身,为全身脏腑组织提供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营气与血同行于脉中,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故常并称“营血”。

《灵枢•本脏篇》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属于阳气的一部分,有“卫阳”之称。卫气的主要功能是固护肌肤,抵御外邪入侵;控制汗孔开合,调节体温;温煦脏腑,润泽皮毛等。

(四)营卫的运行

前文讲到元气的运行是由下而上在三焦间的阶梯转输,气能生血,气能行血,血能载气,气血的运行皆由下而上经由心肺敷布周身。《难经•三十二难》曰:“五脏俱等,而心肺独在膈上者,何也?然。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荣,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荣卫,通行经络,营周于外,故令心肺在膈上也。”心肺居于上,脾胃居乎中,肝升于左,肺降于右,元气经肾之温升,脾胃之充养转输,经心之推动,肝肺之布达内行脏腑,外布经腠,人身内外,无处不到。

《灵枢•五味》所说:“谷始人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营卫之气皆由脾胃之气所化生,出中焦后,各自循行。营气由中焦进入手太阴肺经开始循行,先上行至上焦,出上焦之后,循经脉运行全身,内络脏腑,外达肢节,营周不休,与经络循行的次序相同。卫气由下焦沿足太阳胃经开始循行,并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这就是所谓的营出中焦,卫出下焦。营卫之气昼夜各行二十五周,周而复始循行不息,共同调节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

1.营气的循行 营气通过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循行组成了营气的十四经流注。如此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出阴入阳,又出阳入阴,相互逆顺运行,如环无端。贯五脏络六腑、循行于周身上下,四肢百骸(图4-2)。

(1)十二经脉循行:营气出于中焦,上行到手太阴肺经,按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依次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最后由足厥阴肝经复注入手太阴肺经,构成了营气在十二经脉中的循行流注于全身的通路。

图4-2 营气循行图

(2)任督循行:营气在十二经脉循行时,还有另一分支,即从足厥阴肝经主干别出,上至额部,循巅顶,下行项中,沿脊骨下入骶尾,这是督脉循行的路径;其脉又络阴器,上过毛际入脐中,向上入腹里,此为任脉循行的路径。再从缺盆部注入肺中,再出于手太阴肺经,构成营气的任督循行路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营气的运行过程中,在《灵枢•营气》中,它的走向是督降任升,这与《难经•二十八难》《素问•骨空论》中关于督脉由下而上循行的说法是不一致的,其实这就是《灵枢•营气》所说的“逆顺之常”。也就是说这种督降任升的循行符合中医人体气机高下相召,上下相感、阴升阳降的原则。

2.卫气的循行 卫气的运行,昼则行于阳分,始于足太阳而出于目,以周于六腑而及于肾经,依次循足太阳、手太阳、足少阳、手少阳、足阳明、手阳明,是为一周。夜则行于阴分,始于足少阴肾经以周五脏,其行以相克为序,故肾、心、肺、肝、脾相传为一周,而复注于肾,阴尽阳出,又复合于目(图4-3)。阴尽而阳,昼循六腑行于阳二十五周,阳尽而阴,夜沿五脏行于阴二十五周,往返无穷,一昼夜行五十周。附行于脉外,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图4-3 卫气循行图

总体而言,营卫皆由中焦水谷精微所化生,源于中焦,本于下焦,散于上焦。营卫之循行以下焦之元气为原动力,脾胃为升降之轴枢,上焦偕宗气之冠心脉以行呼吸而布散,为循行之主动力。营卫二气虽分行于脉内和脉外,各司其职。实际上营卫二气循人体的经络、脏腑,循环往复,绵绵不绝,如环无端。所谓阴阳互根,营卫相随,卫气行,营气必随之。卫行脉外,卫气白昼加强阳经运行,入夜加强阴脏运行。营行脉中,温润卫阳运行之脏腑,和其所主,二者共同保障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故张志聪说:“卫气之循经而行者,与脉内之营气交相环转。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者,与脉内之营气相将而行。”振腹疗法作用于营卫循行之本源,调和营卫之气,使阴阳调和,升降有根,出入有序,进而有调治全身各处之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