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护理】 急性期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卧床休息,安排患者合理休息与适度活动。
【饮食护理】 给予易消化、易吸收、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低脂、低糖的清淡饮食。
【对症护理】
1.对于视力障碍的患者,应将呼叫器及日常用物置于患者易于取放的地方,转移环境中的危险物品,指导患者使用适当的工具弥补视觉损害。
2.对躁狂的患者,对其行为应适当给予限制,采取保护性措施,减少环境中的刺激因素,避免患者自伤或伤人行为,必要时遵医嘱用药;对抑郁的患者,应耐心与患者多沟通,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言行,防止意外发生。
3.对运动和感觉障碍的患者,预防压疮、冻伤、烫伤的发生,保持皮肤完整性。
4.指导便秘的患者多饮水,摄取足量的食物纤维,以促进肠蠕动,必要时遵医嘱应用缓泻药。告诉患者排便时间不宜过长,勿过分用力。
【管道护理】 对留置尿管的患者,应保持尿管在位、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尿管,鼓励患者多饮水,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定时开放导尿管,训练膀胱舒缩功能。注意观察尿量、颜色及性质有无异常,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用药护理】
1.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其他激素时,应观察患者有无呃逆、上腹部饱胀不适、胃痛、呕血、便血等,注意观察胃内容物或呕吐物性状、颜色及量;定期监测血钾、血钠、血钙。
2.免疫球蛋白为生物制剂,应于2~8℃或室温(不超过30℃)下存放。开始15min内应缓慢滴注,滴速:每分钟10~20滴,后可逐渐加快至每分钟30滴。输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有无体温上升、呕吐、心率与血压波动、过敏等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3.使用干扰素时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如皮下注射后出现流感样症状,可持续1~2d;注射局部可出现红肿、触痛,偶尔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等。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基础护理】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心理护理】 护士应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首次发作后经过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者病情很快缓解,能重返学校读书或单位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利释放和减轻患者的压力,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应对疾病。
【出院指导】
1.患者出院时如有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要教会患者适当的肢体功能锻炼;注意劳逸结合,运动适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澡或用热水时应由他人试温后再用,避免水温过高。
3.避免常见的诱发因素:感冒、发热、疲劳、创伤、各种感染、药物过敏、精神紧张、分娩、营养不良等,在季节交替时应注意增减衣服,女性患者应避免2年内妊娠或分娩。
4.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如果患者出现症状加重或新的症状和体征,应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