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输血科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输血科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布局合理,内部划分为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血液储存、发放处和血液治疗室等应设在清洁区,办公区设在半清洁区,实验室和处置室应设在污染区。1.严格血液及试剂管理,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并建档登记。2.临床用血管理应严格落实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一)人员管理

1.非输血科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工作区。

2.工作人员着装整洁,进入输血科之前必须洗手。

3.工作人员若有传染病应调离输血科。

4.工作人员手部有伤口时,必须戴手套处理标本

5.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肝病毒抗体水平。

6.接触血液前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

(二)环境管理

1.布局合理,内部划分为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血液储存、发放处和血液治疗室等应设在清洁区,办公区设在半清洁区,实验室和处置室应设在污染区。

2.保持环境清洁、整齐。

3.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有固定地点存放,并有交接登记。

(三)消毒隔离

1.严格血液及试剂管理,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并建档登记。

2.临床用血管理应严格落实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3.储血冰箱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分。

4.感染病人自体采集的血液应隔离储存,并设明显标志。

5.储血冰箱应每周清洁消毒1次,每月对冰箱的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一次,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和真菌,并登记测试冰箱内温度,每日4~6小时1次有记录。

6.保持环境清洁,桌面、台面、地面每日清洁2次,被血液污染时用高效消毒剂处理,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

7.血液在发出之前必须检视确实未受细菌污染,任何怀疑输血造成的菌血症必须保留血液做细菌培养。

8.不论输血后是否发生输血反应,所有输血袋必须收回,保留24小时以上,统一处理。

9.清洁区洁净度达到(GB15982—1955)中规定II类环境标准,环境消毒效果监测细菌总数≤200cfu/m3,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物体表面细菌总数≤5cfu/cm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