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药源性肌痉挛

药源性肌痉挛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药源性肌痉挛,是吩噻嗪类和丁酰苯类药物治疗精神病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而导致的疾病。是锥体外系反应的一种,以儿童和青年为多见。据国内资料统计,药后锥体外系反应极为常见,其发生率为25%~50%。结果:缓解25例,整个疗程没有因肌痉挛而停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也没有使用抗胆碱药物;好转12例,其中7例没有减用抗精神病药物,5例使用半常规抗胆碱药物;无效1例。

药源性肌痉挛,是吩噻嗪类和丁酰苯类药物治疗精神病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而导致的疾病。是锥体外系反应的一种,以儿童和青年为多见。据国内资料统计,药后锥体外系反应极为常见,其发生率为25%~50%。

【病因】 多因治疗精神病时过度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中医认为属肝肾受损、肝肾不足、虚风内动所致。

【症状】 肌痉挛,甚则抽搐。

【治疗】

配穴方 以循经取穴和就近取穴相结合的原则,随证取穴。①眼轮匝肌痉挛,取哑门、百会、神庭、人中;局部取攒竹、鱼腰;②嚼肌痉挛,取承浆、人中;局部取地仓、颊车、下关;③舌骨上肌群痉挛,取天突、上廉泉;局部取人迎、气舍;④上肢屈肌群痉挛,取天泉、郄门、内关;局部取合谷、后溪;⑤股四头肌及小腿肌后群痉挛:取附阳、承山、委中、环跳;局部取地机、交仪(中内踝尖上5寸)。

治法:患者取半卧位或俯卧位。术者以手指按、揉法按摩。循经所选之穴以按为主,局部所选之穴以揉为主,按揉结合,由轻到重。术者两手拇指指腹各按一经穴,余下所选之穴便于示指或中指按压时,可同时按揉3~4个穴位。经穴按压得气时,面部肌肉出现痛、麻感。得气时先逆时针方向揉转30~60次,而后顺时针方向揉转10~20次。揉转速度为每分钟80~100次,1~2分钟调换穴位。若连续揉按(压)10分钟以上未见肌肉痉挛缓解,可改为抗胆碱药物治疗。

按揉时,术者必须态度和蔼镇静,并给予解释和言语暗示,手法应按照程序进行。按之得气,不可过轻、过重、过猛;压之适中;揉之以恒,不可过慢或过快。

每日按摩1次,至愈为度。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民间疗法》。适用于药源性肌痉挛。用本法治疗38例。结果:缓解(揉压不超过4分钟,肌痉挛完全消失,肌张力正常)25例,整个疗程没有因肌痉挛而停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也没有使用抗胆碱药物;好转(揉压5~10分钟,肌张力基本正常,能自主缓缓运动)12例,其中7例没有减用抗精神病药物,5例使用半常规抗胆碱药物;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