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髋臼骨折的影像学检查

髋臼骨折的影像学检查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髋臼骨折的正确诊断主要依靠周密的影像学检查。详细的X线片检查对于判断髋臼骨折部位、明确骨折类型从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髋臼骨折大多伴有骨盆骨折的存在,因此,增加拍摄骨盆入口位和出口位X线片,对于避免漏诊,明确骨折部位与骨折线走向是非常必要的。

髋臼骨折的正确诊断主要依靠周密的影像学检查。详细的X线片检查对于判断髋臼骨折部位、明确骨折类型从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在没有CT的情况下,体层摄影在显示关节内小骨折片和髋臼缘的压缩骨折有重要意义。而CT扫描对于髋臼骨折的诊断是一个重大进步,可以提供髋臼在冠状面的清晰影像,近年来通过CT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可获得逼真的髋臼立体图像。

1.骨盆前后位X线片 髋臼前后位X线片(图4-2)可以显示以下6个标志。

(1)髂耻线:起于坐骨大切迹上缘,向下延伸止于耻骨结节,是前柱的内缘线,在实体解剖上相当于耻骨梳线,该线中断提示前柱骨折。

(2)髂坐线:起自髂骨方形区的后4/5与前1/5交界,向下延伸至闭孔后缘的弧线,该线中断提示后柱骨折。

(3)泪滴:或称U形线,外侧缘为髋臼窝的前下缘,内侧缘为方形区的前方平坦部,正常情况下泪滴与髂坐线相交或相切,可用来判断髂坐线是否内移。

(4)臼顶线:由髋臼窝外上角向内延伸至泪滴外侧缘的边缘线,代表髋臼负重区,此线中断说明骨折累及负重区。

(5)前唇线:由髋臼顶的外侧缘至闭孔的上缘曲线,代表髋臼的前壁,前壁骨折时可出现此线中断。

(6)后唇线:由关节面后角的外侧缘至坐骨结节上方的外缘曲线,代表髋臼的后壁,此线中断提示后壁骨折。

图4-2 髋臼正位片
A.髋臼解剖示意图;B.X线正位片
1.髂耻线;2.髂坐线;3.泪滴;4.髋臼顶;5.前唇线;6.后唇线

髋臼顶部厚实而坚强,髋关节压力均匀分布在髋臼负重面上,软骨下骨硬化,在X线片上表现为“眼眉”状的致密影。Domazet等对“眼眉”进行形态学测量,发现“眼眉”平均长度为(32.1± 15.6)mm,女性为24.8~31.5mm,男性为29.4~40.3mm。男性的年龄与“眼眉”长度成反比;女性的年龄与“眼眉”长度相关性较差。“眼眉”长度与股骨干颈角呈反比,与Wiberg角(即CE角)无关,但与下肢短缩程度有关。受损髋关节比正常髋关节的“眼眉”长度平均大6.89mm(女性:平均大8.79mm)。因此,“眼眉”长度及形态的变化对于髋关节病损的诊治及随访有重要价值,可以直观地反映出髋臼应力分布的改变。

由于髋臼骨折大多伴有骨盆骨折的存在,因此,增加拍摄骨盆入口位和出口位X线片,对于避免漏诊,明确骨折部位与骨折线走向是非常必要的。

2.闭孔斜位X线片(obturator oblique view,OOV) 投照体位为患者平仰卧位,楔形枕垫高患侧,使患侧髋关节向内旋转45°,球管对准患侧髋关节。闭孔斜位X线片(图4-3)可显示以下结构。

(1)完整闭孔;

(2)髋臼前柱,可清晰显示前柱骨折情况;

(3)髋臼后唇:是判断后壁骨折的标志;

(4)髋臼上方髂骨轮廓的内缘:双柱骨折位于髋臼上方时,能看到“靴刺征”。

3.髂骨斜位X线片(iliac oblique view, IOV) 投照体位为患者平仰卧位,楔形枕垫高健侧,使患侧髋关节向外旋转45°,球管对准患侧髋关节。髂骨斜位X线片(图4-4)可显示以下结构。

(1)后柱(包括坐骨棘):可显示后柱骨折情况。

(2)髋臼前唇:是判断前壁骨折的标志。

(3)整个髂骨翼和髂嵴:可显示髂骨骨折情况。

如果进行X线检查时,患者疼痛剧烈,搬动不便,可通过分别在两个方向倾斜球管45°而不旋转患者拍片,以减轻患者痛苦。此时获得的X线片虽然放大,但能清楚地显示髋臼骨折。

图4-3 髋臼闭孔斜位片
A.髋臼解剖示意图;B.闭孔位X线片显示“靴刺征”

图4-4 髋臼髂骨斜位片
A.髋臼解剖示意图;B.髂骨位X线片显示髋臼后柱的连续性消失

4.Matta顶弧角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顶弧角是用来定量检测髋臼骨折移位后臼顶负重区剩余量的一种方法。具体测量方法是:在三个不同体位的X线片上,从髋臼几何中心点画一条通过髋臼顶的垂直线,再做由髋臼几何中心点至髋臼顶骨折近端的连线,两线的交角称为顶弧角(图4-5)。在前后位X线片上测得的顶弧角称为内顶弧角,在闭孔斜位X线片上测得的顶弧角称为前顶弧角,在髂骨斜位X线片上测得的顶弧角称为后顶弧角。髋臼几何中心可采用Mose同心圆与髋臼顶对合确定(图4-5A)。如伤侧髋臼剩余较少,影响圆对合的准确性,可对合健侧髋臼来选定圆周,再移向伤侧。由于髋臼骨折时,股骨头常发生移位,因此几何中心不能以股骨头中心为标准。Matta认为如果内顶弧角<30°、前顶弧角<40°、后顶弧角<50°则说明髋臼顶负重区已受累,宜采用手术治疗,这一临界值可作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指征之一。该方法对于后柱或前柱横行骨折、前柱合并后半横行骨折时髋臼顶负重区的定量分析有重要价值,但对完全性的双柱骨折和后壁骨折价值不大。

图4-5 Matta顶弧角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A.用Mose同心圆确定几何中心;B.横行骨折累及髋臼窝,顶弧角>临界值;C.横行骨折累及髋臼顶,顶弧角<临界值;D.前顶弧;E.后顶弧;F.内顶弧

5.CT检查 由于X线片的局限性,有时不能完全显示骨折的情况,而CT可弥补其不足。通过CT检查可以清楚显示以下方面内容:

(1)平片难以发现的某些线性骨折或较小的局限性骨折。

(2)髋臼壁骨折:CT片可以清楚地显示髋臼的前后壁,通过阅读连续的CT片可以确定髋臼壁骨折的范围、移位方向和测量移位距离。

(3)关节内骨折片:CT检查可以发现普通X线片难以发现的关节内骨折片,有助于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4)股骨头骨折:对于伴有股骨头脱位的髋臼骨折,股骨头复位后在普通X线片上常常难以清楚显示股骨头骨折情况,CT可提供股骨头关节面的最佳影像。

(5)关节面的局部压缩:关节面的局部压缩如未能复位,可导致关节面不平整,CT检查可清楚地显示压缩程度和范围。

(6)粉碎骨折:CT可以清楚显示所有骨折碎片的大小和位置关系,有助于在术前对内固定方式的选择。

(7)脱位:CT对于股骨头脱位的显示更加清晰。

(8)骨盆损伤:髋臼骨折往往合伴有骨盆损伤,普通X线片往往难以清楚显示骶髂关节损伤或骶骨骨折等,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尽管CT检查有很多的优越性,但并不能替代X线片,只有与X线片相结合才能获得更为全面的信息。

CT扫描三维图像重建:CT扫描三维重建立体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更逼真的髋臼立体图像,利用图像消隐技术还可将股骨头从画面上隐去,以便更好地观察髋臼的关节面。还可利用快速原型技术生成骨折模型,用以精确设计手术方案和步骤、预先选择和预制内固定材料、确定内固定位置,为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创造有利条件。然而不少学者认为,骨科医师的临床经验仍然是对髋臼骨折正确分类的重要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