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各种腹泻一穴治疗

各种腹泻一穴治疗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慢性结肠炎大多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肠鸣、肛门下坠感、大便呈习惯性改变和性状改变,大便秘结或腹泻,或二者交替发生,次数增多,大便呈羊屎状或溏烂,便带黏液或少许鲜血。每星期敷2次,每次贴敷10小时取下,10次为1个疗程。1998年7月患急性肠炎,排水样便,每日10余次,经当地卫生室补液、抗感染治疗20天未愈。在停止一切西医治疗情况下,用肉豆蔻粉贴敷脐部1次后腹泻即停止。

慢性结肠炎大多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肠鸣、肛门下坠感、大便呈习惯性改变和性状改变,大便秘结或腹泻,或二者交替发生,次数增多,大便呈羊屎状或溏烂,便带黏液或少许鲜血。下腹压痛明显。肠镜检查:肠黏膜血管影纹理粗乱,网状结构消失或呈局灶性或弥漫性充血水肿,或呈粗糙颗粒状,组织脆弱易出血或有糜烂。

本病属中医学“腹痛”、“泄泻”等范畴,在临床上的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相兼,寒热错杂。其病因多见于饮食饮酒无度,宿食内停或喜食膏粱厚味,呆胃滞脾。此外情志失调,忧思恼怒,精神紧张,以致肝气郁结,失其疏泄。病理变化与肝脾密切相关,而关键在于肝。故治以疏肝健脾、解毒散结、行气止痛、疏导止泻为根本大法。

方1

【穴位】中脘(图2-20)、大肠俞(图2-30)、足三里(图2-21)。

【药物】吴茱萸100克,乌梅50克,延胡索50克。

【用法】取上药研细末用陈醋少许调和成粥状,用4厘米×4厘米的胶布,将调和的药约5克左右,敷于穴位上即可。每星期敷2次,每次贴敷10小时取下,10次为1个疗程。

【疗效】应用本法治疗100例患者,其中痊愈69例,显效18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有效率98.0%。

【备注】可配口服止泻散:白芍115克,金银花230克,米壳115克,黄连115克,防风115克,白术60克,上药共研细末,过120目筛,用500毫升蜂蜜制成蜜丸约9克重,每天3次,每次1丸,30天为1个疗程。

方2

【穴位】

(1)腹泻取大肠俞(图2-31)、关元(图2-32)、足三里(图2-21)。

(2)腹痛取天枢(图2-32)、关元、足三里。

(3)腹胀取脾俞(图2-31)、气海(图2-32)、足三里。

图2-30 大肠俞

图2-31 脾俞、大肠俞

图2-32 天枢、关元

【药物】健脾升阳散:主要成分有细辛、丁香、升麻、化食丹等。上药研末加少量冰片,装罐备用。

【用法】患者取仰卧位,背部穴位取俯卧位,暴露所选穴位,将健脾升阳散用醋调成糊状,做成直径1.5~2厘米圆饼,敷于所取穴位上,然后用胶布固定,一般可贴6~12小时,每周2次,2周为1个疗程。

【疗效】60例中,痊愈28例,占46.7%;显效17例,占28.3%;有效12例,占20%;无效3例,占5%。总有效率为95%。

【备注】如皮肤起泡,可用红霉素软膏外涂。

方3

【穴位】神阙穴(图2-4)。

【药物】肉豆蔻15克,雄黄1克,共研为粉剂。

【用法】取研好的粉剂1~2克(能盖满脐部为准),置于玻璃片上或瓶盖内,用陈醋1~3滴稍加搅拌(不要成糊状)。用竹签取追风膏药泥约1.5克,在火上熔化后,均匀地摊在半张伤湿止痛膏胶布中央,面积比脐周大出约0.1厘米。将拌好的药粉先放于脐上,再用备好的伤湿止痛膏胶贴好即可。每天或间日换1次。

【疗效】经观察260例腹泻患者,大多数贴1~2次即愈。

【验案】患者,女,45岁。1998年7月患急性肠炎,排水样便,每日10余次,经当地卫生室补液、抗感染治疗20天未愈。后经省、市医院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经治疗也未奏效,于1999年9月来我院治疗。在停止一切西医治疗情况下,用肉豆蔻粉贴敷脐部1次后腹泻即停止。因病程长,为巩固疗效,每天换药1次,贴4次后治愈。

【备注】

(1)如腹泻脱水重者应补液与贴敷脐部同时进行。

(2)腹痛较重者,可在足三里穴注射小檗碱(黄连素),每穴1毫升。

(3)贴伤湿止痛膏时要四周贴紧,避免肉豆蔻粉外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