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蛋白尿与正常尿液对比图

蛋白尿与正常尿液对比图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去尿液化学成分检查主要采用湿化学手工方法,而目前尿液自动分析亦已广泛应用于医院临床检验。尿干化学法主要用于尿液筛查试验,它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但在某些方面并不能代替湿化学手工方法。尿液的酸碱度以前多用指示剂法、pH试纸法来进行测定,现多采用干化学试剂条法检测尿液的pH。蛋白尿主要反映肾小球或肾小管损害及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

过去尿液化学成分检查主要采用湿化学手工方法,而目前尿液自动分析亦已广泛应用于医院临床检验。便携式尿液自动分析的出现使尿液POCT的内容更加广泛。尿干化学法的检测项目除比重是物理学检测外,酸碱度、蛋白质、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维生素C等均属化学项目,此外还包括隐血或红细胞、白细胞的检查。

干化学法的试剂带根据所包含的检测项目的数量不同可分为11联、10联、8联、4联、2联及单项试剂带等多个品种。其中8联以上的试剂带既可以在尿液分析以上进行多个检测项目的分析,得到检测项目的半定量结果,也可用目测法,与标准比色图谱进行比对,以获得检测项目的定性结果。而4联以下的试剂带则是用目测法获得检验结果。检测的项目越多,试剂带的价格会越高,使用者可根据个人的疾病状况,选择相应的试剂带。尿干化学法主要用于尿液筛查试验,它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但在某些方面并不能代替湿化学手工方法。

(一)酸碱度(pH)

肾是机体调节酸碱平衡的主要器官之一,这种调节功能是通过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以及交换性的对氢离子和氨离子的分泌来完成的。即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H与肾小管滤液中的NH3结合,形成或可滴定酸()随尿排出。

尿液的酸碱度以前多用指示剂法、pH试纸法来进行测定,现多采用干化学试剂条法检测尿液的pH。指示剂法因其结果判断精确度较差,现多不予采用。

1.pH试纸法

【检测原理】 广谱pH试纸的范围在1~14,遇酸性或碱性尿液可发生不同的颜色变化,与色板比较,即可得pH值。

【操作方法】 将试纸一端浸入尿液中,半分钟后取出,在自然光线下,与标准色板进行比较,从而查得近似的pH值。

【结果判读】 将沾有尿液的pH试纸,在自然光线下,与标准比色板进行比较,找到与试纸颜色最接近的色块,所标注的pH数即为该尿液的近似pH值。

【方法学优点】 操作简便、快捷。

【局限性】

(1)pH试纸范围较宽,比色结果准确度较差,结果多为近似值。

(2)pH试纸在日光、空气中久放,或遇酸性、碱性物质及气体,都可变质失效,因此试纸打开包装后不宜长期保存。

(3)在有色的灯光下判断结果,会使结果产生误差。

【注意事项】

(1)试纸应在浸入尿液中半分钟时取出,浸尿时间过长或过短,均会影响比色结果。

(2)试纸从尿液中取出后,应立即进行比色,否则可影响比色结果。

2.干化学法

【检测原理】 在pH测试模块上含有甲基红(pH范围4.6~6.2)和溴麝香草酚蓝(pH范围6.0~7.6)双色指示剂,两种指示剂适量配合,可反映尿液pH 4.5~9.0的变异范围。

【操作方法】 同尿比重干化学法。

【方法学优点】

(1)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2)试纸条包装完整,易于保存,有效期可在1年以上。

【局限性】 尿液pH主要反映肾在维持血浆和细胞外液正常氢离子浓度方面的能力,而干化学法测定只是一个半定量的实验结果。因此在临床观察结果时,不要单从pH测定分析去考虑,要结合临床其他资料和实验数据,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注意事项】

(1)检测时尿标本必须新鲜,放置过久细菌分解尿液成分可导致pH改变,尿液放置时间过久,也可使尿液中的二氧化碳自然扩散到空气中,导致尿pH增高。

(2)在测定过程中,应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将试纸条浸泡在尿液中,浸尿时间过长,尿pH呈减低趋势。

(3)应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试剂条上不能浸入过量的尿液标本,防止多项试纸条上多个测试模块相互之间的“溢出”现象,影响尿液pH的测定。

(4)使用目测比色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在浸湿试纸条后立即进行比色或在60s内进行比色。

(5)筒装试纸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随时将盖盖紧,以免试纸条受潮失效。

【参考范围】 正常新鲜尿液多呈弱酸性,尿pH约6.5(5~6),波动范围在4.6~8.0。

【临床意义】 尿液的酸碱改变受疾病、用药及饮食的影响较大,尿液放置过久细菌分解尿素,也可使酸性尿变为碱性尿。

(1)尿pH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苯丙酮尿症、糖尿病、低钾血症、痛风肾结石、Ⅳ型肾小管酸中毒,或服用氯化铵、维生素C等酸性药物之后。

(2)尿pH增高:见于碱中毒、肾小管酸中毒(Ⅰ、Ⅱ、Ⅲ型)、泌尿系变形杆菌感染、膀胱炎、呕吐、应用利尿药、多食蔬菜等。

(3)检测尿液pH也可作为用药的一个指标:如溶血反应时,口服碳酸氢钠可碱化尿液,促进溶解及排泄血红蛋白;泌尿系感染治疗时宜保持酸性尿,尿酸盐结石治疗时宜保持碱性尿。

(二)蛋白质

蛋白尿的形成与肾小球的结构和功能有很大的关系。肾小球具有滤过功能,即能将血液进行过滤,将血液中的有用物质留下来,继续进入血液循环中,同时又将废物滤出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这与其自身结构具有重要关系。

肾小球毛细血管由三层结构组成,由内到外分别为内皮细胞层、基膜层和上皮细胞层。内皮细胞上有许多直径50~100nm的小孔,称为窗孔。水、各种溶质以及大分子蛋白质可以自由通过窗孔,但可以阻止血细胞通过,起到血细胞屏障的作用;基膜,呈微纤维网状结构。血浆中较大分子物质,如蛋白不能通过基膜。基膜是肾小球防止大分子蛋白质滤过的主要屏障;上皮细胞则具有足突,相互交错的足突之间形成裂隙。裂隙上有一层滤过裂隙隔膜,膜上有直径4~14nm的孔,它可以阻止由内、中两层滤出的大分子蛋白通过,是滤过的最后一道屏障。滤过膜上大小不同的滤过孔道,只能使小分子物质容易通过,而有效半径较大的物质只能通过较大的孔道,一般来说,有效半径<1.8nm的物质,都可以被完全滤过。有效半径>3.6nm的大分子物质,如血浆白蛋白(分子量约69 000)则几乎完全不能滤过。滤过膜各层含有许多带负电荷的物质,所以滤过膜的通透性还决定于被滤过物质所带的电荷。这些带负电荷的物质排斥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限制它们的滤过。虽然血浆白蛋白有效半径为3.5nm,但由于其带负电荷,因此难于通过滤过膜。当各种病理损伤(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损伤)作用于肾时,会导致受损肾局部微循环障碍,使肾组织(功能肾单位)缺血、缺氧,从而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一旦受损,就会吸引血循环中的炎性细胞浸润,并释放出致病的炎性介质(IL-1、TNF-α等),此时的病理损伤会造成受损肾脏的炎症反应。当肾脏处于病理状态,肾小球基底膜(GBM)就会发生一系列改变:其滤过孔增大或闭锁、GBM断裂,电荷屏障损伤,肾通透性增强,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这些都会导致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滤过量比正常时明显增加,在临床上形成蛋白尿。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能够有效阻止分子量在4万以上的蛋白质通过,虽然分子量<4万的低分子蛋白质能够通过滤过膜,但能够被近曲小管重吸收,所以健康人每日排出的蛋白质量极少(30~130mg),用一般的常规定性方法不能检测出来。一旦尿蛋白含量>100mg/L或>150mg/24h[小儿>4mg/(m2·h)]尿,蛋白质定性试验便呈阳性反应而称为蛋白尿。蛋白尿主要反映肾小球或肾小管损害及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

检测尿蛋白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以下3种。①尿蛋白定性试验:通常采用蛋白试纸法、磺基柳酸法、加热醋酸法3种方法。磺基柳酸法和加热醋酸法都是根据浊度反应将无浑浊或无沉淀定为阴性(-),将出现浑浊或沉淀的定为阳性(+)。磺基柳酸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广泛用于普查,但其对清蛋白的灵敏度高于球蛋白,且影响因素较多,易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加热醋酸法对清蛋白和球蛋白的灵敏度基本一致,影响因素少,准确性较高。尿蛋白仅为一些特殊蛋白质时,蛋白试纸法和磺基柳酸法均不敏感。因此,在进行尿蛋白定性时,应综合各种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适宜的方法。尽管定性试验比较方便,但有时难以反映蛋白尿的实际量的情况,有条件时,最好进行定量检查。②尿蛋白定量测定:一般进行24h尿蛋白定量检测。使用的方法比较多,有些方法虽然比较精确,如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等,但操作很复杂。目前临床多采用简易的半定量法,如艾司巴赫定量法、磺基柳酸比浊定量法。24h尿蛋白定量在0.15~0.5g为微量蛋白尿,在0.5~1g为轻度蛋白尿,在1~4g为中度蛋白尿,大于4g(有学者定为3.5g)为重度蛋白尿。③尿蛋白电泳分析:常用的方法有醋酸纤维薄膜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尿蛋白免疫电泳等方法。该方法主要从确定尿中蛋白质的种类出发,通过区分不同尿蛋白的种类,对某些疑难病症如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等有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同时可以区别尿蛋白的分子量大小,这对区别蛋白尿的来源,以及检查尿中是否有特殊蛋白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尿蛋白定性试验:

1.加热乙酸

【检测原理】 加热可使蛋白质凝固变性,加酸可使尿pH接近蛋白质等电点,促使蛋白沉淀和溶解碱性盐类沉淀物。

【操作方法】

(1)取一耐热大试管,加新鲜尿液约2/3处。

(2)用试管夹斜持试管上端,以火焰加热尿液的斜面,并不断转动试管以免因受热不均而炸裂,煮沸即止。

(3)轻轻直立试管,观察煮沸部分有无浑浊,滴加5%乙酸3~4滴,再煮沸后立即观察结果。

【结果判读】

(1)阴性,不显浑浊。

(2)(±)微浑浊,蛋白含量约<0.1g/L。

(3)(+)明显呈浑浊雾状,蛋白含量为0.1~0.5g/L。

(4)()显浑浊,有明显颗粒,蛋白含量为0.5~2.0g/L。

(5)()大量絮片状沉淀,浑浊,蛋白含量为2.0~5.0g/L。

(6)()出现凝块并有大量絮片状沉淀,蛋白含量>5g/L。

【方法学优点】

(1)对清蛋白和球蛋白显示同样的敏感性,可作为非选择性蛋白尿的过筛试验。

(2)本法对于单纯球蛋白尿具有特殊反应,当尿液的球蛋白浓度在500~5 500mg/L时,试验结果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凝块状,而尿液本身并无明显的浑浊。

(3)加酸可消除磷酸盐结晶。

【局限性】

(1)尿液的pH值过碱,远离蛋白质的等电点,检测结果会出现假阴性。

(2)本试验对球蛋白较高的尿,可出现假阴性。

(3)在试验中需要使用明火,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4)操作比较烦琐,现在临床试验中此法已多不被使用。

【注意事项】

(1)尿内蛋白质含量较低时,加酸后才显示浑浊。因此,必须坚持加热、加酸、再加热的程序,以保证检出微量蛋白质。

(2)加入的醋酸量要适当,过多过少均可导致阳性反应程度的减弱。

(3)加热时切勿使底部尿液受热,以便上下对照。

(4)禁盐病人,因尿中电解质含量过少,可致假阴性。

(5)含碘X线造影剂可致假阳性。

2.磺柳酸法

【检测原理】 磺柳酸为生物碱试剂,在略低于等电点的酸性条件下,磺柳酸的磺酸根离子,与蛋白质氨基酸的阳离子部分结合,生成不溶性蛋白盐而沉淀。

【操作方法】

(1)试管法:取小试管一支,加入清晰尿液约1ml,滴加200g/L的磺柳酸试剂2~3滴,轻轻混匀,于1min时观察结果。

(2)凹玻片法:吸取清晰尿液各0.2ml分别加入两个凹孔内,于一凹孔内的尿液中滴加200g/L的磺柳酸试剂1滴(相当于0.04ml),另一孔内不加作对照,轻轻混匀,立即观察结果。

【结果判读】

(1)阴性 清晰透明无变化。

(2)极微量 仅在黑色背景下,可见极轻度浑浊。

(3)±(微量) 需黑色背景,即可见到轻度浑浊。

(4)(+) 明显的白色浑浊,但无颗粒出现。

(5)() 明显浑浊,并出现颗粒。

(6)() 明显浑浊,并有絮片状沉淀。

(7)() 严重浑浊,并有大凝块。

【方法学优点】

(1)操作简单,反应灵敏、迅速。

(2)可作为非选择性蛋白尿的过筛试验。

【局限性】

(1)本法对球蛋白的灵敏度较清蛋白低,浓度同时为2 000 mg/L时,清蛋白呈现阳性()反应,而球蛋白仅为阳性(+)反应。

(2)大剂量青霉素等,可导致尿蛋白结果增强或呈假阳性。

(3)尿液的pH值过碱,远离蛋白质的等电点,检测结果会出现假阴性。

【注意事项】

(1)可用200g/L磺柳酸1份,加等量1.95升/升乙醇混合,此液比重轻,于试管中操作时,浮于尿液上层成环状,便于上下比较观察结果。

(2)本法十分敏感,易见极微量蛋白,无临床意义。判断结果时间应严格控制于1min内,否则随时间延长可导致反应强度升级。

(3)尿液明显浑浊,不适用本法测定,轻度浑浊应与不加试剂的尿液对比观察。

(4)本-周蛋白、蛋白胨、黏蛋白等均呈阳性反应。

(5)含碘造影剂、尿酸盐、大剂量青霉素等,可导致尿蛋白结果增强或呈假阳性,但其反应特点与蛋白尿不同,应仔细观察并结合用药史加以判断。

3.干化学法

【检测原理】 溶液中存在的蛋白质离子对带相反电荷的指示剂离子吸引而成复合物,引起指示剂的进一步电离,因而超越缓冲作用,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溶液中蛋白质浓度越大,变色程度亦相应越大,这一现象称指示剂的蛋白质误差。在pH值为3的枸橼酸缓冲液中,指示剂溴酚蓝产生出阴离子,与带阳离子的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结合,而产生颜色变化,经比色测得蛋白质的含量。

【操作方法】 同尿比重干化学法。

【方法学优点】

(1)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2)试纸条包装完整,易于保存,有效期可在1年以上。

【局限性】

(1)干化学法检测球蛋白的灵敏度仅为清蛋白的1/100~1/50,王淑娟教授等实验证实,尿中球蛋白浓度为4 000mg/L以下时,干化学法蛋白定性为阴性,只有当其浓度达到5 500mg/L时,才出现可疑反应。

(2)大剂量青霉素等,可导致干化学法尿蛋白检测结果偏低甚至出现假阴性。

(3)如果尿液的pH过碱,超过了试剂带本身的缓冲的作用,会使本法出现假阳性结果。

【注意事项】

(1)尿液标本必须新鲜,陈旧尿液可因尿素分解而呈碱性,造成假阳性。

(2)浑浊尿不影响比色,但尿色异常,如血尿、血红蛋白尿、黄疸尿等,则影响比色结果。

(3)尿液过酸(pH<3)或过碱(pH>8)时,超越试纸缓冲力,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反应,必要时可用稀醋酸或氢氧化钠调整尿液pH到5~7之后再测定蛋白质。

(4)使用目测比色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在浸湿试纸条后立即进行比色或在60s内进行比色。

(5)由于干化学法对于球蛋白的灵敏度较低,因此,在对肾病患者进行尿蛋白检测时,最好使用磺柳酸法或加热乙酸法进行定性试验。

(6)筒装试纸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随时将盖盖紧,以免试纸条受潮失效。

【参考范围】 阴性。

【临床意义】

(1)生理性蛋白尿:是指泌尿系统并无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体内环境因素对机体的影响所致的尿蛋白质含量增多,可分为功能性蛋白尿和体位性蛋白尿。

①功能性蛋白尿:是指由于机体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等因素所致的暂时性、轻度的蛋白尿。这可能是由于上述各种因素使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一旦诱因消失,尿蛋白也会迅速消失。此类蛋白尿定性试验一般阳性不超过(+),多见于青少年

②体位性蛋白尿:又称直立性蛋白尿,是指由于直立位或腰部前突时引起的轻度或中度蛋白尿。其特点为夜间尿蛋白定性为阴性,起床活动若干时间后出现蛋白尿,再平卧后又转为阴性。常发生于青少年,一般随年龄增长而消失。

(2)病理性蛋白尿:是指由于泌尿系统发生器质性病变,尿内持续出现蛋白。根据蛋白尿的原因不同,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①肾小球性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到损伤,使得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加,滤出较多的血浆蛋白,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此型蛋白尿最为常见,以清蛋白为主,也含有一些分子量在4万以上的球蛋白。

②肾小管性蛋白尿:是由于炎症或中毒引起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的重吸收障碍,使尿中低分子量的蛋白质增加。以β2微球蛋白、溶菌酶等增多为主,清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

③混合性蛋白尿:是由于肾病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而产生的蛋白尿。可见清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同时增高。

④溢出性蛋白尿:主要是由于血液循环中低分子量的蛋白质(如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或本-周蛋白过多,超出了正常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重吸收的能力,而溢出于尿中。主要见于骨髓瘤、骨骼肌严重创伤及大面积心肌梗死等。

⑤组织性蛋白尿:是指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管代谢产生的和肾组织破坏分解的蛋白质,以及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

上述蛋白尿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及肾后性蛋白尿。肾前性蛋白尿包括本-周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溶菌酶尿等。肾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管和肾小球疾病,可因炎症、血管病、中毒等原因引起。肾后性蛋白尿多见于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的炎症、肿瘤、结石。动态观察尿蛋白结果,对于上述疾病的诊断、病情观察、判断疗效和及时了解是否出现药物副作用等均有一定意义。

(三)尿糖

正常人尿液中可有微量葡萄糖,尿内排出量为0.56~ 5.0mmol/24h,用普通定性方法检查为阴性。糖定性试验呈阳性的尿液称为糖尿,一般是指葡萄糖尿,偶见乳糖尿、戊糖尿、半乳糖尿等。尿糖形成的原因和机制为:当血中葡萄糖浓度大于8.8mmol/L时,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量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即可出现糖尿。

尿中是否出现葡萄糖取决于三个因素:①动脉血中的葡萄糖浓度;②每秒流经肾小球中的血浆量;③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的量即肾糖阈。肾糖阈可随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葡萄糖重吸收率的变化而改变,当肾小球滤过率过低时可导致肾糖阈提高,而肾小管重吸收减少时则可引起肾糖阈降低。葡萄糖尿除可因血糖浓度过高引起外,还可因肾小管重吸收能力降低而引起,后者血糖可正常。糖尿原因及分类见图7-2。

图7-2 糖尿的原因及分类

目前尿糖的定性过筛试验多采用:①葡萄糖氧化酶试剂带法,此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简便、快速,并可用于尿化学分析仪;②以前采用班氏法检测尿糖,但尿中若存在其他糖(如果糖、乳糖、戊糖等)及其他还原物质(如肌酐、尿酸、维生素C等)也可呈阳性反应,现多已不用;③薄层层析法是鉴别、确保尿糖种类的特异敏感试验方法,但操作复杂,仅在必要时应用。

1.班氏法

【检测原理】 含有醛基的葡萄糖,在高热及碱性溶液中,能将溶液中蓝色的二价硫酸铜还原为一价的氧化亚铜,出现黄色至砖红色沉淀物。

【操作方法】 取尿糖定性试剂1ml于试管中,加热煮沸,如果试剂不变颜色,可加入尿液1~2滴,再煮沸1~2min,冷却后观察结果。

【结果判读】

(1)阴性:试剂不变色,如有较高的磷酸盐可呈蓝色浑浊。

(2)(±)(微量)冷却后呈绿色,但无沉淀(含糖量<6mmol/L)。

(3)(+)呈黄绿色浑浊,管底有少量黄色沉淀(含糖量6~28mmol/L)。

(4)()煮沸1min呈黄绿色浑浊反应(含糖量28~55mmol/L)。

(5)()煮沸15s呈土黄色浑浊沉淀(含糖量55~110mmol/L)。

(6))煮沸时即呈大量砖红色浑浊并迅速沉淀,上清液无色(含糖量>110mmol/L)。

【方法学优点】 成本较低。

【局限性】

(1)本法为氧化还原反应,可与尿中所有还原性糖(葡萄糖、乳糖、半乳糖等)及所有还原性物质(如维生素C等)发生反应,而使标本葡萄糖结果呈现假阳性。

(2)灵敏度较低,尿中葡萄糖达到8.8mmol/L时才呈现为弱阳性。

【注意事项】

(1)在酒精灯上加热煮沸,时间不得少于1min。

(2)应在煮沸后自然冷却,不应用冷水使其变冷。

(3)尿酸盐有极微弱的还原作用,含量大时,应把尿液置于冰箱中待盐类下沉后取上清液再做。

(4)应及时判读结果,放置过久,可慢慢被氧化而褪色

(5)如尿液中含有大量氨盐时,可妨碍氧化亚铜沉淀的生成,应预先加过量的碱并煮沸数分钟,以逸出其中的氨。

(6)链霉素、维生素C、葡萄糖醛酸化合物等还原性药物可呈假阳性反应,大黄、黄连、黄芩等也可以致假阴性反应。

2.干化学法

【检测原理】 本法有两个连续的酶反应系统,首先由模块上的葡萄糖氧化酶催化尿液中的葡萄糖,将其氧化成葡萄糖醛酸产生过氧化氢,然后再由过氧化物酶借助受体(邻联甲苯胺)脱氢,催化过氧化氢放出新生氧,将受体氧化,使色源呈现颜色变化。根据颜色的深浅进行定量。现在尿糖定性试验普遍采用葡萄糖氧化酶干化学试剂带法检测,灵敏度高,葡萄糖含量2.8mmol/L(50mg/dl)便可呈阳性反应;特异性强,只能测葡萄糖,对果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等不能检测。

【操作方法】 同尿比重干化学法。

【方法学优点】

(1)使用的是葡萄糖氧化酶的酶促反应原理,特异性强,只与葡萄糖发生反应,对其他糖类和尿中的还原性物质均不起反应。

(2)灵敏度高,尿中葡萄糖含量为1.67~2.78mmol/L时即可呈现弱阳性。

(3)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4)试纸条包装完整,易于保存,有效期可在1年以上。

【局限性】

(1)尿液中维生素C浓度等于或大于2.84mmol/L,或酮体浓度高于4mmol/L,可使葡萄糖含量在4~7mmol/L间的样本呈假阴性反应。

(2)当尿液比重升高时,葡萄糖测试的反应性则降低。

(3)本法为酶促反应,测定的结果受操作时间和操作时的温度影响较大。

【注意事项】

(1)试剂带必须密闭保存,要求干燥冷暗,勿暴露于空气和阳光中,勿接触酸、碱和煤气等,以防变质。

(2)尿宜新鲜,如用目测比色,应在1~2min进行比色,因为酶反应结果,可随时间延长而增高。所以2min后的颜色变化无临床诊断意义。

(3)试纸超过有效期不能再用。

【参考范围】 正常情况下有少量的葡萄糖可能经肾排泄,浓度为0.28~0.83mmol/L,通常在该测试的灵敏度之下,但偶尔可使试剂带产生一种介于阴性和5.5mmol/L颜色区之间的颜色变化。

【临床意义】

1.血糖增高性糖尿

(1)饮食性糖尿:可因短时间摄入大量糖类而引起。因此为确诊有无糖尿,必须检查清晨空腹的尿液以排除饮食的影响。

(2)一过性糖尿:也称应激性糖尿。于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延脑血糖中枢受到刺激,导致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因而出现暂时性高血糖和糖尿。

(3)持续性糖尿:清晨空腹尿中尿糖呈持续阳性,最常见于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使体内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导致血糖增高,尿糖阳性。故尿糖检查是糖尿病筛查的有用指标。轻症患者空腹尿糖常为阴性,但餐后2h尿糖升高,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重症患者排糖量与病情轻重相平行,因而尿糖检测也是判断病情和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必须指出,在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情况下肾糖阈可升高,以致某些糖尿病性肾病肾小球硬化者,其血糖高达11.02~16.53mmol/L(200~300mg/dl)时尿糖仍呈阴性反应。所以评价尿糖时一定要考虑肾糖阈的因素。尿糖测定主要用于糖尿病筛查和疗效观察而不作为诊断指标。

(4)其他血糖增高性糖尿:可见于①甲状腺功能亢进,由于肠壁的血流加速和糖吸收增快,因而在饭后血糖增高而出现糖尿;②肢端肥大症,可因生长激素分泌旺盛而致血糖升高,出现糖尿;③嗜铬细胞瘤,可因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大量分泌,致使磷酸化酶活性增强,促使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引起血糖升高而出现糖尿;④库欣综合征,可因皮质醇分泌增多,使糖原异生作用旺盛,抑制己糖磷酸激酶和对抗胰岛素作用而出现糖尿。

2.血糖正常性糖尿 也称肾性糖尿,是由于近曲小管对血糖重吸收能力减退,致使肾阈降低,而出现糖尿。先天性肾小管疾病所致的家族性糖尿,近曲小管对糖的吸收功能缺损,肾糖阈降低为5.51mmol/L(100mg/dl)时,就可出现糖尿,见于范科尼综合征;新生儿糖尿乃因肾小管功能还不完善;后天获得性肾性糖尿可见于慢性肾盂肾炎、药物中毒、肾病综合征;妊娠时,由于细胞外液容量增加,近曲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受到抑制,肾糖阈下降也会出现糖尿。以上均需与真性糖尿鉴别,其要点是肾性糖尿时空腹血糖及糖量试验结果均为正常。

3.其他糖尿 乳糖、半乳糖、果糖、甘露糖以及一些戊糖,也在近端肾小管重吸收,但吸收比率比葡萄糖低。当上述糖类进食过多或某些糖代谢异常的遗传性疾病,如半乳糖血症、果糖不耐症、乳糖不耐症等,导致某种相应的糖代谢产物超过肾阈时,可形成相应的糖尿,如半乳糖尿、果糖尿、乳糖尿、甘露醇尿等。严重肝功能障碍对果糖与半乳糖的利用率下降,血中浓度增高,也可出现果糖尿或半乳糖尿,如肝硬化。妇女哺乳期时,由于乳腺产生过多的乳糖,也可排出乳糖尿。

此外,尿糖定性可受尿量影响,尿少时尿糖的含量多,尿多时尿糖的含量少。有的糖尿病人经过治疗后血糖下降,但尿糖不见下降,这是因为经治疗后的病人不再口渴,无渗透性利尿,尿中水少了,所以含量不少。

(四)酮体

酮体(Ketone bodies,KET)包括乙酰乙酸、丙酮和β-羟丁酸,是体内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正常人产生的酮体很快被利用,在血液中含量较低,为20~40mg/L,其中乙酰乙酸约占20%,丙酮约占2%,β-羟丁酸约占78%。当各种原因引起糖代谢发生障碍,脂肪分解增加时,肝产生酮体的速度超出肝外组织利用的速度,血中酮体增加,称为酮血症。过多的酮体从尿中排出,称为酮尿。因酮体中除丙酮外均为强酸,过多酮体从尿中排出时必须消耗体内碱储,最后导致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

对于尿液中酮体的检查,传统的方法有朗格法、酮体粉法、乙酰乙酸检查法和β-羟丁酸检查法等,现多用干化学法进行尿液中酮体的检测。虽然干化学试剂带法与传统的酮体粉方法均采用硝普钠与酮体产生紫红色化合物的原理,但二者的灵敏度略有差别。对于乙酰乙酸的检测灵敏度酮体粉法为0.08g/L,干化学法为0.05~0.1g/L;对丙酮检测的灵敏度酮体粉为>1g/L,干化学法为0.4~0.7g/L;二者均不能检出β-羟丁酸。由于β-羟丁酸占酮体总量的78%,且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迅速升高,治疗恢复期后迅速降低,故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治疗中血β-羟丁酸测定无疑是更灵敏、更有价值的指标。

【检测原理】 尿酮体的模块主要含有硝普钠,在碱性条件下可与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部分试剂带)起反应,呈现紫色。

【操作方法】 同尿比重。

【方法学优点】

(1)与其他方法相比,对乙酰乙酸的灵敏度较高。

(2)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3)试纸条包装完整,易于保存,有效期可在1年以上。

【局限性】

(1)本法对丙酮的敏感性为400~700mg/L,对乙酰乙酸的敏感性为50~100mg/L,不与β-羟丁酸发生作用。

(2)高比重或低pH尿液,可提高该试验的反应性和对微量酮体的检测。

(3)含有色素和含有大量左旋多巴代谢产物的样本可产生假阳性结果。

【注意事项】

(1)尿液必须新鲜,及时送检,以免酮体和乙酰乙酸挥发或分解,造成结果的假阴性。

(2)不同病程酮体成分的变化会给检测结果带来差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酮体的主要成分是β-羟丁酸,乙酰乙酸很少或缺乏,此时检测可导致对酮体总量的估计不足;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缓解之后,乙酰乙酸含量反而比急性期初始含量高。因此,应结合临床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参考范围】 阴性。

【临床意义】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由于糖利用减少,分解脂肪产生酮体增加而引起酮症。未控制或治疗不当的糖尿病出现酸中毒或昏迷时,尿酮体呈阳性反应,但糖尿病酮症者肾功能严重损伤时,肾阈值增高,尿酮体亦可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同时应注意低血糖、心脑疾病酸中毒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区别,前者尿酮体为阴性,后者尿酮体为阳性。

(2)非糖尿病性酮症,在感染性疾病、严重呕吐、腹泻、长期饥饿、禁食后,均可出现酮症。

(3)中毒,氯仿、乙醚麻醉后,磷中毒等均可导致尿酮体阳性反应。

(4)服用双胍类降糖药时,由于药物有抑制细胞呼吸的作用,可出现血糖正常、尿酮体阳性的现象。

(五)胆红素与尿胆原

胆红素(bilirubin,BIL)是红细胞破坏后的代谢产物。可分为未经肝处理的未结合胆红素和经肝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的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不溶于水,在血中与蛋白质结合,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膜。结合胆红素分子量小,溶解度高,可通过肾小球滤膜,由尿中排出。由于正常人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很低,滤过量极少,因此尿中检测不出胆红素,如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可通过肾小球滤膜,使尿中结合胆红素增加,尿胆红素检测呈阳性反应。

尿胆原(urobilinogen,URO或UBG)为胆红素经肝肠循环,在肠道被细菌分解成粪胆原后,又被重新吸收入血,并从尿中排出的代谢产物。由于其分子量小,在生理状态下尿中可排出少量(<10mg/L)尿胆原,故干化学法可呈弱阳性。

尿胆原、尿胆红素、尿胆素三项试验通常被称为尿三胆试验,一般作为不同病因的黄疸的鉴别指标之一,现行的尿液分析仪测定方法中不包含尿胆素定性实验。

【检测原理】 干化学法检测尿胆红素的原理是结合胆红素在强酸介质中与2,4,2-三氯苯胺重氮盐起偶联反应呈紫红色,干化学试剂带法检测尿胆原的原理是尿胆原在酸性介质中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而呈现颜色反应。

【操作方法】 同尿比重干化学法。

【方法学优点】

1.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2.尿胆红素检测的灵敏度为2mg/L,尿胆原检测的灵敏度为2~10mg/L。

3.试纸条包装完整,易于保存,有效期可在1年以上。

【注意事项】

1.尿液必须新鲜,注意避光,否则结合胆红素可水解为游离胆红素或氧化为胆绿素,使阳性减弱,甚至呈假阴性。同样,尿久置后尿胆原可变为尿胆素,而使尿胆原检测呈假阴性。

2.尿中存在的大量维生素C可使尿胆红素检测呈假阴性;而大量氯丙嗪、盐酸苯偶氮吡啶可使尿胆红素检测呈假阳性。

【参考范围】 尿胆红素定性结果一般为阴性;尿胆原定性结果为弱阳性。

【临床意义】

1.尿液pH酸性尿中,胆素原族趋于不解离状态,具有脂溶性,易被肾小管重吸收,故排出量减少;反之,在碱性尿中胆素原族趋于解离状态,水溶性,不易被肾小管重吸收,故排出量增多。

2.胆红素的形成量,当胆红素的来源增加,如溶血性黄疸时,随胆汁排出的胆红素增加,在肠道形成的胆素原族也增加,因此重吸收并进入人体循环而自尿中排出的胆素原族的量也增加;而当血红素形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尿中胆素原族的排出量减少。

3.肝细胞功能,肝脏清除胆素原族的功能决定了胆素原族逸入体循环的量,因此尿中胆素原排出量的增多,可较敏感地反映肝细胞受到损伤。

4.胆道梗阻,梗阻性黄疸时,胆红素不能顺利排入肠腔,尿中胆素原族的量也相应减少,在胆道完全梗阻时,尿中胆素原族完全消失。

正常人血浆中胆红素的总量不超过10mg/L,其中未结合胆红素占4/5。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体内积蓄而形成黄疸。黄疸大致可分为三大类:①肝前性黄疸(或称溶血性黄疸),是败血症、蚕豆病、疟疾、异型输血等使红细胞大量破坏,血红蛋白释出过多所致;②肝源性黄疸(或称肝细胞性黄疸),是在病毒性肝炎、中毒及肝硬化等肝病时,由于肝细胞内或肝内毛细胆管广泛性病变,使肝细胞对胆红素摄取、结合、转运及排泄障碍所致;③肝后性黄疸(或称梗阻性黄疸),是由于结石、肿瘤或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原因造成总胆管梗阻所致。其实验室特征见表7-1。

(六)亚硝酸盐

某些泌尿系统存在的细菌可以将尿中蛋白质代谢产物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nitrite,NIT),因此测定尿液中是否存在亚硝酸盐就可以快速、间接地了解泌尿系细菌感染的情况,作为泌尿系感染的筛查试验。临床上尿路感染发生率很高,并且有时是无症状的感染,在女性病人中尤甚。诊断尿路感染需做尿细菌培养,但需较长时间和一定条件,而尿亚硝酸盐定性实验可以很快得到结果,有助于疾病辅助诊断。

表7-1 黄疸的鉴别诊断

【检测原理】 当尿液中有大肠埃希菌增加时,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其可将试剂带模块中的氨基磺胺(或氨基苯砷酸)重氮化而形成重氮盐,后者与1,2,3,4-四氢并喹啉-3-酚(或N-萘基乙二胺)偶联,使模块产生红色,借以诊断患者是否被肠杆菌科细菌感染。

【操作方法】 同尿比重干化学法。

【方法学优点】

1.检测灵敏度为0.3~0.6mg/L。

2.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3.试纸条包装完整,易于保存,有效期可在1年以上。

【局限性】 本试验阴性并不能排除泌尿系感染,对于不含有硝酸盐还原酶的大肠埃希菌、球菌、真菌或支原体等所致病原体感染,本试验呈阴性。

【试验注意事项】

1.食物中应含有适量的硝酸盐。如果体内缺乏硝酸盐,即使有细菌也会出现假阴性结果。

2.尿液应在膀胱停留间隔4h以上,使细菌有充分的作用时间,应以早晨留取第一次尿液为宜。间隔时间过短,实验结果易呈假阴性。

3.留取尿液的容器应清洁,样本留取后应尽快检测,否则容易出现假阳性。

4.一些药物可影响尿亚硝酸盐的检测结果。如利尿药可使尿中亚硝酸盐含量减少,试验呈假阴性;硝基呋喃可降低亚硝酸盐反应的灵敏度;非那吡啶可引起假阳性;使用抗生素细菌被抑制时、使用大量维生素C(250mg/L或以上)时,可出现假阴性。

5.尿比重增高,可使本试验的灵敏度降低。

6.亚硝酸盐单一试验影响因素较多,应结合干化学白细胞检测结果,必要时进行显微镜检查,可提高泌尿系感染诊断的可靠性。

【参考范围】 尿亚硝酸盐定性试验一般为阴性。

【临床意义】 尿亚硝酸盐阳性结果常见于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肾盂肾炎,其阳性率占到总数的2/3以上;由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等细菌引起的有症状或无症状的尿路感染、膀胱炎等。尿亚硝酸盐试验阴性时并不表示没有细菌感染,只是由于某些不具备还原硝酸盐能力的细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不能显示阳性,这类细菌有不动杆菌等非发酵菌,或尿液在膀胱中未能潴留4h以上。

(七)白细胞

正常人的尿液中可见少量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lcucocyte,WBC或LEU),一般沉淀尿镜检白细胞数不大于1个/高倍视野。当清洁中段尿沉渣镜检白细胞数大于5个/高倍视野时,即可诊断为白细胞尿。脓尿即脓细胞尿,所谓脓细胞是指变性或死亡的白细胞。一般认为,区别脓细胞尿与白细胞尿并无实际价值,有价值的是白细胞的数量。

有多种疾病可以出现白细胞尿或脓尿,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肾结核、精囊炎以及某些肾小球疾病等。脓尿是尿路感染的非特异表现,脓尿存在不能作为尿路感染的依据,无脓尿也不能排除尿路感染。Thysell等以脓尿作为尿路感染的诊断指标,结果有30%的假阴性和20%的假阳性。当变形杆菌、粪链球菌或葡萄球菌等导致尿路感染时,由于尿中的尿素被分解成氨,使尿pH值增高,大于6.8时尿中白细胞很快遭到破坏;大量饮水使尿液稀释,白细胞数在单位容积内相对减少,加以低渗尿而使白细胞解体。此外,无菌性炎症也可出现明显脓尿。尿标本被污染或尿标本不新鲜时,也可以出现脓尿。因此,单凭脓尿诊断尿路感染是不可靠的。

虽然不能依据脓尿来诊断尿路感染,但它仍不失为尿路感染最常用、最简便的检查,特别是对于尿路感染的初步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①在急性尿路感染未有培养结果时,可靠脓尿作出初步诊断;②患者如尿频、尿急,则尿在膀胱内存留时间短,尿细菌定性培养多为阴性,此时脓尿可协助诊断;③尿路感染在抗菌药物治疗后,即使细菌培养已阴性,脓尿仍可持续存在数天,此时脓尿阳性强烈揭示尿路感染的存在;④尿中如出现白细胞管型,有助于对肾盂肾炎的诊断。但必须指出,在细菌尿者中,有脓尿者不及50%。此外,脓尿只表示尿路的炎症,但炎症的原因则可能是感染性,也可能是非感染性(如肾小球肾炎)。当然,前者毕竟常见(有症状的尿路感染中90%有脓尿)。因此,对原因不明的脓尿者,宜作细菌定量培养,如培养多次为阴性,则要注意是否为尿路结核和真菌感染。

【检测原理】 粒细胞胞质内含有脂酶,此酶可作用于试剂带模块中的吲哚酚酯,使其产生吲哚酚,后者与重氮盐反应生成紫色缩合物,其颜色深浅与细胞的多少呈比例关系。

【操作方法】 同尿比重干化学法。

【方法学优点】

1.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2.试纸条包装完整,易于保存,有效期可在1年以上。

【局限性】

1.本法只能检测尿液中的粒细胞,不能与淋巴细胞反应,因此,对于尿液中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疾病,应以显微镜检查法为准。

2.肾科及泌尿外科病人的尿液不适合用干化学法过筛显微镜检查。

3.以镜检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如结石、结晶和肿瘤细胞)或观察疗效时,不宜使用干化学法作为过筛试验。

4.当尿液的颜色、浑浊度异常时,应进行显微镜检查。

5.由于干化学法的干扰因素较多,因此要结合临床表现判断结果,不能忽视显微镜的检查。

【注意事项】

1.干化学法既可检测完整的细胞成分,又能检测到破碎的细胞。因此,尿液标本必须新鲜,留尿后尽量立即送检,一旦细胞破坏,则干化学法与镜检法的结果则不一致。

2.尿液污染甲醛,或高浓度胆红素尿时,可产生假阳性结果。

3.尿蛋白>5g/L,或尿液中含有大剂量头孢氨苄、庆大霉素等药物时,可使结果偏低或出现假阴性。

【参考范围】 一般为阴性反应或WBC<25个/μl。

【临床意义】

1.泌尿系细菌性炎症,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肾脓肿、肾结核时,尿中白细胞明显增加。

2.在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麻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等疾患时,尿中白细胞略有增多。

3.慢性肾盂肾炎伴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时,由于尿低渗可致白细胞破坏而检出率降低。

4.尿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肾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时。

(八)隐血或红细胞(occult blood or erythrocyte或blood,OB或BLD或ERY)

尿液中含有较多的红细胞,称为血尿。正常人尿液中无红细胞,或偶有微量红细胞(每高倍镜视野0~2个)。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久站后,尿中可出现一过性微量红细胞,这种情况属正常,没有临床意义。但是,如果尿液中经常出现较多的红细胞则提示异常,应密切加以检查。

血尿的诊断标准是:①新鲜晨尿直接做涂片检查,每2~3个高倍视野中红细胞>1个。②尿沉渣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3个;或用牛鲍华计算盘计数红细胞>8 000个/ml,或尿红细胞排泄率>10万个/h。③12h尿沉渣红细胞计数(Addis计数)>50万个。

若尿比重过低、尿液呈碱性或尿标本放置过久,则尿液中红细胞会被破坏,虽有血尿,而尿沉渣中亦可检不出红细胞。

引起血尿最常见的是泌尿系统疾病,其中又以肾小球疾病、结石、感染和肿瘤较为多见。尿液中含有游离的血红蛋白,称为血红蛋白尿。正常血浆中含有少量的游离血红蛋白与结合珠蛋白结合,因其分子量大,不能从正常的肾小球滤过膜滤过,故正常人尿液中不会出现血红蛋白。急剧溶血时,大量红细胞被破坏,破坏的红细胞释放出游离血红蛋白,当游离血红蛋白超过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时,未被结合的游离血红蛋白从肾排出,而发生血红蛋白尿。尿检时出现隐血,但镜检无红细胞。严重时尿液呈酱色。引起血红蛋白尿的原因有尿路中发生溶血、肾梗死和血管内溶血。前两种情况较罕见,临床上主要见于溶血。

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肌红蛋白,称为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是由各种原因的肌肉组织破坏(变性、炎症、广泛创伤和代谢紊乱),产生大量肌红蛋白,从尿液中排出引起的。肌红蛋白分子量较小,可以从肾小球滤过膜滤过。所以检测血尿的最好方法是镜检。

【检测原理】 尿液中的血红蛋白或其破坏释放的游离血红蛋白均含有亚铁血红素,后者具有过氧化氢酶样活性,可使过氧化物分解释放出新生态氧[O],[O]能使无色的邻甲联苯胺(或四甲基联苯胺)变成蓝色的邻甲联苯胺(或四甲基联苯胺)物质。

【操作方法】 同尿比重化学法。

【方法学优点】

1.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2.试纸条包装完整,易于保存,有效期可在1年以上。

【局限性】

1.尿液中含有对热不稳定过氧化物酶、肌红蛋白或菌尿时,可使试验结果出现假阳性。

2.尿液中大量的维生素C的存在,可竞争性抑制反应,产生假阴性结果。

3.尿中其他物质的干扰,如尿蛋白≥750mg/L,尿胆红素>112.5mg/L以及乳糜尿、深棕褐色尿等均可导致假阴性结果。

【注意事项】

1.尿液标本必须新鲜,留尿后尽量立即送检,以免细胞破坏,导致干化学法与镜检法的人为实验误差。

2.肾病患者红细胞在肾或泌尿道被破坏,或由于尿比重过低、pH过高造成红细胞的破坏,均可使血红蛋白释放出来并出现在尿中,造成显微镜检查结果与干化学法结果的不一致。

3.有些型号的试剂带过于敏感,使用时应注意选择。

【参考范围】 一般为阴性反应或RBC<10个/μl。

【临床意义】 尿干化学法检测隐血结果阳性,反映的是血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并不代表是否患肾炎。一般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蚕豆病、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疟疾、大面积烧伤,以及某些药物或毒物所致炎症等尿隐血可呈阳性。各种溶血性贫血发作时可能出现血红蛋白尿。此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人及过敏性血红蛋白尿病人发作期可呈阳性。

(九)维生素C

维生素C(vitamin C)又名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VC),为水溶性的,不易溶于乙醇,不溶于脂溶剂中。维生素C在抗坏血酸作用下脱氢,转化为脱氢抗坏血酸(DHVC),这一反应为可逆的,因此在体内形成氧化还原系统。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C,但维生素C对于人体来说又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参与前胶原中赖氨酸、脯氨酸、色氨酸的羟化,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防止许多代谢物氧化,使其处于还原状态。可清除人体内产生的自由基,降低一些代谢物的致癌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维生素C也有类似辅酶的功能等。由于维生素C的这些重要生理功能,因此,临床上有时会使用大剂量维生素C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

有试验表明,维生素C最低需要量为每日10mg,可预防坏血病的发生。正常人每日摄入45mg维生素C时,血浆中维生素C约为6mg/L。肾调节维生素C的方法与葡萄糖代谢相同,当浓度低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主动回吸收维生素C,而维生素C水平高时,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达到极限,维生素C从尿中排出增多。维生素C的阈值为14mg/L,此时尿中排出的维生素C很少,如大量摄入,体内的维生素C达到饱和状态时,尿中的排出量与摄入量成正比。

干化学试剂带法检测维生素C是1972年由Wholesale Nutrition首先创造的。

【检测原理】 试剂带上维生素C的模块中主要含有2,6-二氯酚靛酚钠,维生素C具有1,2-烯二醇还原基团,在酸性环境中,能将氧化态的2,6-二氯酚靛酚钠染料还原为无色的2,6-二氯二对酚胺。

【操作方法】 同尿比重化学法。

【方法学优点】

1.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2.试纸条包装完整,易于保存,有效期可在1年以上。

【局限性】

1.在pH>4.0时,内源性的酚和巯基化合物可干扰试验,使检测结果偏高。

2.维生素C在碱性条件下极不稳定,容易分解,因此标本留取后应及时检测,以免检测结果偏低。

【参考值】 一般为阴性反应(<100mg/L)。

【临床意义】 尿维生素C的浓度主要反映最近的维生素C的摄入量,同时也反映了身体内维生素C的营养状态,降低见于维生素C摄入不足或坏血酸病,长期增高可能与肾结石的形成有关。更为有意义的是,尿维生素C偏高,对干化学试剂带上的尿蛋白、尿糖、红细胞、胆红素和亚硝酸盐等模块的检测有干扰,影响其检测结果。有试验证明,一次口服维生素C 200mg以下,或静脉滴注2g维生素C 5h后,尿中的维生素C不足以干扰试验。为了消除维生素C的影响,一些厂家在试剂带中加入了维生素C氧化酶,可不同程度地抵抗维生素C对干化学法其他检测项目的干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