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产生碳青霉烯酶是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当药敏试验结果提示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中介或耐药时,实验室直接报告检测结果即I或R。若改良Hodge试验阳性,且厄他培南MIC≤2mg/ml,亚胺培南MIC≤4mg/ml或美罗培南≤4mg/ml,应报告各自的具体MIC值,同时应说明:该菌产生碳青霉烯酶,单用碳青酶烯类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所致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尚未确定。
产生碳青霉烯酶(KPC酶)是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当药敏试验结果提示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中介或耐药时,实验室直接报告检测结果即I或R。当药敏试验结果为敏感,但抑菌圈直径降低(如美罗培南16~21mm,厄他培南19~21mm)或MIC增加(美罗培南2~4mg/ml,厄他培南2mg/ml,亚胺培南2~4mg/ml)时,应做改良Hodge实验,即碳青霉烯酶表型确认试验(图3-5):首先在MH平板上均匀涂布已进行1∶10稀释的0.5麦氏单位的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标准菌,然后在平板中心贴厄他培南(10mg)或美罗培南(10mg)纸片,再将取了待检菌的接种环从纸片外侧向平板边缘做垂直划线(20~25mm),35℃孵育16~20h后,观察纸片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的抑菌圈与所画线接种待检菌之间是否存在细菌生长增强,如有生长增强现象,为改良Hodge试验阳性,否则为阴性。若改良Hodge试验阳性,且厄他培南MIC≤2mg/ml,亚胺培南MIC≤4mg/ml或美罗培南≤4mg/ml,应报告各自的具体MIC值,同时应说明:该菌产生碳青霉烯酶,单用碳青酶烯类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所致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尚未确定。若改良Hogde试验阴性;按CLSI规定的折点进行判读。
图3-5 改良Hodge实验检测KPC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