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颈椎牵引的方式方法

颈椎牵引的方式方法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适用于伴有神经症状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外伤、颈椎结核及骨质破坏严重的颈椎病患者。此时可让患者仰卧于床上,将牵引带自头顶上方套至枕颌部,枕头高低应与牵引力线相一致。

(一)颈椎牵引的方法

颈椎牵引的方式较多,疗效也不尽相同。临床实际使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1.按体位区分

(1)坐位牵引:即患者坐于靠背椅上牵引。该牵引法适用于轻型颈椎病患者。牵引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掌握,一般每天不应少于2h。

(2)卧位牵引:患者仰卧于床上进行牵引。此方法较坐位牵引舒适,重症颈椎病的患者需24h持续卧位牵引。

(3)半卧位牵引:适用于一般轻度肺功能不全及恢复期的患者,由于此法牵引能增加腰椎间盘的负荷,故对腰椎有病变者不宜选用。

2.按牵引时间区分

(1)间歇性牵引:即一天定时牵引一段时间,除可在家庭及工作单位进行外,多在医院门诊部或固定的牵引室进行。适用于轻型病例,1d牵引的时间从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可视病情而定。

(2)持续性牵引:即一天24h均进行牵引。适用于伴有神经症状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外伤、颈椎结核及骨质破坏严重的颈椎病患者。

(3)半持续性牵引:牵引持续时间介于间歇性牵引和持续性牵引之间,方式有业余持续牵引和定期持续牵引两种,前者是指利用工余时间,包括晚上持续牵引,后者是指在病休或半休息状态下进行较长时间的持续牵引,一般多在白天进行,晚上睡眠时解除。

3.按牵引重量区分

(1)轻重量牵引:即用1.0~2.0kg重量牵引,适用于需较长时间牵引者,其重量虽轻,但可起到滴水穿石的功效,临床适用范围较广。

(2)半体重量牵引:即采用体重1/2的重量行短暂的牵引,约在数分钟内完成,每次持续15~30s,连续3次,每次间隔1~2min。适用于诊断明确的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迈体弱者慎用。

(3)大重量牵引:一般多采用体重l/13~l/10的重量。适用于颈椎骨折、脱位的病例。

4.按牵引方式区分

(1)四头带牵引:四头带又称Glisson带。四头带牵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简便有效。

(2)头颅牵引弓牵引:即通过对颅骨外板钻孔的骨骼牵引,主要用于颈椎骨折、脱位及伴有颈椎严重不稳的颈椎病患者。牵引效果好、安全、舒适,且便于护理,较一般牵引带为佳,但一般颈椎病患者无须此种方式。

(3)充气式支架牵引:即利用特制的颈椎牵引支架上气囊充气量的多少调节牵引力的大小,从0.5kg至数十千克不等。由于气囊内压力受患者体位影响而不恒定,以致影响牵引效果,故仅适用于一般轻型病例。

(4)机械牵引装置:又可分为手摇式和电动式两种,均需借助四头带固定头颈部完成。机械牵引虽然操作方便,但由于牵引力的大小不易掌握,因此难以普及使用。

(二)颈椎牵引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根据上述介绍,颈椎牵引的方法较多,但真正实用、有效、经济且简便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坐位牵引法 患者坐于靠背椅上牵引,既可治疗,又不过多地影响或不至中断工作与学习,适用于轻型颈椎病及因工作需要不能离开工作岗位或中断学习者。其牵引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掌握,但每天不应少于2h(图7-1)。

(1)牵引用具

①牵引带。用透气的全棉薄帆布或厚棉布制成,一般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在各大医药公司或医疗用品商店有成品出售,如购置困难可自行缝制。切勿选用透气性不良的人造纤维作为牵引带的材料。

②牵引弓。似一般水桶上方之铁弓样,其间距分为30cm、35cm、40cm三种规格,一般用高强度合成材料弯折而成,中央有一向上凸起,用以绑缚牵引绳,两端为钩状以固定牵引带。

③牵引绳。应选用专门用作牵引的蜡绳,因其表面经过上蜡处理后十分光滑,从而使其通过滑轮的阻力可减小到最小程度。

④滑轮及其固定装置。宜选用小巧灵活,一端带有固定用螺丝钉的医用滑轮。将其固定于牵引架上,或是根据房间情况固定于门、窗或墙壁上。

⑤牵引重量。使用标准的铁制重量锤当然较为方便,但在一般家庭及办公室内可就地取材,可用沙袋、水袋、米袋、砖头或其他小重量的物品代用,但实际牵引的重量要符合牵引要求,一般3~5kg即可,不宜超过10kg。

(2)牵引方法

①确定牵引场所。可选择光线、通风等情况良好的起居室、书房或单位办公桌旁作为牵引的场所,此方法适用于轻型病例。

图7-1 坐位颈椎牵引

②选择合适的座椅。以高低合适、座垫较软并带有靠背的椅子为宜,以保持腰背部舒适。

③牵引带的安装。先将牵引绳及牵引弓等牵引装置挂至牵引架上,并将牵引物放好,然后将牵引带拉向头颈部,自头顶上方套至枕颌部,牵引带的下方分别置于下颌部及后枕部,使牵引力点位于下颌部及后枕部,前后处于均衡状态;同时结扎两耳下方的细带,之后将牵引物悬空,即可获得牵引作用。

(3)注意事项

①牵引带间距。牵引带的两端分别挂至牵引弓两端的挂钩上,使其间距为头颅横径的1倍。如间距过窄,则压迫颞动脉而影响头顶部的血液回流,有可能引起头痛、头晕等不适;间距过宽,则因下颌部力点过于集中而易造成下颌部皮肤受压现象。

②牵引力线。牵引力线应根据病情而定,对屈曲性损伤、髓核突出或脱出及椎体后缘骨赘形成者不宜前屈;而以过伸性损伤及椎管狭窄、黄韧带松弛或肥厚为主者,则不宜仰伸。

③牵引的重量。一般应遵医嘱进行,牵引重量可从3kg开始,2~3d后可增加到5kg,最多不超过10kg。

④保持牵引绳悬空状。在牵引过程中应注意牵引绳有无受到阻力或摩擦力较大的部位,如有则应设法消除,以保持牵引绳呈悬空状为基本要求。

⑤牵引物的高度。以距离地面20~60cm为宜,过低则易与地面相接触而失去作用,过高则有可能在牵引过程中撞击周围的物品。

⑥牵引时间及疗程持续时间。应根据病情而定,一天牵引时间不宜过短,开始时牵引0.5h,随后可逐渐延长至2h以上。2~3周为一个疗程,即使症状缓解或消失较快的病例,也不宜过早中止牵引,以尽可能地减少其复发率。

不良反应。牵引早期患者有可能出现不适反应,如下颏不舒服、头昏或思维不集中等。此时不应中断牵引,大多病例可在2~3d后消失,如持续5d以上仍存在时,可以对其牵引的方法、时间、重量进行修正。如皮肤出现炎症反应,可在局部垫以棉垫或泡沫海绵以减轻压力。在牵引过程中头颈部可适当活动,同时酌情配合药物、理疗、针刺、按摩等疗法进行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⑧牵引后症状加重者。疑为颈型颈椎病者,在牵引后疼痛应得到缓解;如牵引后症状加重者,则可能是落枕或颈部扭伤,此亦可作为鉴别诊断的要点。

2.卧位牵引法 见图7-2。

图7-2 卧位颈椎牵引

(1)用具:牵引的床铺要求下方为木板,牵引的一侧要有可以固定牵引滑轮的床架,或挂钩式牵引架,同时要求头侧床脚(或木板)抬高10cm左右。

(2)牵引方法:将牵引用具挂至牵引侧床架上,并根据牵引力线的要求选择相应的水平。然后,使牵引带置于牵引位置,床头升高10cm。此时可让患者仰卧于床上,将牵引带自头顶上方套至枕颌部,枕头高低应与牵引力线相一致。在牵引状态下,头颈部可适当活动,切忌用力过猛或超限活动。

(3)注意事项

①避免阻力。牵引绳及牵引物(重量)易受阻力影响而失去牵引作用,故应避免。

②禁忌证。对年迈、反应迟钝、呼吸功能不全及全身虚弱者,不宜选用本法。

③禁止饱食。卧位牵引患者应少食多餐,切勿过量进食,因在饱食下牵引,直接使消化、呼吸及心血管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④疗程。2~3周为一个疗程。

3.自我徒手牵引疗法 自我徒手牵引疗法是一种十分简单而又可立即见效的方法,尤其是在家庭、出差、会议等各种场合均可采用。方法是:双手十指交叉合拢,并举过头顶置于枕部,然后头后仰,双手逐渐用力向头顶方向持续牵引5~10s,连续3~4次即可起到缓解椎间隙内压力的作用(图7-3)。

图7-3 自我颈椎牵引

自我徒手牵引疗法的原理是利用双手向上牵引之力,使椎节恢复生理曲线,并使椎间隙牵开。如此既可使后突的髓核有可能轻微还纳,也可使椎间关节周围肌肉放松而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但本法对椎管狭窄,尤其是伴有黄韧带肥厚者不宜使用,因其可加剧黄韧带向椎管内的隆凸程度而加重病情。

4.颅骨牵引 颅骨牵引是通过颅骨穿钉达到牵引目的的技术,对颈椎外伤病例较为常用,也可用于颈椎严重不稳者。

(1)适应证

①颈椎病合并颈椎损伤。主要在颈椎病的基础上合并颈椎外伤,以致伴有颈椎不稳、半脱位及骨折等,需持续牵引以获得复位或制动效应。

②枕颈不稳。因各种原因导致枕颈部咬合变异,尤其是伴有神经症状者。

③其他。下颌部皮肤过敏、疮疡、外伤等无法实行四头带牵引而又必须牵引者,以及神志不清无法实施坐、卧位牵引者等。

(2)牵引方法

①穿钉部位。国内常选用颅骨顶部定位牵引法。其具体部位是:先通过两侧乳突画一条冠状线,再从鼻尖到枕外粗隆画一条矢状线。从两线相交的中点向外各4~5cm处即为牵引弓的入口。国外亦有选用通过双侧颞部定位的牵引法。

②操作步骤。术前剃除头顶部毛发,清洁皮肤,按常规局部消毒,铺单及局部麻醉后,做一小切口,直达颅骨外板。选用安全钻头钻穿颅骨外板(切勿进入内板,钻孔方向与牵引弓上钉尖方向相一致)。然后将牵引弓两侧之钉尖插入钻孔,旋紧固定螺丝,以防滑脱。牵引重量视病情而定,颈椎病一般为1.5~2kg,外伤病例重量稍重一些。床头抬高10cm以上,作为反牵引力(图7-4,图7-5)。

图7-4 颅骨牵引穿钉部位

图7-5 颅骨牵引

(3)注意事项

①注意钉眼保护。应保持钉尖刺入处的清洁与干燥,一般无须包扎纱布,但切忌污染。如果钉眼处分泌物较多,可用75%乙醇擦拭以防感染,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

②调节螺钉深度。牵引24~48h后,牵引弓有可能松动,易向外滑出,因此每隔1~2d将牵引弓上的螺钉紧半圈。但切勿用力,以防钉尖刺穿颅骨内板,3周后维持其状不再钮动。

③防止滑出。在牵引过程中应防止牵引弓滑出,如牵引弓万一滑出而需要继续牵引时,可将局部消毒后重新更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