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支气管炎可以吃党参黄芪吗

支气管炎可以吃党参黄芪吗

时间:2022-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多与吸烟、大气污染等慢性刺激、病毒或细菌感染、过敏等因素有关。而且慢性支气管炎一般多于冬季发作,来年天暖时缓解,是属于寒的缘故。1.对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与调理,可参考对急性支气管炎的预防与调理。另外,须注意对急性支气管炎病人应早日治愈,不可掉以轻心、延误治疗,使之形成慢性疾患。2.慢性支气管炎病程长,已耗伤气阴,故宜配合食疗。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多与吸烟、大气污染等慢性刺激、病毒或细菌感染、过敏等因素有关。

本病属于中医学“咳嗽”“喘证”“痰饮”的范畴,多为内伤咳嗽。

【诊断要点】

1.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症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

2.排除其他疾病(如肺结核、肺尘埃沉着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心功能不全、慢性鼻咽部疾患等),可作出诊断。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亦可诊断。

【病证鉴别】

1.肺结核 主要症状为发热、盗汗、乏力及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以及咳嗽、咳痰、咯血等呼吸道症状。痰液找结核杆菌及胸部X线检查可以鉴别。老年肺结核的毒血症状常不明显,而慢性咳嗽、咳痰就容易与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相混淆,长期未被发现易造成误诊,可拍X线胸片加以鉴别。

2.支气管扩张 本病典型症状有慢性咳嗽、咳脓性痰反复发作的特点,若反复咯血,咯血量可以从少量血痰到大咯血。X线胸片有助诊断。

3.支气管哮喘 以发作性气喘为特征。年轻人多见,常有家庭或个人过敏疾病史,或呈季节性发病。发作时两肺满布哮鸣音,缓解后可无症状。与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区别。难于区别的是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同样可有气喘和哮鸣音,但多见于中老年慢性咳嗽、咳痰明显,咳嗽常发生于气喘之前。

4.肺癌 是肺部有恶性肿瘤。呼吸道症状主要是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对于40岁以上的吸烟者,有刺激性咳嗽或过去有咳嗽史而近期咳嗽性质有改变,常痰中带血,或反复同一部位的阻塞性肺炎,经抗菌药治疗未能完全消退,均需进一步做相关的检查。

【病理机制】 本病的发生与发展为外邪侵袭,咳嗽日久不愈,致使脾肺虚寒,生痰化饮,内伏于肺,又多因感受风寒之邪,引动痰饮而致咳喘的急性发作。无风寒之侵,环境温暖,咳喘可得缓解。但脾肺虚寒没解,内伏之饮未除,故日久不愈,导致本病以每年冬季发病,咳嗽不止,来年天暖时自然缓解的特殊规律。可数年甚至10年如此发病,若干年后则不分季节,长期咳嗽不止,甚至出现气短、动则加重为病情加重的表现。

【辨证要点】 本病为本虚标实、虚实相兼之证。本虚有肺、脾之别,气虚、阴虚之不同;标实有痰盛与饮盛之异。当辨而治之。

【治疗原则】 本病多属正虚邪实之证。治当补肺益气、化痰止咳(或兼平喘)。除治肺外,应从整体出发,根据辨证治脾、治肾。

【辨证施治】

1.肺气虚 咳声无力,声低气少,痰白量多,自汗出,畏风冷,反复感冒,每次感冒就会导致咳嗽、咳痰的发作。舌淡苔白,脉虚。此为肺气虚,卫气不固。治当益肺固卫,化痰止咳。方用补肺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党参五味子、紫菀、桂枝、白芍、防风、款冬花。

方中以紫菀、款冬花化痰止咳;桂枝、白芍调和营卫;黄芪、防风以增强益气、助卫固表,抵御外邪;党参补益肺脾;五味子收敛肺气以治病本。

2.阴虚肺燥 咳嗽,遇冷加重,咽干,口渴欲饮,痰少不利。多在冬季发病,来年天暖时缓解。或兼呼吸无力、咽痒而咳,反复发作多年不愈,逐渐加重。而发展与季节无关,全年咳嗽不止。舌红少苔,脉细无力。治当益气养阴,润肺利痰止咳。方用润肺汤。

常用药:桑白皮、天花粉、冬瓜子、百部、款冬花、麦冬、党参、五味子、知母。

本病以咳嗽、痰少不利为主症,虚象并不明显,往往为医者和病人所忽视。但咳嗽多年,必耗气伤阴,以致肺之气阴不足。肺失滋润濡养,肺气不足,宣降不利,乃本病之本,故抗菌消炎或单纯的化痰止咳,乃治标不治本之举,只能取得一时效果。实践证明,只有益气养阴,利痰止咳,方可达到痊愈的疗效。

方中以润肺止咳的款冬花、百部为主药,合以化痰降气的桑白皮,养阴止咳的麦冬、知母,以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党参、五味子补益并收敛肺气;天花粉、冬瓜子利痰。诸药配合,利痰止咳力强,使之见效快,疗效高。尤其是通过益气养阴之品,起到治本的效果,可使咳嗽缓解后再不复发。咽痒者,加连翘30g,蝉蜕12g;痰量多者,加浙贝母。

3.脾肺气虚 咳嗽,痰多质稠,咳吐爽利,因痰而咳,痰出咳止,胸闷,食少气怯,胃脘痞满,大便时溏,倦怠无力。舌苔薄白,脉缓。本病虽也以咳嗽、咳痰为主症,但属脾肺俱虚之证,重在脾虚,故治疗当补益脾肺,化痰止咳。方用健脾化痰汤。

常用药: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紫菀、款冬花、干姜、五味子、炙甘草

方中以党参补益肺脾之气,为方中主药;紫菀、款冬花化痰止咳;干姜、五味子一散一收,调理肺气,增强止咳的作用;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燥湿,既助紫菀、款冬花消除已生之痰,又可增强运化功能,杜绝生痰之源,使痰不再生,且能调和脾胃,增强食欲,加强运化的功能;炙甘草和中,并调和诸药。胸闷,加桔梗、枳壳。

4.痰气郁结 咳嗽痰多,咳嗽不利,胸闷喘息,倦怠无力。舌苔微腻,脉弦。此为肺气宣降不利,聚液成痰,痰阻气道,而生咳喘。治当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方用杏苏散加减。

常用药:紫苏子、杏仁、白前、紫菀、款冬花、天花粉、冬瓜子、桑白皮、枳壳、桔梗、党参。

方中以紫苏子、白前、款冬花、紫菀化痰止咳喘;炙麻黄、杏仁宣降肺气以平喘;天花粉、冬瓜子利痰;党参补益脾肺;桔梗、枳壳理气宽胸。

5.寒饮伏肺 咳嗽气喘,胸闷背冷,不能平卧,咳吐白色涎沫,质稀量多,天冷变凉加重,甚至面浮跗肿,或平素每遇寒即发,发则恶寒身热,并出现以上症状。舌苔白滑,脉弦紧。治当温肺化饮,以小青龙汤治之。

常用药: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干姜、五味子、细辛、半夏。

方中麻黄、桂枝散寒邪并宣通肺气;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滋补肾阴,收敛肺气;芍药养血;半夏祛痰和胃;甘草益气和中。诸药配伍,善于除寒饮,宣降肺气,止咳喘,并散风寒,而诸症自解。

6.痰热壅肺 咳嗽、气粗息促,痰多,色黄黏稠,咳吐不爽,或有身热,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面赤。舌红苔黄,脉数。当清热宣肺,化痰止咳。方用黄芩清肺汤。

常用药:黄芩、鱼腥草、浙贝母、知母、瓜蒌、天花粉、冬瓜子、枳壳、前胡、桔梗。

方中以黄芩、鱼腥草清泄肺热;浙贝母、前胡、瓜蒌清热化痰止咳;天花粉、冬瓜子利痰;桔梗、枳壳理气开胸;知母养阴止口干渴。

【特色与优势】 慢性支气管炎的特点是咳嗽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根据中医观点,久咳伤肺。而且慢性支气管炎一般多于冬季发作,来年天暖时缓解,是属于寒的缘故。本病病机主要是肺气虚寒而致的咳嗽、咳痰,故在一般化痰止咳平喘的基础上,加用党参、五味子、麦冬等益气、养阴之品,不但痰消、咳止,冬季再不咳喘,而且阻断了慢性支气管炎向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心病发展的趋势。

【预防与调理】

1.对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与调理,可参考对急性支气管炎的预防与调理。另外,须注意对急性支气管炎病人应早日治愈,不可掉以轻心、延误治疗,使之形成慢性疾患。

2.慢性支气管炎病程长,已耗伤气阴,故宜配合食疗。平素宜多食鸡肉,鸡蛋,瘦猪肉,鱼,豆制品,动物肝、肾,奶油等营养食品,及新鲜水果、蔬菜,如大枣、山楂、柑、橘、西红柿、白菜等。冬季宜食羊肉、牛肉、狗肉等。

3.为配合治疗,也宜选用具有健脾、补肾、益肺、祛痰、止咳的食物,如大枣、白木耳、核桃、百合、梨、橘、枇杷、蜂蜜等。

4.本病多在冬季发病,天暖时缓解。但在夏季进行缓解期的冬病夏治,即在夏季暑伏开始服药1个月,坚持服药者冬季可减少复发,症状减轻。或在暑伏采用药物贴脊外治的方法,一般都能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变病人以前经常感冒导致咳喘发作的状况,减轻冬季发病时的症状。甚至有不少病人经夏季贴脊外治后,多年来冬季再没有咳喘的发作。

【结语】

1.慢性支气管炎是以咳嗽、咳痰为主症,以发病缓、病程长、反复发作、日久不愈为特点的疾患。其病理为正虚夹实,实有气逆、停饮、痰阻的不同,正虚有肺、脾、肾与气虚、阴虚之别。

2.本病病人一般虚象不明显,往往为病人和医者所忽视。治疗时局限于消炎或化痰止咳,忽视了补虚这一重要的环节而影响疗效,以致缠绵日久,不得根治。

3.本病病位在肺,其本在脾肺(合并肺气肿时更已损及肾),因此,在治疗时不但要观察肺,而且应观察脾胃的功能如何,因为脾胃功能的失常也是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4.本病是以阳虚阴盛的病理为特点的疾患,因此,多在冬季发作或加重,来年天暖时自然缓解。所以病人多在冬季治疗。但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学说,在盛夏时进行“贴脊疗法”或内服扶阳的药物往往会取得意外的疗效。

【医案列举】

病案一

李某,女,35岁。初诊日期:1991年12月9日。

患慢性支气管炎已六七年,每年冬季咳嗽加重。当前咳嗽,痰少不利,咽干口干,渴欲饮水,胸部发痒。舌淡苔薄白,脉紧。诊为阴虚肺燥。治以养阴润燥,利痰止咳。方以润肺汤加减。

桑白皮15g,紫苏子15g,天花粉30g,冬瓜子30g,百部18g,款冬花12g,麦冬24g,五味子15g,瓜蒌24g,党参18g。

二诊:上方服3剂后咳嗽明显好转,胸痒也有好转,咽干口干有明显改变。仍咳嗽,痰少不利。昨日受风后胸部发痒又有所加重。

上方加防风10g,连翘18g,桔梗12g,蝉蜕12g。

三诊:又服3剂咳嗽已基本控制,咳痰已利,但仍有少量稠痰,偶咳。继服上药以巩固疗效。

病案二

洪某,女,71岁。初诊日期:1989年8月14日。

患慢性支气管炎已8年。每年秋末冬初天冷时就开始咳嗽,至来年天暖时缓解。近1年来一直咳嗽,咳痰不止。当前咽痒而咳,夜间咳重,痰少黏稠,咳吐不利,咽干口渴,腰酸背冷。舌淡苔白,脉缓。检查:X线胸部造影,肺纹理紊乱。诊为阴虚肺燥,日久损及于肾所致。当以养阴润肺、利痰止咳之药。以润肺汤加减治之。

桑白皮15g,紫苏子12g,天花粉30g,冬瓜子30g,百部18g,款冬花12g,知母18g,党参21g,麦冬30g,五味子12g,熟地黄18g,山药18g,干姜9g。

服上药后咳嗽已止,背已不冷,腰酸也明显好转。改服咳速平胶囊巩固疗效(该药是我院当时自制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成药)。

病案三

王某,女,38岁。初诊日期:1992年2月20日。

咳嗽已3年,近半年来明显加重。当前每日早晨咳嗽频繁,声高气粗,痰白量多,咳痰爽利,同时兼有胸闷汗出,口淡无味,不思饮食,倦怠无力,咳时即尿液自动流出,使病人极感痛苦。舌淡苔白腻,脉缓。检查:X线胸部造影,肺纹理增重。

根据以上脉症合参,此乃脾虚生痰,痰阻气道所致。咳嗽则尿液自流,但尺脉不虚,也无腰酸背困之症,故非肾虚,仍为肺脾气虚所致。总之,本例乃本虚标实之证。治当补益脾肺,化痰止咳,标本兼治。以健脾化痰汤加减。

黄芪24g,党参18g,白术12g,茯苓18g,枳壳12g,紫苏子18g,紫菀15g,知母15g,款冬花12g,陈皮12g,半夏15g,甘草10g。

二诊:上方服9剂后,胸已不闷,已不咳嗽,汗出,痰量也明显减少,食欲增强,头也不晕,咳时尿液自流的现象也已控制。

更以上方继服,巩固疗效。

病案四

范某,男,50岁。初诊日期:2003年3月31日。

咳嗽已四五年。一直干咳,或痰少不利,每日晨起及睡前咳重,并背部时有灼热感。舌红,脉细数。诊为阴虚肺热。治宜滋养肺肾之阴,清热利痰止咳。

桑白皮12g,天花粉30g,冬瓜子30g,百部18g,川贝母10g,知母15g,枇杷叶12g,地骨皮30g,五味子12g,党参24g,熟地黄18g。

二诊:服1剂后,即背不热,不咳,痰少而利,自己已停药。嘱其将2剂服完,以求长效。

病案五

王某,女,85岁。初诊日期:2003年9月17日。

近10年来一直反复咳嗽,痰多不利,倚息不能平卧,影响睡眠,次日精神不振,并兼喉中痰鸣,恶食生冷,经常腹部胀满,纳呆,倦怠无力,终日苦恼,痛不欲生。也曾多方治疗,诊为慢性支气管炎,但疗效欠佳。舌淡苔薄白,脉迟缓。诊为脾虚湿盛,痰浊阻肺。以健脾化痰、宣肺止咳之药治之。

党参30g,紫苏子15g,干姜9g,厚朴12g,枳实15g,炒白术15g,天花粉30g,冬瓜子30g,射干15g,紫菀15g,桔梗12g,杏仁15g,款冬花12g。

二诊:服2剂后已不咳嗽,痰少而利,喉中已无痰鸣之声,尤其胸闷腹胀好转已能平卧,夜间已能安睡,病人喜出望外,兴奋不已。因腹部尚轻度胀满,食欲尚未完全恢复。改以六君子汤加减,进一步健脾化痰,缓解腹胀,增强食欲。

病案六

柴某,女,36岁。初诊:1995年10月12日。

患慢性支气管炎已8年,每年秋冬发病,当前咳嗽已20余日,饭前饥饿时咳重,背冷,遇冷风也咳。平素痰少不利,咳时恶心,胃脘不适,痰少,自觉痰在胸部咳不出来,大便时溏,倦怠无力。舌淡苔薄白,脉缓。

诊为脾肺虚寒。治当温补脾肺。以补中益气汤加温肺止咳之品。

黄芪30g,党参24g,白术12g,陈皮12g,柴胡12g,桔梗12g,干姜10g,款冬花12g,半夏12g,天花粉30g,冬瓜子30g,甘草10g,当归12g。

二诊:服6剂后,上症已基本控制,咳止,已无痰,背已不冷。

上方去天花粉、冬瓜子,继服3剂,增强脾肺功能以巩固疗效。这是一例脾肺气虚而致日久咳嗽的病便,但因痰少,而且肺气虚,遇冷咳嗽,痰在胸部不易上升排出体外,故不用六君子汤或健脾化痰汤而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