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硬膜外与硬膜下血肿影像鉴别

硬膜外与硬膜下血肿影像鉴别

时间:2022-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硬膜外血肿是指外伤后聚集在硬膜外腔的血肿。硬膜外血肿在婴儿期并不常见,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率也增高。硬膜外血肿是由于直接外力引起骨折或颅骨局部暂时变形,伤及血管,出血聚集于硬膜外腔所致的血肿。硬膜外血肿可双侧同时发生,但不越过中线。但在显示较小脑外血肿以及确定硬膜外血肿的范围方面,MRI更令人满意,且有利于确定血肿在硬膜内还是硬膜外。

硬膜外血肿是指外伤后聚集在硬膜外腔的血肿。多发生于直接损伤部位,为骨折或骨变形引起血管破裂,所产生的血液在硬脑膜与骨内板间的积聚。占颅脑损伤的1%~3%。2/3的病人因颞骨外伤,引起脑膜中动脉及其分支破裂出血,因此血肿多位于颞顶区。由于颅骨内膜和硬脑膜融为一体,所以硬膜外血肿也就是颅板下骨内膜外血肿。硬膜外血肿在婴儿期并不常见,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率也增高。儿童硬膜外血肿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与成人不同,在年幼儿中,硬膜外血肿通常是硬膜静脉撕裂的结果,在年长儿和青少年中,动脉性的因素更为常见。小儿颅骨的顺应性比成人好,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仅有轻微症状,因此必须更强调作影像学检查。

【影像检查方案】

主要有CT和MRI。CT与MRI对颅脑损伤的检查各有优缺点,需充分了解其病情、病期而合理应用。

【典型病例】

病例1 男,4岁,头外伤头痛,呕吐(图14-3-1)。

图14-3-1硬膜外血肿

影像所见

CT平扫:CT显示为双凸面脑实质外肿块,呈高密度改变,血肿范围不超过颅缝,有占位效应。

病例2 女,15岁,头部外伤后6天,头痛、头晕,二次昏迷出现(图14-3-2)。

图14-3-2 亚急性硬膜外血肿

影像所见

MRI检查:于左侧颞顶区颅骨内板下方可见一梭形异常信号区,T1WI高信号,T2WI亦呈高信号,边界清楚。

【影像与病理】

硬膜外血肿是由于直接外力引起骨折或颅骨局部暂时变形,伤及血管,出血聚集于硬膜外腔所致的血肿。血液的来源为脑膜中动脉及其分支、硬脑膜静脉、板障静脉或颅内静脉窦的破裂。在年幼儿中,硬膜外血肿通常是硬膜静脉撕裂的结果;在年长儿和青少年中,动脉性的因素更为常见。因儿童颅骨弹性较大,1/4不发生骨折。血肿多位于颞区,也见于额、顶区。由于硬膜与颅骨粘连紧密,血肿范围多较局限,且形成双凸透镜形。动脉损伤者出血量多,迅速压迫大脑可致同侧脑疝。静脉源性硬膜外血肿因静脉压力低,血肿形成晚。硬膜外血肿可双侧同时发生,但不越过中线。

【影像诊断要点及比较影像学】

1.CT表现

(1)颅板下方梭形或分叶状密度增高影,CT值为40~100HU,内缘多光滑锐利。可伴颅骨骨折及局部颅外软组织肿胀。

(2)根据出血量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如脑沟消失、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移位等。

(3)亚急性或慢性期,血肿密度可为略高密度、等密度或混杂密度,一般是血肿外周先为低密度,逐渐向中心推移,最后整个血肿全变为低密度。

(4)血肿范围一般不超过颅缝,如骨折跨越骨缝,硬膜外血肿也可跨越该缝。

2.MRI表现

(1)硬膜外血肿在MRI上的形态改变与CT相仿,血肿呈梭形,边界锐利。

(2)急性血肿(3天以内)在T1WI上与灰质相比呈等信号,血肿内缘可见低信号强度的硬膜;在T2WI上呈明显低信号。

(3)亚急性血肿(3天~1周以上)开始时在T1WI上血肿周围信号增高,并逐渐向中央扩展。最后约在2周时,在T2WI上也可显示为高信号。

(4)亚急性及慢性血肿周围在T1WI上,信号轻度下降;在T2WI上,信号明显降低,呈黑色。

3.比较影像学 CT检查快速简便,能较准确地反映硬膜外血肿的病理改变。但在显示较小脑外血肿以及确定硬膜外血肿的范围方面,MRI更令人满意,且有利于确定血肿在硬膜内还是硬膜外。MRI在显示骨折线方面逊于CT,需充分了解其病情、病期而合理应用。

【影像与临床】

因损伤状况、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儿童的临床表现不很典型。年长儿典型的表现为受伤初期有短暂的意识障碍,然后逐渐清醒,如血肿进一步加重,患儿不久可出现二次昏迷。在婴幼儿中静脉型硬膜外血肿较常见,出现症状较晚,生命体征变化不明显,但呕吐、头痛者较多,应提高警惕。

【鉴别诊断】

有时急性硬膜下血肿亦可呈梭形高密度区,与硬膜外血肿鉴别较难,但通常硬膜外血肿范围较局限,边缘光滑,锐利,多伴颅骨骨折,血肿一般不跨越颅缝,占位效应相对较轻,有助于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