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松果体实质肿瘤

松果体实质肿瘤

时间:2022-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松果体实质肿瘤占松果体区肿瘤的15%~30%。包括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1.松果体细胞瘤男女发病率无差异,主要见于成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36岁,但亦可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松果体母细胞瘤主要发生于男性,常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松果体细胞瘤有特定部位和高的钙化发生率,是确诊的主要依据。而松果体母细胞瘤可侵犯邻近结构、沿脑脊液通路发生转移,肿瘤发生出血、坏死、囊变和伴视网膜母细胞瘤亦是其特征性诊断依据。

松果体实质肿瘤占松果体区肿瘤的15%~30%。包括松果体细胞瘤(WHO定为Ⅱ级)和松果体母细胞瘤(WHO定为Ⅲ级)。

【影像检查方案】

主要检查手段为CT和MRI增强扫描,MRI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可明确病变的部位及其比邻关系。CT由于对钙化显示较敏感,故为本病诊断的重要补充。

【典型病例】

病例1 男,10岁,间断性头痛、呕吐,近两个月加重(图12-3-3)。

图12-3-3 松果体细胞瘤

影像所见

A.CT平扫;B.MRI冠状位T1WI增强扫描;C.MRI矢状位T1WI增强扫描

CT平扫松果体区可见囊性低密度灶,病灶周围可见弧形钙化灶。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均一强化。

病例2 男,15岁,以渐进性视力障碍、间断性头痛、呕吐为主诉而就诊(图12-3-4)。

图12-3-4 松果体母细胞瘤

影像所见

A.MRI轴位T1WI;B.MRI轴位T1WI增强扫描;C.MRI轴位T2WI;D.MRI矢状位T1 WI增强扫描

松果体区可见囊实性病灶,T1WI为低信号,T2WI信号明显增高。肿瘤呈大分叶状,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均一显著强化。同时,左侧眼球可见囊性信号灶,提示肿瘤种植,与眼视神经母细胞瘤并存。

【影像与病理】

1.松果体细胞瘤由分化成熟的形态、大小基本一致的松果体细胞呈层状或不规则分叶状排列构成,细胞缺乏有丝分裂,细胞质HE染色呈玫瑰花结状。

2.松果体母细胞瘤由分化差、密集排列的小细胞构成,胞质少、细胞有丝分裂活跃,与髓母细胞瘤细胞相似。

3.松果体母细胞瘤典型者可出现早期种植,可与双侧视神经母细胞瘤并存,即所谓的“三角形视母”。

【影像诊断要点及比较影像学】

1.CT表现

(1)CT平扫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呈等或高密度,50%的肿瘤可见钙化。

(2)增强后呈明显强化。

(3)松果体细胞瘤钙化较松果体母细胞瘤常见。

2.MRI表现

(1)T1WI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呈等或低信号,由于松果体母细胞瘤的细胞丰富且胞质少,T2WI可呈等信号,而松果体细胞瘤(细胞质相对多于松果体母细胞瘤)的T2WI信号相对高于松果体母细胞瘤,呈高信号。

(2)MRI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

(3)松果体细胞瘤边界一般清楚;而松果体母细胞瘤可侵犯邻近结构、沿脑脊液通路发生转移,肿瘤发生出血、坏死、囊变和伴视网膜母细胞瘤亦是其特征之一。

【影像与临床】

1.松果体细胞瘤男女发病率无差异,主要见于成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36岁,但亦可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松果体母细胞瘤主要发生于男性,常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

2.由于肿瘤邻近中脑水管,肿瘤较小时即可压迫导水管,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导致颅内高压症状。

3.肿瘤压迫脑干可致眼球不能上视。

【鉴别诊断】

松果体细胞瘤有特定部位和高的钙化发生率,是确诊的主要依据。而松果体母细胞瘤可侵犯邻近结构、沿脑脊液通路发生转移,肿瘤发生出血、坏死、囊变和伴视网膜母细胞瘤亦是其特征性诊断依据。但需要与该处常见的生殖细胞瘤、畸胎瘤等相鉴别。但单纯依靠影像学检查难以完全鉴别开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