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剂型

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剂型

时间:2022-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半夏则洗;用大黄则清酒洗;用厚朴则炙,去皮;用杏仁皆去皮尖;用枳实则水浸,炙令黄等,都意在减轻或解除药物的不良反应。两书中多用汤剂内服,因为汤剂吸收快,能迅速发挥疗效,而且便于加减使用,能全面、灵活的照顾每个病人各种不同病证的特殊性,最能体现中医以人为本的治疗特色。杂病相对病程长,可以采用组成相对固定的方剂,制成丸剂或散剂。这两者都有服用方便,便于贮存、携带的特点。

张仲景重视对药物的炮制,作为解除药物毒副作用的重要措施。

如应用附子:以回阳救逆皆用生附子,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等;以温阳祛湿止痛皆用炮附子,如附子汤、真武汤、乌头赤石脂丸。而且无论生用、炮用多去皮、破八片。用半夏则洗;用大黄则清酒洗;用厚朴则炙,去皮;用杏仁皆去皮尖;用枳实则水浸,炙令黄等,都意在减轻或解除药物的不良反应

当前对中药的炮制尚不规范,会影响中医的疗效,容易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产生,这也是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的环节。

(一)汤剂内服

两书中多用汤剂内服,因为汤剂吸收快,能迅速发挥疗效,而且便于加减使用,能全面、灵活的照顾每个病人各种不同病证的特殊性,最能体现中医以人为本的治疗特色。尤其在治疗外感病证的《伤寒论》中大部分采用汤剂内服的方法,因为外感疾病具有病程短,变化快的特点,治疗过程中需随证候变化而调整所用的药物,故以汤剂内服为主。

(二)丸、散剂

杂病相对病程长,可以采用组成相对固定的方剂,制成丸剂或散剂。这两者都有服用方便,便于贮存、携带的特点。而丸剂吸收缓慢,药力持久,适用慢性、虚弱性疾病。如治疗虚劳“风气百疾”的薯蓣丸;治疗肾气不举,膀胱气化不利,妇人转胞的肾气丸;治疗宿有癥疾,气滞血瘀的桂枝茯苓丸;治疗疟母,即疟疾造成肝脾大的鳖甲煎丸。他如大陷胸丸,抵当丸,一为逐水的峻品,一为破瘀的猛药,所以用为丸剂是取其病位偏上或病势较缓,且病人体弱不宜峻下、峻攻,而改用丸剂以达到峻药缓图的作用。

散剂也有方中组成不变,可供较长期使用、服用方便的特点,而相对的吸收快,见效迅速,故用以妊娠安胎的使用散剂,如《金匮要略》中之当归散、白术散。且有“散者,散之”的作用,故两书中治疗太阳蓄水证的五苓散、治停饮而呕的猪苓散用以散水利尿;又如治疗气血郁滞的当归芍药散、枳实芍药散;对阴寒凝聚,阳气痹阻的急证用薏苡附子散等。

(三)其他

如对治疗湿热内蕴,二阴蚀烂的狐惑病以苦参煎汤外洗前阴,雄黄熏洗后阴肛门的疗法;对百合病口渴者采用内服栝楼牡蛎散,配合煎汤外洗的方法;治妇人带下以矾石丸或蛇床子散作为坐药纳入阴中祛除湿热或寒湿的方法等。

当前中医仍延用以汤剂内服为主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已沿用了数千年之久,这种剂型有利于发挥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但也有煎药太麻烦,汤药不好喝,甚至有的人难以下咽的弊端。慢性病人久服汤药是有一定困难,这也是影响中医治疗,影响中医事业发展的因素之一。随着中医事业的蓬勃发展,走向世界,对中药的剂型改革刻不容缓。当前已有了中药冲剂、胶囊、片剂的改革,这是一个方向,应该在临证应用的实践中逐步完善,大力推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