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月经病的治疗

月经病的治疗

时间:2022-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绝经期前后出现的与绝经期生理、病理有关的证候,称为绝经前后诸证。月经病包括西医学所称的月经失调、痛经、闭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它对月经病的病机和治疗原则有重要意义。月经病的发生与经期的生理状态、患者的素体情况、致病因素、生活环境、年龄阶段有密切关系。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治本以调经,突出一个“调”字。

月经病是指月经周期、行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等发生异常,以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的疾病。是妇科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

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的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闭经;以行经期异常为主的有经期延长;以经量异常为主的有月经过多、月经过少;以月经周期、经期及经量均异常的有崩漏。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病症有痛经、经间期出血、经行头痛、经行眩晕、经行目暗、经行吐衄、经行口糜、经行呕吐、经行泄泻、经行水肿、经行风疹块、经行音哑、经行感冒、经行发热、经行身痛等。绝经期前后出现的与绝经期生理、病理有关的证候,称为绝经前后诸证。

月经病包括西医学所称的月经失调、痛经、闭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此外,西医学所称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盆腔淤血综合征等,其主要症状虽然表现有某些月经病的证候,但又不全属月经病范围,将在杂病中分别论述。

1.病机 月经的产生机制为肾气-天癸-冲任-胞宫,与西医学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相对应。它对月经病的病机和治疗原则有重要意义。月经病发生的主要机制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导致冲任二脉的损伤。月经病的发生与经期的生理状态、患者的素体情况、致病因素、生活环境、年龄阶段有密切关系。妇女在月经期及经期前后,肾阴阳的消长,冲任、胞宫气血由经前充盛至经期泄溢到经后暂虚,气血藏泄变化较大,易虚易实,易受病邪入侵,或因七情过度,或感受六淫,或饮食不洁,劳损太过,加之体质关系,以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损伤,导致肾气、天癸、冲任、胞宫之间失于协调,便可发生月经病。由于患者素体差异、病因不尽相同,故临床又表现为不同病证。而这些病证又常夹杂或相互转化,如月经先期常与月经过多合并为病,甚或发展为崩漏;月经后期常与月经过少相并出现,也可渐渐转为闭经。但也有月经后期兼月经过多,月经先期又兼月经过少者。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有关诸证,病机相同,可几种证候同时出现。如经行乳胀可与经行腹痛,或与月经的期、量异常同时发生;经行水肿与经行泄泻并见;绝经前后诸证常伴有月经紊乱或经断复来。此外,不同年龄阶段的月经病患者发病机制各有侧重,正如刘河间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妇人胎产论》中云:“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此说可作为调治月经病的参考。

2.诊疗 月经病的诊断,以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以及伴随症状为主要依据。

月经病的辨证,以月经的期、量、色、质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症状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各种兼证、舌、脉和素体情况、年龄阶段,运用四诊八纲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还常结合西医的有关检查、诊断,使中医辨病、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

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治本以调经,突出一个“调”字。调经之法,应遵循《内经》“谨守病机”及“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宗旨。论治过程中,首辨他病、经病的不同。如因他病致经不调者,当治他病,病去则经自调;若因经不调而生他病者,当予调经,经调则他病自愈。次辨标本缓急的不同,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如痛经剧烈,应以止痛为主;若经崩暴下,当以止血为先,缓则审证求因治其本,使经病得到彻底治疗。再辨月经周期各阶段的不同。经期血室正开,大寒大热之剂用时宜慎;经前血海充盛,勿滥补,宜予疏导;经后血海空虚,不宜强攻,宜于调补,但总以证之虚实酌用攻补。这是月经病论治的一般规律。

月经病的治本大法有和调脏腑(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通调冲任、调养天癸、调整性生殖轴、调治胞宫、胞脉、胞络等。“经水出诸肾”,肾是生殖之本,主藏精,故调经之本,其本在肾。补肾在于益先天之真阴,以填精养血为主,佐以助阳益气之品,使阳生阴长,精血俱旺,则月经自调。即使在淫邪致病的情况下,邪祛之后,也以补肾为宜。扶脾在于益气血之源,以健脾升阳为主。脾胃健运,气血充盛,则源盛而流自畅。然而用药不宜过用甘润或辛温之品,以免滞碍脾阳或耗伤胃阴。疏肝在于通调气机,以开郁行气为主,佐以养肝之品,使肝气得疏,气血调畅,则经病可愈。调理气血当辨气病、血病。病在气者,治气为主,治血为佐;病在血者,治血为主,佐以治气。气血来源于脏腑,其补肾、扶脾、疏肝也寓调理气血之法。上述诸法,又常以补肾扶脾为要。如《景岳全书》云:“故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知斯二者,则尽善矣。”此外,不同年龄的妇女有不同的生理特点,治疗的侧重点也不同,应予考虑。总之,月经病病变多种多样,病证虚实寒热错杂,必须在充分理解肾主司月经的基础上,同时注意脾、肝以及气血等对月经的影响,全面掌握其治法,灵活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