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淋巴结肿大活检可以发现炎症吗

淋巴结肿大活检可以发现炎症吗

时间:2022-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引起的淋巴细胞增生性传染病,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婴儿感染常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的不典型表现,伴血清EBV抗体阳性。血细胞分类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加,以后淋巴细胞数可达60%以上,其中异型淋巴细胞高达10%~30%。异型淋巴细胞于起病数日内出现,1周末增多显著,1~2个月后逐渐减少。HAT可检出病人早期血清中IgM嗜异性抗体。用此法可以确定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病人口咽上皮细胞中EBV的存在。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 cleosis)是由EB病毒(Epstein-Barvius,EBV)引起的淋巴细胞增生性传染病,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

本病与HB的鉴别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特殊血象、嗜异凝集试验及EBV抗体测定、EBVDNA检测等进行鉴别诊断。

1.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在成人通常为4~7周,儿童5~15d,多数为9d。婴儿感染常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的不典型表现,伴血清EBV抗体阳性。青春期及成人症状典型。起病后,多有乏力、头痛、畏寒、纳差、恶心、轻泻等前驱症状,为期不超过1周。

(1)发热:一般均中等度发热,热程1~2周。部分病人可有持续低热1个月至数月。中毒症状多不严重。

(2)咽峡炎:常见咽部、扁桃体及腭垂充血肿胀,伴有咽痛。如咽部肿胀厉害,则出现呼吸困难有吞咽困难。扁桃体可有渗出物,或有假膜形成。

(3)淋巴结肿大:约有70%的病人有浅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均受累,以颈后三角区为最常见,腋下、腹股沟次之。肿大的淋巴结直径很少超过3cm,硬度中等,无粘连及明显压痛,常在退热后数周才消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时,可引起腹痛。

(4)肝脾大:本病肝大者占20%~62%,大多在肋下2cm以内,可有ALT升高,部分病人有黄疸。半数以上病人轻度脾大,有疼痛及压痛,偶可发生脾破裂。

(5)皮肤、黏膜皮疹:约有1/3病例发生多形性皮疹,如丘疹、斑丘疹、荨麻疹、猩红热样红斑疹、出血性皮疹等,多见于躯干。皮疹在4~6d出现,持续1周左右消退。有些患者可见黏膜疹(先于皮疹或同时出现),表现在软、硬腭交界处有针尖大小出血点。

(6)神经系统症状:重症患者可出现神经症状,如急性浆膜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干脑炎及多发性神经根炎(Guillain-Barre综合征)等,虽病情较重,但预后大多良好,很少留有后遗症。

(7)其他表现:本病还可有心肌炎、心包炎、心包积液、肺炎、腹腔积液及胆囊壁水肿增厚等。也可有腹泻或其他消化系统症状。

2.实验室检查 血象改变是本病的重要特征。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以后逐渐升高至10×109/L,有的可达(30~50)×109/L。血细胞分类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加,以后淋巴细胞数可达60%以上,其中异型淋巴细胞高达10%~30%。异型淋巴细胞超过10%或其绝对数超过1.0×109/L时,具有诊断意义。异型淋巴细胞于起病数日内出现,1周末增多显著,1~2个月后逐渐减少。血小板计数常减少,部分病例有蛋白尿及肝功能异常。血清HBV标志物阴性。EBV感染性标志物:

(1)嗜异凝集试验(HAT)。HAT可检出病人早期血清中IgM嗜异性抗体。效价达1∶64以上才有诊断意义。正常人和其他疾病(白血病、霍奇金病、结核病等)及血清病患者,亦可出现本试验阳性。Farhat等采用纯牛红细胞为嗜异性抗原,用免疫色谱方法和乳胶凝集试验改进了嗜异性抗体的检测,据称敏感性均在91%以上,特异性达100%。尽管如此,仍有10%~15%的本病患者测不出嗜异凝集抗体。

(2)EBV抗体测定。壳抗原(VCA)-IgM抗体起病时出现,早期增高,以后下降,持续4~8周。VCA-IgG抗体,亦于起病时出现,持续终身。

(3)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EBV-DNA

①Southern印迹法可测得整合在宿主组织及细胞DNA中的EBV-DNA。

②EBV原位杂交法,利用互补标记(核素、地高辛或生物素标记)的核酸序列探针与组织中EBV-DNA杂交。用此法可以确定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病人口咽上皮细胞中EBV的存在。

③多聚酶链反应(PCR),此法能快速、敏感、特异地检出标本中的EBV,在一些研究工作中已发展到原位PCR。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