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痰浊中阻眩晕

痰浊中阻眩晕

时间:2022-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时,根据辨证选一、二味中药煎汁,冲服10克柳树枝粉。 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者忌用;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易发疱,有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及皮肤过敏者忌用。用量不宜过大,过量易致胃肠炎,产生腹痛、腹泻。将雪梨洗净,除去核,用沸水冲洗,切成小方丁或切碎,与荸荠片同放入榨汁机中榨成汁,过滤取汁。 将前5味药共碾成细末,贮瓶密封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加入生姜汁调和成膏状,敷于患者脐孔上,盖以纱布,胶布固定。

病人典型症状表现: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舌苔厚腻,脉弦滑。

一、药物治疗偏方

偏方1

【组成】 半夏60克,枯矾15克,生姜汁适量。

【功效】 祛痰止眩。

【制法】 前2味共研为细末,以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 每服10粒,姜汤送服,1日2次。

【疗程】 10天1个疗程。

【注意事项】 体虚者忌服。

【来源】 民间。

偏方2

【组成】 白僵蚕6克,生姜汁6毫升。

【功效】 化痰除湿。

【制法】 上1味研为细末,以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 每服10粒,姜汤送服,1日2次。

【疗程】 10天1个疗程。

【来源】 民间。

偏方3

【组成】 鲜石菖蒲、生姜各适量。

【功效】 化痰开窍,止眩。

【制法】 共捣烂取汁。

【用法】 温水送服,每日2次。

【疗程】 10天1个疗程。

【来源】 民间。

偏方4

【组成】 老生姜31克,制南星9克。

【功效】 化痰除湿,止眩。

【制法】 水煎服。

【用法】 每日1剂。

【疗程】 10剂1个疗程。

【注意事项】 阴虚燥痰者及孕妇忌用。

【来源】 民间。

偏方5

【组成】 泽泻50克,川牛膝10克,白术15克,粳米50克。

【功效】 利湿涤痰。

【制法】 先将泽泻、白术、牛膝同入沙锅中煎水,去渣、取汁。用净药汁,同粳米煮成稀粥。

【用法】 每日早晚各服1小碗。

【疗程】 3~5天1个疗程。

【来源】 民间。

偏方6

【组成】 柳树枝、制半夏各12克。

【功效】 化痰止眩。

【制法】 取柳树枝晒干研末备用(最好在清明前后数日采取,阴干,存过冬)。用时,根据辨证选一、二味中药煎汁,冲服10克柳树枝粉。

【用法】 每天1次。

【疗程】 3~5天1个疗程。

【来源】 民间。

偏方7

【组成】 向日葵根﹙切片﹚60克。

【功效】 化痰除湿。

【制法】 水煎服。

【用法】 每日1剂。

【疗程】 3~5天1个疗程。

【来源】 《中医内科治疗大成》。

偏方8

【组成】 炮姜10克,炙甘草4克。

【功效】 温中散寒,化痰定眩。

【制法】 水煎服。

【用法】 每日1剂。

【疗程】 3~5天1个疗程。

【来源】 《传统民间偏方》。

偏方9

【组成】 陈皮10克,杏仁15克,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

【功效】 祛湿化痰,健脾升清。

【制法】 将陈皮、杏仁水煎取汁,调入薏苡仁、粳米煮成的稀粥内,再煮数沸即可。

【用法】 每日1剂。

【疗程】 10剂1个疗程。

【来源】 《传统民间偏方》。

偏方10

【组成】 旋覆花30克,麻仁30克,甘菊花30克。

【功效】 除湿化痰,降逆止晕。

【制法】 研为细末。

【用法】 每晚睡前用水冲服6克。

【疗程】 10天1个疗程。

【来源】 《家用偏方99》。

偏方11

【组成】 茯苓20克,白术24克,桂枝9克。

【功效】 渗湿健脾,温中止眩。

【制法】 水煎服。

【用法】 每日1剂,分3次温服。

【疗程】 10天1个疗程。

【来源】 《家用偏方99》。

偏方12

【组成】 鲜藿香10克。

【功效】 祛湿辟秽,益气和中。

【制法】 以上药加水微煎去渣取汁。

【用法】 代茶饮。

【疗程】 不拘时,随时饮用。

【来源】 《内科常见病验方精编》。

偏方13

【组成】 白术15克,天麻12克,半夏18克,川贝母12克。

【功效】 燥湿化痰。

【制法】 水煎服。

【用法】 每日1剂,饭前服用。

【疗程】 7天1个疗程。

【注意事项】 一般而言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者应慎用。

【来源】 《400种病症民间验方》。

偏方14

【组成】 白芥子20克,天麻10克,生姜3片。

【功效】 温肺化痰。

【制法】 水煎服。

【用法】 每日1剂,饭前服用。

【疗程】 7天1个疗程。

【注意事项】 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者忌用;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易发疱,有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及皮肤过敏者忌用。用量不宜过大,过量易致胃肠炎,产生腹痛、腹泻。

【来源】 《400种病症民间验方》。

偏方15

【组成】 清半夏15克,天麻10克。

【功效】 燥湿化痰。

【制法】 水煎服。

【用法】 每日1剂,饭前服用。

【疗程】 7天1个疗程。

【注意事项】 一般而言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者应慎用。

【来源】 《400种病症民间验方》。

偏方16

【组成】 远志60克,蜂蜜适量。

【功效】 宁心安神,祛痰止眩。

【制法】 将远志切碎,水煎3次,取汁浓缩,入适量蜂蜜收水成膏。

【用法】 每日3次,每次1勺。

【疗程】 15日1个疗程。

【注意事项】 有胃炎及胃溃疡者慎用。

【来源】 《实用秘验方选粹》。

二、食疗偏方

偏方1

【组成】 芹菜300克,大枣50克。

【功效】 化痰除湿。

【制法】 水煎服。

【用法】 佐餐用,每日1剂。

【疗程】 可长期服用。

【来源】 民间。

偏方2

【组成】 白果3枚,龙眼肉7个。

【功效】 燥湿化痰。

【制法】 水煎服。

【用法】 每晨一次空腹服。

【疗程】 10天1个疗程。

【注意事项】 白果有毒,不宜久服。

【来源】 民间。

偏方3

【组成】 向日葵盘1个,鸡蛋2只。

【功效】 化痰除湿。

【制法】 洗净,加水400毫升,同煮熟,加白糖或冰糖调味即可。

【用法】 每日1剂,或佐餐用。分2次食蛋喝汤。

【疗程】 10天1个疗程。

【来源】 民间。

偏方4

【组成】 荸荠250克,雪梨250克。

【功效】 清热明目。

【制法】 先将新鲜荸荠洗净,用沸水泡洗片刻,晾凉后切成片。将雪梨洗净,除去核,用沸水冲洗,切成小方丁或切碎,与荸荠片同放入榨汁机中榨成汁,过滤取汁。

【用法】 早晚2次分服。

【疗程】 10~15天1个疗程。

【来源】 民间。

三、敷贴偏方

偏方1

【组成】 白芥子30克,胆南星15克,白矾15克,川芎10克,郁金10克,姜汁适量。

【功效】 适用于痰浊中阻眩晕。

【制法】 将前5味药研末,用生姜汁调和如膏状,把药膏贴在患者的脐孔上,外加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用法】 每日换药1次,15日为1个疗程,通常5~7日可奏效,连用1~2个月可防止复发。

【疗程】 降气化痰,开郁止眩。

【来源】 《中医内科治疗大成》。

偏方2

【组成】 胆南星、明矾、川芎、郁金各12克,白芥子30克,生姜汁适量。

【功效】 降气化痰,开郁止眩。

【制法】 将前5味药共碾成细末,贮瓶密封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加入生姜汁调和成膏状,敷于患者脐孔上,盖以纱布,胶布固定。

【用法】 每天换药1次。

【疗程】 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 《古今脐疗良方集解》。

偏方3

【组成】 吴茱萸30克,半夏15克,熟大黄10克,生姜30克,葱白(带须)7根。

【功效】 降气化痰止呕。

【制法】 共为粗末,放铁锅内,加醋适量,炒热,分作2份,纱布包裹。趁热放脐上熨之,2包轮流,冷则换之。

【用法】 每次30~60分钟,每日2~3次,连用3~7天(1剂药可用3天)。

【疗程】 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 《古今脐疗良方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