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时间:2022-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占据我国大城市慢性呼吸道疾病死因的第4位,在农村则为各类死因的第1位。据此推算,我国现有COPD患者约4000万,每年致死人数超过100万,已成为仅次于脑血管意外、肿瘤和心脏疾病之后致死的重要疾病。首先我们要明确COPD的概念,依据COPD全球倡议的定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疾病,具有某些显著的肺外效应,可能与患者个体的严重程度有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占据我国大城市慢性呼吸道疾病死因的第4位,在农村则为各类死因的第1位。依据我国2002年的一项为期4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我国城市COPD的患病率约为8.8%,在农村约为7.8%,并且吸烟人群的发病率约占不吸烟人群的2倍。据此推算,我国现有COPD患者约4000万,每年致死人数超过100万,已成为仅次于脑血管意外、肿瘤和心脏疾病之后致死的重要疾病。然而能被正确诊断而且得到规范化治疗的患者却不到1/3,这一现状使得COPD已成为公共健康问题之一。那么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呢?哪些因素是导致COPD的高危因素呢?如何识别并正确诊断呢?它是不是像人们认为的是无法预防和治疗的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COPD的概念,依据COPD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的定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疾病,具有某些显著的肺外效应,可能与患者个体的严重程度有关。它在肺部特点是表现为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这种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从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到,GOLD明确提出COPD是一个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关键在于我们对它要有正确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