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脏自动节律的起搏机制

心脏自动节律的起搏机制

时间:2022-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组织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能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称为自动节律性。心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这一生理现象早在1883年先由Gaskll在青蛙和乌龟的心肌实验中得到验证,并为心肌自律性的肌源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窦房结内含有丰富的起搏细胞、优势细胞和潜在细胞。关于ik、if和Isi在窦房结细胞起搏活动中的相对重要性,原先存在着不同看法,目前已渐趋统一。

组织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能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称为自动节律性。心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这一生理现象早在1883年先由Gaskll在青蛙和乌龟的心肌实验中得到验证,并为心肌自律性的肌源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一、窦房结细胞起搏机制

窦房结内含有丰富的起搏细胞、优势细胞和潜在细胞。它们的跨膜电位具有4相自动除极化特性。长期以来,由于窦房结自律细胞的体积小,电压固定技术在窦房结自律细胞的应用有一定难度。1976年Noma和Irisawa成功地在窦房结标本(直径<300μm)上,进行双微电极法电压钳制术研究以来,对窦房结细胞的起搏原理在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认为,窦房结细胞的起搏离子流至少有3个:1个是随时间而递减的外向K流(ik);另2个是随时间而递增的内向离子流Isi和if。

ik是一个依赖时间的外向K流,在除极到-50mV开始激活,除极到+10mV呈最大激活。在复极化时,ik通道因失活(失激活)而关闭。其激活和失活的时间常数基本相同。在-40mV时约为400ms,在膜电位更正或更负时都较短,在200~300ms。1979年,Noma认为ik在复极化后失活而逐步衰减是窦房结起搏细胞(舒张除极)的主要因素,故曾将它命名为起搏离子流ip。

1977年,Brown等对蛙静脉窦的研究指出,Isi是其舒张后期的主要离子流。1980年Noma详尽研究了窦房结细胞的Isi的离子通道特性,发现它和其他组织的Isi十分相似。他们认为在窦房结动作电位4期中,Isi逐步从失活状态恢复过来,同时又有轻度的激活,从而引起舒张期除极。这一设想于1982年为Brown所证实。Isi在窦房结细胞舒张期除极的最后1/4~1/3时间起作用。

If的发现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它是一个因超极化(过度极化)而激活的内向离子流。1980年,Irisawa对窦房结细胞的测定结果显示,在-50mV开始激活,超极化达-100mV时充分激活,其激活时间常数很长,往往超过1s。窦房结if的离子组成有Na和K

关于ik、if和Isi在窦房结细胞起搏活动中的相对重要性,原先存在着不同看法,目前已渐趋统一。如前所述,Noma等起初认为ik的失活、逐步衰减是窦房结起搏的主要离子流;if被发现后,1981年Maylie等又认为if是主要起搏离子流。1982年,Brown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先测定窦房结细胞在不同超极化水平时激活的内向离子流if的幅度,然后在同一细胞采取先除极(激活ik)再过度极化的方法(过度极化水平与前相同),测定ik失活和if的混合离子流幅度,把这两种离子流相减,即可求得由于ik失活所形成的离子流幅度值。据Brown估计,为超极化到接近舒张电位水平时,ik失活和if的离子流幅度值相比,约为5∶1。

1983年,Noma进一步研究了if在窦房结起搏中是否重要的问题。他们发现,用2mmol/L铯处理兔窦房结后,if受到明显抑制,而窦房结的自发节律活动的频率只有轻度减慢,表明if不是房窦结的主要起搏离子流。

综合上述,窦房结细胞的起搏原理可归纳如下:当窦房结细胞复极化到最大舒张电位水平时,由于ik的失活衰减和if的激活增加,细胞逐步除极。当除极接近起搏电位(take-off potential)时,由于Isi从失活中恢复过来,呈现轻度激活,也参与了起搏活动,使舒张期除极速率加快,达到阈电位而产生1次新的冲动。

二、Purkinije细胞的起搏原理

1968年,Noble和Tsien提出ik2是Purkinije细胞的起搏离子流。根据他们的研究,ik2是一个外向K流,其离子通道有激活门,在除极时激活开放,超极化(复极)时则失活关闭。绵羊的Purkinije纤维,当复极到-90mV时通道关闭。而当除极到-60mV时,通道则全部开放。通道开放、闭合的时间常数在0.2~2.2s。由此可知,ik2这一外向K流在除极过程中逐步增加,而在复极过程中则按膜电位水平,依其时间常数而逐步衰减。一个逐步衰减的外向离子流,在其他离子流不变的条件下,是有利于除极的。Noble和Tsien又发现ik2只存在于有Na的等渗溶液中。如果去除灌流液中的Na,则ik2消失。这种K流依赖Na的现象,作者也感到难以解释。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他们提出假设,认为在动作电位4期中,ik因失活而逐步衰减,在外向K流逐步减少的条件下,以Na为背景的离子流稳定地内流,从而导致4相舒张期除极,这就是Purkinije细胞的起搏原理。

Noble和Tsien这一假设发表后,迅速得到公认,并被编入生理学教科书。但近来有研究证明,上述假设是错误的。

1977年,Baumgarten等研究了在电压钳制术实验中,Purkinije细胞间隙内K积聚增多和耗损减少对跨膜离子流的影响。他们指出,Purkinije细胞表面积的80%为狭窄的细胞间隙或缝隙(cleft)所覆盖,其宽度仅其间隙液和细胞外液物质交换十分缓慢。在长时间的电压钳制术实验中,由于膜电位的改变,细胞间隙中的K会流入心肌细胞(超极化),或心肌细胞内的K会流出到细胞间隙(除极时),造成细胞间隙K浓度的降低或者升高。这种细胞间隙中K浓度的改变,因而使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也发生改变,使跨膜离子运动的推动力发生改变,结果必然导致跨膜离子流的改变。例如,ik1是一个不依赖时间的以K为背景的离子流。在过度极化时应该表现为稳定的K内流,可是由于上述衰减现象的存在,在细胞间隙中的K浓度逐渐降低,因而内流的ik1逐步衰减。这种逐步衰减的ik1,并不反映ik1通道的开、闭动力学变化,仅仅是一种实验伪差,作者们称之为减失电流(depletion current)。1980年Difrancesco发现Purkinije细胞的起搏离子流ik2和窦房结细胞的起搏离子流之-if很相似。这二者的激活(或失活)的电位水平相似;二者都要依赖细胞外Na而存在;二者又都可以被铯所阻断,提示这两种离子流的本质可能是一样的。可是,已知if是一个因超极化而激活的内向离子流,其主要成分是Na和K;而“ik2”却被认为是一个超极化而失活的外向离子流,其成分纯粹是K,这显然存在着矛盾。

1981年,Difrancesco对Purkinije细胞的起搏原理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首先,他用一串小而短的脉冲在4期舒张除极过程中测定膜电导,发现在超极化时膜电导增加,而在除极时膜电导降低。这一结果表明“ik2”不像是因超极化而失活的离子流,却像是一个因超极化而激活、开放的离子通道。其次,铯可以选择性阻断ik2,ik2的离子在低浓度(0.5mV)时只阻断“ik2”,在阻断以后发现膜电流向外移位。这说明“ik2”不是一个外向离子流,而是内向离子流。第三,Noble等认为ik2”是一个K流的主要依据是“ik2”的转向电位等于钾平衡电位,在K为4mmol/L时为-100mV,Difrancesco考虑这可能是一个实验伪差。因为按照上述在电压钳制术长期超极化实验中,细胞间隙中K有减失,从而影响ik1。这种ik1的变化如果重叠在实验结果上,可以导致误解。Difrancesco选用钡来阻断ik1,以消除上述减失现象所导致的伪差(已证明钡对窦房结的if没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钡处理后,“ik1”在钾平衡电位转向的现象完全消失,即使超极化到-163mV也不表现转向。相反,其转向电位移到-30mV,十分接近窦房结if的转向电位(-25mV)。由此证明,所谓“ik2”的转向电位接近钾平衡电位,实质上亦是一种实验伪差,它是超极化时,随时间而逐步增加的内向if离子流和随时间而递减的,ik1减失电流重叠而形成的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Difrancesco结论认为,所谓“ik”是一个实验伪差,Purkinije细胞的起搏离子流是if。If是一个因过度极化到-50mV而激活的内向离子流,其主要离子是Na,也有K参加。他根据这一重要发现提出了新的见解,引起了学术争论。后来Noble本人工作也证实了ik2确实是实验伪差,转而支持Difrancesco的见解。至于今后Purkinije细胞自律起搏机制,是否有新的见解,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