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肿瘤对患者的心理影响

肿瘤对患者的心理影响

时间:2022-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患者一旦知道自己患恶性肿瘤,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出现如恐惧、焦虑、抑郁、愤怒、绝望等一系列的情绪反应。2.恐惧与焦虑 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同,会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认为恶性肿瘤是“绝症”“判死刑”,迷惘而不知所措。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重视心理因素非常重要。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患者一旦知道自己患恶性肿瘤,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出现如恐惧、焦虑、抑郁、愤怒、绝望等一系列的情绪反应。同时因其角色的改变,社会能力的下降,躯体功能的改变,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此时需要医护人员、家人、社会给予耐心、积极的引导,帮助他们坦然面对疾病,树立治疗的信心,从而增强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一、肿瘤患者的心理变化期

肿瘤患者因各自的文化背景、心理特征、病情性质及对疾病认知程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其心理变化可分为五个阶段。

1.震惊否认期 患者初悉病情后,眼神呆滞,沉默寡言,方寸错乱,知觉淡漠甚至晕厥,接下来会极力否认,怀疑诊断的可靠性,甚至辗转多家医院就诊、咨询。此阶段是患者面对疾病应激产生的保护性心理反应,可缓解其恐惧和焦虑的程度,但易延误治疗。

2.愤怒期 当患者接受疾病现实后,随之会产生恐慌、哭泣,继而愤怒、烦躁、不满以及血压升高、心悸、出汗等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并常迁怒于亲属和医务人员,甚至无理取闹、百般挑剔,出现冲动行为。此阶段虽为适应性心理反应,但若长期存在,必将导致心理障碍

3.磋商期 当经历了患病的各种痛苦体验后,患者开始进入“讨价还价”阶段,患者已能正视现实,但常心存幻想,遍访名医、寻求偏方,祈求生命的延长。此时,幻想虽可产生负面影响,但在某种程度上可支持患者,使其重新树立与疾病抗争的信念。此阶段患者易接受他人劝慰,有良好的遵医行为。

4.抑郁期 当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情恶化、疼痛难忍时患者往往感到绝望无助,对治疗失去信心,表现为悲伤抑郁、沉默寡言、黯然泣下、不听劝告、不遵医嘱,甚至有自杀倾向。

5.接受期 患者经过激烈的内心挣扎已能接受现实,心境变得平和,不再自暴自弃,对死亡已不太恐惧,并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晚期常处于消极被动的应付状态,不再关注自我角色,不再考虑对家庭及社会所承担的义务,专注于自身症状和体征,处于平静、无望的心理状态。

二、肿瘤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

1.震惊与怀疑 患者在疾病确诊前常有怀疑心理,表现为情绪紧张,要求做各种检查等。确诊后早期多会感到震惊,觉得这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有些人则会拒绝承认诊断结果而仅认为是误诊,反复到各大医院进行重复检查,八方寻医求证。

2.恐惧与焦虑 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同,会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认为恶性肿瘤是“绝症”“判死刑”,迷惘而不知所措。在生理上和情感上都会出现多种症状,如心悸、出汗、坐立不安以及失去控制、易激动等,焦虑的程度因心理素质,受教育程度,生活体验以及应对能力等影响而存在个体差异,且焦虑还可以传播给其他患者及家属。又因患者及家属对肿瘤的治疗知识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缺乏了解,加重了焦虑、恐惧。

3.孤独与否认 患者的疾病一旦被确诊,出于对疾病的恐惧而不愿意面对自己患病的这个现实。有这种心理反应的患者多半事业心较强,或肩上的担子较重,得了这种疾病,就意味着贬低自身价值。与此同时患者会感到被命运捉弄,被生活抛弃,常常有强烈的孤独感,非常愿意与家人呆在一起,得到家人的体贴与照顾,需要温暖和关爱,同时也产生较强的依赖性和希望得到鼓励。

4.抑郁与悲观 患者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以及病情的日益恶化和疼痛的折磨常一蹶不振,表现为自怜、怨恨、不安等多种情绪,此时患者往往是失望多于期待,抑郁寡欢,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尤其患者得知求生愿望无法达到时,更会情绪低落、心境悲观、食欲缺乏、睡眠障碍、自我评价降低,对日常生活的兴趣缺乏,甚至萌生轻生念头。

5.认可与幻想 患者面对现实后,强烈的求生欲望使得患者到处求医寻药,寻找生命中奇迹的出现。大多把希望寄托于医护人员身上,期待疾病痊愈或出现奇迹而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不断地提出各种要求以延长生命。

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重视心理因素非常重要。中医学也认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为一身之主,心动者五脏六腑皆摇”,充分说明了精神因素在人体整个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增强与患者的交流,加深对他们存在心理问题的了解,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同时促使他们积极地寻求医护人员以及家庭社会等支持系统的帮助,克服心理障碍,对症状改善者及时给予鼓励,充分调动患者的康复潜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