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控制性低温

控制性低温

时间:2022-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该法降温迅速且易于控制温度。体表降温因周身各部位降温速率不一致,停止主动降温后体温仍会继续下降。促进此现象的因素包括降温迅速,小儿、老年及肥胖病人、应用丙嗪类药物。32~28℃的低温,经2~3h的手术后多已恢复到30℃以上,可以自行缓慢复温,无需主动复温。发生心律紊乱无法纠正或循环功能障碍者应即刻采用降温方法相反的方法予以升温。

控制性低温是一种将机体体温降低到一定程度以求达到降低机体代谢、保持或延缓机体细胞活动的方法。

一、适 应 证

1.与体外循环配合行心内手术。

2.中度低温(32~28℃)可为短小的心内手术创造条件。

3.大血管手术必须阻断动脉主干时用以保护远心端的脏器。

4.神经外科应用来延长阻断脑循环的时间,减少血压对脑组织的不利影响,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5.用于临床其他方法难以控制的高热。

6.脑复苏。

二、常用方法

1.体表降温

(1)冰水浸浴法:将麻醉后的病人浸浴于2~4℃的冰水内。该法降温迅速,身体各部位降温较一致。

(2)冰袋法:将冰袋置于病人颈部、腋窝、腹股沟及腘窝等大血管处。该法降温较慢,适合小儿在成人常用于发热的物理降温。

(3)变温毯法:将病人置于特制的变温毯上。该法降温较慢,但实施比较方便容易。

(4)冷空腔法:将病人置于塑料箱内,将空气降温后吹入。该法降温慢且设备要求及实施繁复,临床很少使用。

2.体腔降温 将冰盐水注入胸腔或腹腔,可使体温迅速降低,复温时采用温盐水(35~42℃)。该法操作复杂,目前已基本不用。

3.体外降温

(1)动脉-静脉降温法:将血液由动脉引出,流经降温装置,回输入静脉。该法可增加右心负担,影响血流动力。

(2)静脉-静脉降温法:将静脉血(一般为上腔静脉)引出,流经降温装置,利用压力泵将降温后的血液回输入另一静脉(一般为大隐静脉)。该法降温迅速且易于控制温度。

(3)体外循环法:利用体外循环技术,降温迅速、安全,为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

三、注意事项

1.降温中寒战(防御反应)的预防。全身麻醉复合肌肉松弛药;辅助应用神经节阻滞药、丙嗪类药物、安神药。

2.降温中的体温测定。采用多点测温,测温部位包括腋下(体表温度)、直肠(内脏温度)、食管(心脏温度)、口咽或鼓膜(脑温度)。

3.体温的“再度下降”。体表降温因周身各部位降温速率不一致,停止主动降温后体温仍会继续下降。此现象以冰水浴法明显,降温至34~32℃后,将病人从冰水中取出,体温仍可继续下降2~6℃。促进此现象的因素包括降温迅速,小儿、老年及肥胖病人、应用丙嗪类药物。

4.降温后1~2h开始自行复温,约1℃/h。如果未如期复温应注意循环功能是否发生障碍

5.降温中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率、心律、血压、氧合情况,并详细记录及分析。血压监测一般采用动脉内直接测压法。

6.复温。32~28℃的低温,经2~3h的手术后多已恢复到30℃以上,可以自行缓慢复温,无需主动复温。发生心律紊乱无法纠正或循环功能障碍者应即刻采用降温方法相反的方法予以升温。

四、并 发 症

1.室颤 为低温时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临床处理较为困难。影响因素如下。

(1)温度:30℃以上很少发生;28~26℃时发生率增加;25℃时极易发生;20℃以下几乎全部发生。

(2)循环间断与间断时间:术中循环间断室颤发生率增高。间断超过10min,室颤发生率明显增加。

(3)手术:室间隔或右室手术较房间隔或肺动脉瓣手术的室颤发生率高。

(4)心脏条件:心室负荷过重,过度充盈。

(5)血液pH值:酸中毒时较易发生室颤,应在阻断循环前及时纠正。

(6)电解质平衡:高血钙及低血钾者室颤发生率增加。

(7)儿茶酚胺类制剂:可增加心脏的应激性,诱发室颤。

2.复温休克

(1)复温过速时机体耗氧迅速增加,各器官功能未恢复正常,因此形成全身代谢障碍。

(2)临床表现为低血压、周围循环不良、心率增快、心排血量锐减、呼吸困难。血气分析可见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

(3)治疗首先应减缓复温速率,其他同一般抗休克治疗。

3.其他并发症 血小板减少,局部组织冻伤、烫伤,小儿可发生皮下脂肪硬结及坏死。

(杨拔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