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肤科门诊一般护理常规
1.按门诊一般护理常规施行。
2.门诊护士安排病人顺序就诊,根据病情提前,疑似麻风、性病等特殊病人要安排专业组门诊或高年医师就诊,及早明确诊断,确诊后填写疫情报告卡,上报疫情。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坚持无菌操作技术,防止交叉感染。
4.检查重病人或女病人时要有护士陪查,检查全身皮肤应避免同时暴露全身。
5.表面涂有药品影响检查者,护士应提前除去。
6.过敏的病人应协助医师询问,找到病人的接触史或过敏原,并将过敏药物和物品记载于病历首页。
(二)皮肤门诊治疗护理工作常规
1.认真的遵守医嘱,查对准确无误,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
2.致敏性强的药物在使用时应特别谨慎,用药应先询问病人有否以及何种药物过敏史。
3.外用药面积一般不超过全身面积的1/3。对用药面积较大的病人应注意药物的吸收中毒作用。
4.治疗急性皮炎时应注意有渗液的损害,忌用软膏,宜用湿敷或糊剂。
5.治疗一切结痂或鳞屑的损害时,应先将痂及鳞屑除去。
6.治疗急性皮炎(无渗液)皮损忌用软膏,宜用洗剂、擦剂或粉剂。
7.治疗急性化脓性皮炎,宜用缓和小刺激的消毒药。
8.皮肤病用药面积和用药浓度要逐渐加大,便于防止过敏和观察疗效。
9.对治疗皮肤病持续有效的药物,除非特殊原因,均勿轻易更换。
10.凡需带回药物使用者,应将药物注意事项和使用方法交待清楚。
(1)湿敷法:湿敷溶液的浓度一定按医嘱,用8层纱布或4层毛巾浸透溶液,取出拧成半干敷于病损上,全面接触(必要时示范说明)不得少于半小时,需要时可敷数小时或数日,停敷后,应立即涂上药。
(2)头面部的皮疹可用无菌纱布剪成面具露出口鼻眼部的样式,放在清洁玻璃板上涂膏剂,敷于患处。
(3)洗剂、乳剂涂药时必须摇匀。涂时不应用力摩擦,以免擦伤皮肤,干后可再擦一层,每次涂药时不必将旧药擦掉。
(4)软膏糊剂涂药前应先除去病损部位痂屑或旧药,再将软膏或糊剂用板均匀的涂于纱布上,置于病损处。
(5)粉剂用粉扑或用带孔的盛器均匀的撒在病损部位,每日3~4次。
11.外用药使用禁忌
(1)汞与硫不能同时使用,以免形成硫化汞黑色沉淀。
(2)汞与碘不能同时使用,以免碘化汞刺激皮肤。
(3)苛亚素不能涂擦于面部,以免刺激黏膜。
(4)芥子气不能涂于头面部,以免刺激过重和形成色素沉着。
(5)新发的银屑病3个月内不得用芥子气膏,以免激发红皮症。
(三)皮肤科门诊卫生宣教工作常规
1.根据不同季节,对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各种疾病的特点和治疗防病的常识进行宣传。
2.利用黑板报、画片、宣传卡片、实物展览,对候诊者进行科普宣传工作。
3.一般外用药每日涂两次。婴儿治疗时应教母亲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必要时约束婴儿手臂,给其戴手套。
4.真菌类的疾病,要劝告病人坚持擦药,保持患处干燥。
5.红斑狼疮,皮肌炎,光敏性皮炎一类的疾病要嘱咐患者出门戴帽子,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6.患有银屑病时应严防精神刺激、感冒,并应戒酒及忌食刺激性的食物,最好经常热水浴,有条件者洗海澡、日光浴。
7.劝告斑秃病人不必精神紧张,只要除去有关病因即可。本病不必吃药、打针治疗,常用生姜片擦头皮或用食醋涂头皮,每日2次,保持心情舒畅,毛发很快就会生长出来。
8.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的病人,要注意药品的副作用。如高血压、骨质疏松、溃疡、糖尿病等,应嘱病人进低盐饮食,增补钙、钾类的食物和药品,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减药物的剂量。
9.用免疫抑制药治疗的病人,如应用环磷酰胺,氨甲蝶呤等,要注意观察病人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及有无胃肠道反应。
10.对性病、麻风病人要给予保密,免去后顾之忧,树立其彻底治愈的决心。防止畸形,一定要按医嘱服药,巩固疗效,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