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胸直视心脏复苏术

开胸直视心脏复苏术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胸外心脏按压时,随着胸膜腔内压的升高而使主动脉压升高,与此同时右心房和右心室内压也有相同程度的升高。而切开胸腔直接按压心脏不仅更容易激发自主心跳的恢复,而且对中心静脉压和颅内压的影响较小。对于刚刚完成正中开胸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手术者站在伤员右侧。心搏恢复且循环基本稳定后即可关胸。此时应检查胸廓内血管有无损伤。心包缝合困难者,可不予缝合。

胸外心脏按压时,随着胸膜腔内压的升高而使主动脉压升高,与此同时右心房和右心室内压也有相同程度的升高。因此冠脉的灌注压和心肌的血流量并无明显改善,甚至减少。胸膜腔内压升高也可引起颅内压升高,颈总动脉血流量虽然增加,但脑灌注压和脑血流量的改善有限。而切开胸腔直接按压心脏不仅更容易激发自主心跳的恢复,而且对中心静脉压和颅内压的影响较小。因而增加心肌和脑组织的灌注压和血流量,有利于自主循环的恢复和脑细胞功能的恢复。近30年的临床实践发现,接受胸外心脏按压的病人最终仅10%~14%完全康复,而1953年Stephenson等曾报道应用开胸心脏复苏的1 200例病人中,长期存活率却高达28%。然而,胸内心脏按压在器械条件和技术要求上较胸外心脏按压高,且不能像胸外按压那样立即进行,难免会耽误一定的复苏时间。因此,这两种方法应该酌情选用。

【适应证】

1.胸外心脏按压无效者。

2.肥胖体质,胸外除颤无效者。

3.胸腔手术时发生心脏骤停者。

4.胸廓或脊柱畸形,如严重脊柱弯曲、鸡胸,不能行胸外心脏按压者。

5.某些胸腔病理状态如张力性气胸,一侧全肺切除术后的心脏移位等。

6.引起心脏骤停的疾病本身需要手术,如心包压塞、心脏外伤、心房黏液瘤导致心内梗阻、室壁瘤、大块肺动脉栓塞、胸部穿透伤、穿透性腹部损伤以及体温过低需要迅速心脏复温(如冻伤)等。

7.近期行瓣膜置换术者心脏骤停后以开胸心脏按压为安全。

【禁忌证】

1.凡已明确其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如晚期癌症及患慢性消耗性疾病者。

2.未建立有效的人工呼吸时,不能开胸做心脏按压。

3.非心胸外科疾病循环未停时,不应开胸。

【操作方法及程序】

1.体位 患者仰卧位,头部略放低,左臂外展,手术者站在患者左侧。对于刚刚完成正中开胸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手术者站在伤员右侧。

2.控制呼吸 插入一合适的气管导管,进行控制呼吸。

3.开胸 迅速消毒,开胸切口选第4或第5肋间,于胸骨左缘2~3cm处,沿肋间切至左腋前线。开胸后如暴露不佳可将切口上方的两条和下方的一条肋软骨横断。对于刚刚完成正中开胸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采用原正中切口开胸。

4.心脏按压 术者将一手伸入左胸腔进行按压,心脏按压的方法很多,单手按压时,可用拇指和大鱼际在前(右室部),其余四指在后(左室部),主要是按压心室;用双手按压时可用左手及右手拇指在前,右手其余四指在后,或两手拇指在前,两手其余四指在后;或用一手将心脏压向前面的胸骨或压向后面的脊柱。如果心包内有较多积液或心脏扩大较显著者,也可将心包剪开进行心包内按压,否则按压效果难达满意。按压频率以60~80/min为宜,如此可使心脏有适当的充盈时间。为了激发自主心律,可间断施行半分钟的快速(120/min或更快速)按压,然后再继以60~80/min的频率。按压时还应随时观察和体会心肌的色泽和张力。按压有效,心肌的色泽转红,张力增加,由细颤转为粗颤。

5.应用肾上腺素等α受体兴奋药 进行开胸心脏按压,如心肌色泽和张力改善不明显,可静脉内注射肾上腺素等α受体兴奋药,亦可直视下注入心腔。

6.除颤 待心肌色泽转红,心肌张力改善,室颤变粗,宜抓紧这一有利时机,进行除颤。除颤时将两电极分别置于左、右心室壁,电机板外覆一层生理盐水纱布,以利导电并减少对心肌的灼伤。目前均主张应用小能量除颤,可先用10J,必要时增加至20~40J。

7.开胸心脏按压的经验公式 心脏按压→注药→心脏按压→选择有利时机进行除颤。一次无效,可重复上述步骤。

8.按压过程中应检查切口出血情况并进行适当止血 尤其不应忽略胸内积血和出血。每次胸内按压所损失的血容量常显著超过估计量,如果血容量未获补足,有的病例即可因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被识出而未能成活。心搏恢复且循环基本稳定后即可关胸。此时应检查胸廓内血管有无损伤。心包缝合困难者,可不予缝合。胸壁应分层缝合,并安置闭式引流。术后应继续严密观察和进行各种必要的治疗。

【注意事项】

1.切开胸膜时应避免损伤肺脏。

2.按压时应用指腹而不应用指尖,避免指尖穿透心室壁。

3.按压的间歇期尽量将手放开,以便使心脏充盈。

4.心跳恢复后,有可能再度停搏或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抢救人员应留在现场,严密观察。在心脏输出量减少之前就应加心脏按压,维持血液循环,以免再次停搏。

5.防止感染和损伤等并发症。

(于凯江)(审稿人 方 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