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创伤性测量法

有创伤性测量法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桡动脉常为首选,此外股、肱、足背和腋动脉均可采用。升支表示心室快速射血进入主动脉,至顶峰为收缩压;降支表示血液经大动脉流向外周,当心室内压力低于主动脉时,主动脉瓣关闭与大动脉弹性回缩同时形成重搏波。之后动脉内压力继续下降至最低点,为舒张压。必要时局部用绷带加压包扎,30min后观察无出血,可予以解除。

【适应证】

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有潜在危险的病人。

2.危重病人、复杂大手术的术中和术后监护。

3.需低温或控制性降压时。

4.需反复取动脉血样的病人。

5.需用血管活性药进行调控的病人。

6.呼吸、心跳停止后复苏的病人。

【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为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和穿刺部位血管病变,但并非绝对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部位 动脉只要内径够大、可扪及搏动,均可供插管。具体选用何处动脉应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如体位、局部动脉通畅情况以及预计留管的时间等综合考虑。桡动脉常为首选,此外股、肱、足背和腋动脉均可采用。

2.置管方法 以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法为例。

(1)患者准备:①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意义,以取得其配合;②检查尺动脉侧支循环情况,Allen试验阴性者,可行桡动脉置管;③前臂与手部常规备皮。

(2)穿刺与置管:①患者取平卧位,前臂伸直,掌心向上并固定,腕部垫一小枕,手背屈曲60°;②摸清桡动脉搏动,常规消毒、铺巾,必要时可在桡动脉搏动最强点的远端用1%普鲁卡因做浸润局麻至桡动脉两侧,以免穿刺时引起桡动脉痉挛;③在腕褶痕上方1cm处摸清桡动脉后,套管针与皮肤呈30°角,与桡动脉走行相平行进针,当针头穿过桡动脉壁时有突破坚韧组织的脱空感,并有血液呈搏动状涌出,证明穿刺成功,此时即将套管针放低,与皮肤呈10°角,再将其向前推进2mm,使外套管的圆锥口全部进入血管腔内,用手固定针芯,将外套管送入桡动脉内并推至所需深度,拔出针芯;④将外套管连接测压装置,将压力传感器置于无菌治疗巾中防止污染;⑤固定好穿刺针。

3.动脉内压力图形的识别与分析 正常动脉压力波分为升支、降支和重搏波。升支表示心室快速射血进入主动脉,至顶峰为收缩压;降支表示血液经大动脉流向外周,当心室内压力低于主动脉时,主动脉瓣关闭与大动脉弹性回缩同时形成重搏波。之后动脉内压力继续下降至最低点,为舒张压。从主动脉到周围动脉,随着动脉管径和血管弹性的降低,动脉压力波形也随之变化,表现为升支逐渐陡峭,波幅逐渐增加,因此股动脉的收缩压要比主动脉高,下肢动脉的收缩压比上肢高,舒张压所受的影响较小,不同部位的平均动脉压比较接近。

【注意事项】

1.预防和及时发现远端肢体缺血 引起远端肢体缺血的主要原因是血栓形成,其他如血管痉挛及局部长时间包扎过紧等也可引起。血栓的形成与血管壁损伤、导管太硬太粗及置管时间长等因素有关,应加强预防措施并尽可能及时发现,具体措施如下。

(1)桡动脉置管前需做Allen试验,判断尺动脉是否有足够的血液供应。

(2)穿刺动作轻柔稳准,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壁损伤,必要时行直视下桡动脉穿刺置管。

(3)选择适当的穿刺针,切勿太粗及反复使用。

(4)密切观察穿刺远端手指的颜色与温度,当发现有缺血征象如肤色苍白、发凉及有疼痛感等异常变化,应及时拔管。

(5)固定置管肢体时,切勿行环形包扎或包扎过紧。

2.预防局部出血血肿 穿刺失败及拔管后要有效地压迫止血,尤其对应用抗凝药的患者,压迫止血应在5min以上,并用宽胶布加压覆盖。必要时局部用绷带加压包扎,30min后观察无出血,可予以解除。

3.保证管路通畅 应做好以下几点。

(1)可应用持续性加压冲洗装置。

(2)每次经测压管抽取动脉血后,应立即对管路进行快速冲洗(可使用含肝素的生理盐水)。

(3)管道内如有血块堵塞时应及时予以抽出,切勿将血块推入,以防发生动脉栓塞。

(4)动脉置管:置管时间长短也与血栓形成呈正相关,在患者循环功能稳定后,应及早拔出。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5.防止气栓发生

6.其他 妥善固定套管、延长管及测压肢体,防止穿刺针及测压管受压、扭曲或脱落。

(管向东)(审稿人 刘大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