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雪”怎么到了口腔

“白雪”怎么到了口腔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病婴儿发病率较高,是由一种叫白色念珠菌的真菌引起的病变。出生后一个月的婴儿,白色念珠菌检出率82%,出生后8个月检出率降为60%。另外,母亲的乳头或哺乳用具不清洁也容易感染白色念珠菌,加上婴儿的唾液分泌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又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的滋生,这就使得纤嫩的婴幼儿口腔黏膜易患雪口病。

小李的儿子出生已经半个月了,一天她抱着宝宝来找我。她说:“不知怎么搞的,宝宝的口里的黏膜都是白色的,好像白雪一样,孩子也不太愿意吃奶,还常哭闹。”我检查了宝宝的口腔,发现他的嘴唇内、舌头和口颊都布满白色的膜,我告诉小李,这是雪口病,又称鹅口疮,医学上叫做念珠菌性口炎。

顾名思义,雪口是指口腔黏膜白如雪,因本病主要为口腔、舌头上满布白色糜点,形如鹅口,又叫鹅口疮。中医将这种病描绘得特别形象,如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说:“小儿初生,口里白屑起,乃至舌上生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也说“满口皆白斑雪片,甚则咽间叠叠肿起。”

本病婴儿发病率较高,是由一种叫白色念珠菌的真菌引起的病变。属于真菌感染。出生后一个月的婴儿,白色念珠菌检出率82%,出生后8个月检出率降为60%。母体在妊娠期间,阴道内的白色念珠菌捡出率明显增高,所以婴儿雪口症,多数是在分娩过程中,从母亲产道里感染了白色念珠菌,使婴儿出生后不久便发生鹅口疮。另外,母亲的乳头哺乳用具不清洁也容易感染白色念珠菌,加上婴儿的唾液分泌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又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的滋生,这就使得纤嫩的婴幼儿口腔黏膜易患雪口病。

雪口病好发于唇、舌、颊、软腭与硬腭等黏膜。起初,受感染的黏膜充血水肿,随后表面出现散在的乳凝状斑点,并逐渐扩大而互相融合,出现成片微突的绒毛状白膜,如凝固的牛乳,并形成假膜,假膜由纤维蛋白、脱落的上皮细胞、炎症细胞等构成,内含菌丛。白色膜与黏膜粘连,不易剥离,一旦撕裂会出现渗血,暴露出出血创面,不久又有白膜形成。患儿口腔内会发出腥酸味。全身症状多不明显,部分婴儿体温可有升高,出现烦躁、哭闹和拒食。

当孩子患了雪口病时,可用1%~2%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轻轻擦洗口腔,清除残留的食物,使口腔内保持碱性环境,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擦洗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擦伤引起出血,每2~3小时涂洗1次。病情较重的用制霉菌素或两性霉素等药液涂于局部,每天4~5次,以消除感染。可以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以增强抵抗力。为了防止复发,不要过早停药,一般疗程为1~2周。

白色念珠菌感染并不严重,关键在于家庭内的清洁卫生,消毒工作和口腔及时涂药,否则一边治疗又会同时出现感染。母亲喂奶前,要用碳酸氢钠溶液或温开水清洗乳头,及时换洗内衣。孩子饮用水和奶的瓶子、橡皮奶嘴和餐具都要煮沸消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