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超声诊断胆囊管残端扩张例

超声诊断胆囊管残端扩张例

时间:2023-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院自1985年以来,经超声诊断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端扩张或“小胆囊”共11例,其中6例伴有胆系结石,现简介如下。超声显示:11例均发现“小胆囊”,其中胆囊结石4例,肝内胆管结石1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1例。

病例摘要

我院自1985年以来,经超声诊断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端扩张或“小胆囊”共11例,其中6例伴有胆系结石,现简介如下。

资料:11例中,男5例,女6例,平均年龄47岁;手术切除8例,腹腔镜切除3例。超声检查距手术时间最长4年,最短10d。全部患者均有上腹部疼痛不适症状,2例因发热、恶心、厌食、上腹部胀痛就诊。

方法:应用黑白超声诊断仪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0MHz,患者空腹,按常规体位及顺序检查,重点观察胆囊窝及肝门周围情况,并详细询问病史。

图2-38 胆囊切除术后残端扩张声像图 注:胆囊切除术后2年,胆囊窝见3.6cm×1.8cm“小胆囊”内有0.5cm×0.6cm结石

结果:超声检查发现“小胆囊”11例,其中单纯性“小胆囊”5例,“胆囊结石”4例,肝内胆管结石1例,总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1例。声像图表现为在胆囊窝近靠肝门处可见4cm×2cm,形态比较固定的长圆形无回声区,有壁、颈部与胆管相连,底部不光滑,毛糙(图2-38)。除1例总胆管结石合并“小胆囊结石”的患者外,其余10例患者肝内外胆管均无明显扩张,在“胆囊腔内”或胆管内可见1枚至数枚大小不等的结石强回声光团。

专家点评

【病因及发病机制】 胆管残端扩张系胆囊手术时,胆囊残留或胆囊管残留过长引起。如残端合并炎症、狭窄、结石等,胆管内压力增高,使胆管残端扩张所致。

【临床及超声显示】 本组男5例,女6例,平均47岁。均为切除胆囊,术后最长4年,最短10d。全部患者均有上腹疼痛,部分有发热、恶心、厌食及腹胀等。超声显示:11例均发现“小胆囊”,其中胆囊结石4例,肝内胆管结石1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1例。在胆囊窝内见一“小胆囊”(图2-38)。超声提示: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残端扩张症。

【手术及病理结果】 本病有胆囊切除史,有典型的症状,超声发现:胆管残端扩张,临床诊断即可成立。

【诊断即鉴别诊断】 本病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结合超声显示,诊断即可成立。鉴别诊断有:①小胆囊,一般均无手术史,亦无症状;②胆囊切除术后粘连,有的患者有上腹不适症状,但无胆管残端扩张表现。

(病例见《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年第5期第34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