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限局性硬皮病

限局性硬皮病

时间:2022-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初病在经,久病入络。西医诊断为局限性硬皮病。中医诊断为皮痹。以上方随症加减,继续服药半年,皮损肤色接近正常肤色。随访至今,未见复发。西医病理特点是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壁增生阻塞和受累器官的纤维化,常侵犯皮肤及器官,影响其功能。元气不足,血液必不能达于血管而致血液瘀阻,治用补阳还五汤。

★ 从血瘀皮失荣养论治

【病案】 李某,女,24岁,1995年5月3日初诊。右腿及下腹发硬3年余。先为走路时右小腿偶有牵拉感,后觉患处凹陷、变硬,且缓慢地向上扩展。曾服氨苯砜、雷公藤总甙片,肌内注射丹参注射液,均如故。刻诊:右下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上方1.5cm至腹股沟)、大腿和小腿中上段伸侧皮损呈纵形分布,其面积分别为8cm×5cm,22cm×5cm,11cm×5cm,表面光亮,汗毛尽脱,凹陷明显,触之质硬;舌质浅淡,舌苔薄白,脉弦劲。此属血瘀肤里。治当活血祛瘀。

处方:丹参30g,赤芍30g,川芎30g,三棱30g,莪术30g,穿山甲30g(代),皂角刺30g(代),威灵仙30g,炙水蛭3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复诊:服药30剂后,皮损无明显改善。非药不对症,乃病根久伏,贵在守方。连续4个月治疗,患处变软,凹陷变浅,长出汗毛,恢复出汗。

【按语】 该病又名硬斑病,类似于中医的皮痹。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经者,气也;络者,血也。血瘀肤里,久则皮肤硬化萎缩,渐趋凹陷。毛附于皮,血瘀皮失荣养,毛将焉附?血汗同源,血瘀则无汗出。投以丹参、赤芍、川芎、三棱、莪术、皂角刺活血化瘀之辈,乃为寻根之举措。穿山甲(代)、炙水蛭重用,且后者有毒,何也?其意有二:一是遵古人“虫动其瘀”,“坚者软之”,“咸能下行软坚”之训,为使活血化瘀之效更强,佐入其味咸,性善走窜通络的穿山甲和以破血逐瘀为能事的水蛭,以荡涤瘀血,祛瘀生新,使病向愈;二是攻中寓补的穿山甲偕同丹参伴水蛭间行,以避免长期大量使用水蛭而致的积蓄中毒和损伤正气之弊。(周玉朱.疑难病辨治四则.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3:30)

★ 从气虚血瘀,寒湿阻隔论治

【病案】 刘某,女,16岁,1997年3月初诊。患者前额出现钱币大小红斑疹,时感瘙痒,并逐渐向下扩大至鼻尖、左侧面部、耳前和下颌部,斑疹中心略凹陷,患者鼻部变尖,左鼻翼变薄,皮肤色素加深呈灰暗色,弹性差,皮纹消失,呈蜡样光亮,相继左头顶部至枕部皮肤萎缩,色素沉积。实验室检查:ANA(+)1∶8O,ScI-70KD(+),ESR27mm/1h。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脉沉缓。西医诊断为局限性硬皮病。中医诊断为皮痹。辨证属气虚血瘀,寒湿阻隔。治法益气化瘀,温经散寒,除湿化痰,通络启痹。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减。

处方:生黄芪30g,当归15g,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赤芍15g,地龙10g,生地黄30g,桂枝10g,白芥子10g,炒槐花15g,鬼箭羽30g,僵蚕10g,云茯苓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同时,另服金龙胶囊,每次0.5g,每日3次;复方红花酊外擦,每日2次。

二诊:服药30剂后,皮损肤色转淡红,变软。上方加女贞子、山茱萸,继服。

三诊:又服药1个月,皮损皮肤触及柔软,触捏起,已有皮纹出现。查ANA(-),ScI-70KD(-),ESR 12mm/h。以上方随症加减,继续服药半年,皮损肤色接近正常肤色。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按语】 硬皮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女性,以皮肤肿胀、硬化、萎缩,小血管痉挛狭窄为特征。中医认为,属痹证范畴。《医学传心录》曰:“痹者,犹闭也。风寒湿气浸入肌肤,流注经络,则津液为之不清,或变痰饮,或成瘀血,闭塞不通,故作痛走注或麻木不仁。”本病的发病机制是本虚标实,阳气不足,卫外不固,腠理不密,风寒湿之邪,伤于血分,致荣卫行涩,经络时疏,造成经络阻遏,气血瘀滞而发病。西医病理特点是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壁增生阻塞和受累器官的纤维化,常侵犯皮肤及器官,影响其功能。本方具有补气益元复阳,息风祛瘀,化浊通络之功效。黄芪有温分肉而固实腠理,补中气而强肌健力,壮脾胃而升清养肌,益正气而抑邪内生之效。元气不足,血液必不能达于血管而致血液瘀阻,治用补阳还五汤。方中黄芪大补元气,以助养血活血;当归、桃红、川芎、赤芍、地龙可调节免疫功能,降低全血黏度,改善微循环,增强新陈代谢,降低病灶血流阻力,缓解肢端小动脉痉挛,川芎还能引药上行直达病所;白芥子、僵蚕、桂枝温经散寒,除湿化痰,软坚止痛;生地黄与黄芪配伍,一阴一阳,相辅相成,《本经》言地黄“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尤良”,现代药理研究,生地黄具有激素样作用;槐花、鬼箭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云茯苓健脾利水。诸药配合,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温经散寒,除湿化痰,通络启痹。(时水治.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疑难皮肤病举隅.北京中医杂志,2002,1: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