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下焦湿热前列腺炎吃中成药多久

下焦湿热前列腺炎吃中成药多久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慢性前列腺炎病理上多表现为前列腺腺管、腺泡及间质充血水肿、腺管阻塞、腺液滞留、炎性细胞浸润、炎性渗出物潴留及间质纤维化,且血液流变学存在高凝聚状态,符合中医的血瘀证表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舌下络脉有不同程度的瘀阻,多数病程长者舌下络脉瘀阻,颜色紫暗明显,屈曲程度严重。有慢性前列腺病史3年,失眠1年,服中西药治疗,症状反复发作。

★ 从下焦湿热,瘀血阻闭论治

【病案】 王某,男,29岁,1999年10月10日初诊。会阴部时坠胀疼痛,大便时尿道口有白色分泌物溢出。前列腺涂片镜检示:白细胞()/高倍视野,卵磷脂小体有成堆现象。曾予多种抗生素治疗,收效甚微。察舌暗红,舌苔根微腻,脉沉弦。从下焦湿热论治。

处方:茯苓9g,车前子12g,薏苡仁20g,川楝子9g,苦参9g,通草9g,甘草梢6g,滑石8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复诊:服药1个月,诸症不减。思之再三,虑及久病必瘀闭,乃于上方加桃仁9g,王不留行20g。

三诊:服药15剂后,诸症大减。复查前列腺液示:白细胞(+)/高倍视野,卵磷脂小体满视野。复予上方减苦参、通草,加川牛膝9g,枸杞子15g。继服。

四诊:又服15剂后,诸症若失。复查前列腺液正常。随访至今,未发。

【按语】 前列腺炎属中医淋浊范畴。急性期多为湿热下注,予清热利湿治之多可取效;反复不愈则转成慢性,予清热利湿之剂也鲜有效者。参考近代多位名家医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多用活血化瘀之剂,示人于对症方中加入活血化瘀之药,可收柳暗花明之效。又求诸古训,更觉信而有证。《金匮要略》云:“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朱丹溪谓:“血受湿热,久必凝滞。”启示膀胱湿热证久治不愈,常致热伤血络,血热互结之象。故本病形成的病理机制必有“瘀”。揆诸临床,部分患者并无瘀证可辨,但一经加用活血化瘀药物后,症状或实验室检查可有明显改善,故不可斤斤计较于望诊所见。但凡病史较长,而疗效不著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大胆加用活血化瘀类药物,盖瘀去则前列腺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得到改善,有利于炎性分泌物的引流,进而消除炎症反应,缓解或消除症状。症状好转以后,可减轻活血化瘀药物的用量,但不可完全停用,尤其对湿热证候明显的。

作者在实践之中,根据临床症状,常分别选用益气活血、滋阴活血、温阳活血、导浊活血等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

益气活血法:用于久病不愈,体质虚弱,饮食缺乏,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脉无力者。

滋阴活血法:用于病程迁延,腰酸腰痛,口干喜饮,小便黄,大便结,舌质红,脉涩者。

温阳活血法:用于真阳不足,命门火衰,形寒肢冷,腰膝冷痛,阳痿,舌质淡,舌苔白,脉沉迟者。

导浊活血法:用于饮食不节,恣食肥甘,或外感湿热之邪,阻遏下焦,病久入络,精道气血瘀阻不畅而见排尿不适,会阴胀痛,舌苔黄腻,脉弦滑者。(夏时炎,虞洪.从瘀论治慢性前列腺炎体会.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5:399)

★ 从蕴湿生热,瘀阻精室论治

【病案】 华某,男,33岁,2006年10月11日初诊。主诉会阴部、少腹部疼痛不适1年。现症见会阴部、少腹部疼痛,伴见尿频、尿不尽、尿分叉,阴囊潮湿,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指诊:前列腺腺体质韧,有压痛。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满视野/HP,卵磷脂小体(+)。辨证为湿热瘀阻。治以清热利湿,活血止痛。

处方:丹参15g,赤芍12g,红藤15g,川牛膝15g,黄芩15g,生地黄15g,冬葵子15g,泽泻15g,生薏苡仁20g,滑石20g(包),蒲公英15g,竹叶9g,延胡索15g,白芷10g,白芍10g,甘草梢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嘱患者服药期间戒烟酒,忌辣椒,性生活规律。

复诊:服药14剂后,排尿不适症状及阴囊潮湿症状减轻,仍感会阴部、少腹部疼痛不适。上方减黄芩、蒲公英、红藤、竹叶,加桃仁15g,红花15g,继服。

三诊:又服14剂后,排尿不适症状消失,局部疼痛及阴囊潮湿减轻。用一诊方去生地黄、滑石、泽泻,加三棱9g,莪术9g,香附10g,降香3g。

继服14剂后,诸症消失。复查前列腺液:白细胞2~4个/HP,卵磷脂小体()。

【按语】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科的常见病、难治病,属中医淋病、精浊、白浊等范畴。笔者认为,瘀阻是本病的病机关键,并贯穿疾病发展的始终。《证治要诀》曰:“如白浊甚……此精浊窒塞窍道而结。”《证治汇补》云:“精浊者,因败精流于尿窍,滞而难出。”《类证治裁》言:“有过服金石,入房太甚,败精瘀遂而成淋者。”众医家之言认为,瘀阻确为本病主要病机。肝气不舒,致气滞血行不畅;久病入络,脉络不畅,气血瘀滞;久病气虚,气虚则气血运行不畅致瘀;嗜食肥甘,蕴湿生热,阻于下焦,血运受阻。此外,房劳过度,或长期骑车、久坐亦可引起血瘀。瘀血阻于精室,遂致“精浊”。慢性前列腺炎病在精室,冲、任、督“一源三歧”,伤及奇经之脉。奇经不隶属于脏腑,非一般药物难透入,病情迁延难愈,易加重瘀阻。

前列腺解剖位置特殊,前列腺导管呈直角或斜行进入尿道,不利于前列腺液引流,容易导致前列腺液瘀积。慢性前列腺炎病理上多表现为前列腺腺管、腺泡及间质充血水肿、腺管阻塞、腺液滞留、炎性细胞浸润、炎性渗出物潴留及间质纤维化,且血液流变学存在高凝聚状态,符合中医的血瘀证表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常见少腹部、会阴部、腰骶部、阴囊、睾丸、肛周等部位的胀痛或刺痛,前列腺触诊有压痛,前列腺局部多呈硬结、硬化改变,符合中医“瘀则不通,不通则痛”的理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舌下络脉有不同程度的瘀阻,多数病程长者舌下络脉瘀阻,颜色紫暗明显,屈曲程度严重。正是由于瘀阻贯穿该病发展的始终,所以将活血化瘀法作为治疗该病的根本方法。(宋竖旗. 张亚强从瘀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8:609)

★ 从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论治

【病案】 周某,男,39岁,2004年9月来诊。有慢性前列腺病史3年,失眠1年,服中西药治疗,症状反复发作。近1年来情绪低落,焦虑不安,有恐惧感,失眠健忘,神疲乏力,排尿不适,尿后余沥不尽,会阴部隐痛,纳食尚可,大便调畅,舌暗红,舌苔黄腻,脉弦滑。实验室检查前列腺液:白细胞升高,卵磷脂小体降低。

处方:当归12g,赤芍15g,桃仁12g,红花9g,生地黄15g,川牛膝15g,柴胡12g,枳实9g,合欢皮20g,土茯苓20g,知母15g,黄柏9g,夜交藤3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服药5剂后,患者神志较为平和,睡眠较前好转,小便仍不适。予上方加石菖蒲、萆薢各12g,加减服用1个月,诸症好转。3个月后随访,症状未再反复。

【按语】 患者因病情反复发作导致情绪低落,焦虑不安,情志不畅,肝失疏泄,肝郁不舒,“足厥阴肝经……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气为血帅,肝气郁结,气郁则血行不畅,气滞血瘀,又导致前列腺炎反复缠绵难愈。“木郁达之”、“气行则血行”故治疗宜行气活血,舒肝解郁,佐以清热利湿,泻火安神。方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中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肝、胃经;萆薢味苦性微寒,入肝、胃经,二药伍用,治疗湿热蕴结下焦,且有舒肝作用;肝郁久化火,火扰心神,故用石菖蒲行气活血安神。新病久病同治,收效显著。(刘静,陈红梅.血府逐瘀汤临床治验.光明中医,2006,6:53)

★ 从肾虚湿浊,瘀血阻滞论治

【病案】 赵某,男,39岁,2002年8月17日就诊。主诉尿频,尿后余沥不净,尿中有白色分泌物溢出,伴睾丸连及少腹坠胀不适半年余。饮食可。肛检:前列腺略饱满,中央沟变浅,质地中等,轻度压痛。前列腺液镜检:卵磷脂小体少许,白细胞(+)。舌质淡红,舌苔薄腻,脉细弦。证属湿浊内蕴,瘀血阻滞,肾虚脉络不通。治拟利湿和营,益肾化瘀之法。方选自拟益肾化瘀汤加味。

处方:桃仁10g,红花10g,泽兰10g,王不留行10g,红藤10g,露蜂房10g,蒲公英15g,枸杞子10g,菟丝子10g,酸枣仁10g,败酱草10g,青皮10g,宣木瓜10g,汉防己10g。每日l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服药10剂后,症状明显好转。再予原方20剂,以巩固疗效。3天后,前列腺液镜检,各项指标正常。病告痊愈。

【按语】 非特异性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淋证、精浊范畴,多由湿热、血瘀、肾虚所致。肾虚,精关不固,封藏失司,故见尿道有白色分泌物滴出;肾虚,气化失司,水液代谢失常,故见尿频。患病日久,伤及正气,血液运行无力,而致瘀血,瘀血内阻则见会阴、少腹、睾丸疼痛不适。由此可见,本病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虚”(肾虚)及“瘀”(湿热及气血瘀滞)。所以治疗上,笔者运用益肾化瘀汤。方中泽兰、王不留行、桃仁、红花及红藤活血行瘀;露蜂房、枸杞子、菟丝子、酸枣仁补肾固肾;蒲公英、败酱草清热散瘀;青皮理气散结。诸药共奏行气活血化瘀与益肾敛精固肾之功。

现代医学目前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复杂,少数由急性前列腺炎未彻底治愈迁延而来,多数患者则未曾经历过明显的急性阶段。引起本病的致病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其次有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及其他致敏源等。由于前列腺上皮有脂膜存在,前列腺病灶周围易纤维化,以及血-前列腺的屏障作用,药物不易在前列腺达到有效浓度,加之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不断增强,使疗效很不理想,且极易复发。

笔者认为,前列腺长期慢性充血,是相当一部分患者致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充血造成前列腺管相对不畅,进一步加重炎性前列腺液的潴留,而炎性前列腺分泌物刺激,使充血不宜消退,故应从活血通络(通畅脉管)着手,兼以补肾,以促进前列腺功能的恢复。本病湿热气血的瘀阻是其标,而肾虚是其本。历代医家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对该病提出分型证治,但总的来说,病理上不外乎虚及瘀,为标实本虚。治疗上标本兼顾,定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濮玉龙.自拟益肾化瘀汤治疗非特异性慢性前列腺炎100例.辽宁中医杂志,2006,1:5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