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过敏性结肠炎

过敏性结肠炎

时间:2022-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任某,女,36岁,2001年7月26日初诊。患泄泻2年余,反复发作,每服生冷食物或情志刺激则泄泻加重。曾在某院诊断为过敏性结肠炎,经用抗过敏及理中丸等药治疗,疗效不佳。证属久病入络,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故拟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肝脾功能失调,症见腹痛泄泻,泻而不爽;久痛入络,络脉阻滞肠道,气血运行失职,故小腹痛如针刺;而舌质紫暗瘀斑,脉涩之候,足说明瘀血作乱。故立法以祛瘀健脾疏肝为要,当用血府逐瘀汤为上。

★ 从久病入络,气滞血瘀论治

【病案】 任某,女,36岁,2001年7月26日初诊。患泄泻2年余,反复发作,每服生冷食物或情志刺激则泄泻加重。曾在某院诊断为过敏性结肠炎,经用抗过敏及理中丸等药治疗,疗效不佳。近1个月来,每临夜间,左侧腹痛如针刺,按之痛甚,腹痛欲泻,泻而不爽,泻后痛减,伴神疲倦怠,纳差。刻诊:面色青紫晦暗,触诊可见左侧小腹有一条索状物,按之痛剧,舌质紫暗,边有瘀斑,苔薄白而润,脉细涩。证属久病入络,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故拟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处方: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三棱10g,川牛膝10g,柴胡10g,防风10g,炒枳壳15g,夏枯草15g,炒白芍20g,川大黄6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服药6剂后,泻出大量黑色黏液便,小腹痛大减,左侧小腹条索状物缩小。上方去川大黄,加党参20g,茯苓15g。继服。

三诊:又服药1O剂后,大便恢复正常,条索状物消失。追访1年,未再复发。

【按语】 本案因情志抑郁而致肝失条达,故肝气横逆,犯及脾胃。肝脾功能失调,症见腹痛泄泻,泻而不爽;久痛入络,络脉阻滞肠道,气血运行失职,故小腹痛如针刺;而舌质紫暗瘀斑,脉涩之候,足说明瘀血作乱。故立法以祛瘀健脾疏肝为要,当用血府逐瘀汤为上。(王月霞. 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323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