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酶反应动力学

酶反应动力学

时间:2022-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某一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时,其他因素应保持不变。酶促反应速度一般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表示。通常在研究酶促反应动力学时,必须保证两个前提,一是研究中所谓的速度应采用反应的初速度;二是底物浓度必须大大地高于酶浓度,即[S]>>[E]。随着反应时间延长、底物浓度下降或产物浓度升高、逆向反应速度增加、正向反应速度逐渐降低而引起酶促反应速度逐渐下降。

酶反应动力学(enzymatic reaction kinetics)是研究酶促反应的速度以及影响反应速度各种因素的科学。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酶浓度,底物浓度、pH、温度、抑制剂及激活剂等。研究某一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时,其他因素应保持不变。酶促反应速度一般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表示。

通常在研究酶促反应动力学时,必须保证两个前提,一是研究中所谓的速度应采用反应的初速度(initial velocity);二是底物浓度必须大大地高于酶浓度,即[S]>>[E]。反应初速度是指反应开始时的速度,即产物生成量与反应时间呈正比阶段(图4-9)。随着反应时间延长、底物浓度下降或产物浓度升高、逆向反应速度增加、正向反应速度逐渐降低而引起酶促反应速度逐渐下降。采用初速度可避免反应进行过程中因底物浓度消耗而导致速度下降,或因反应产物堆积、酶被底物饱和及部分酶失活而造成的反应速度下降等。

图4-9 酶促反应的初速度

1961年国际生化学会酶学委员会规定使用统一的国际单位(international unit,U)表示酶活性。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如一定的温度、pH和足够的底物等)每分钟催化1 μmol底物转变成产物所需要的酶量为1个国际单位(U)。1979年酶学委员会又推荐以催量(Katal)表示酶活性。1催量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每秒钟内使1 mol底物转化成产物所需的酶量。1 U=16.67×10-9 Kat。酶的比活性是每分钟内每单位(一般是毫克)蛋白质的酶活性,用μmol/(min·mg)表示。同一种酶的比活性高说明该酶制品的纯度高。同一种酶的不同制品的比活性越高,说明该制品的纯度越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