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见骨科伤病的康复治疗

常见骨科伤病的康复治疗

时间:2023-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应根据患者骨质疏松病理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全身健康情况,特别是心血管和内分泌代谢设计切实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案。颈肩腰腿痛包括退行性骨关节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风湿性和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骨科伤病的临床表现。

(一)退行性骨关节病(骨关节炎)

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颈、肩、臂、腰、腿痛综合征及肢体功能障碍和畸形,与风湿性、类风湿性和痛风性等关节炎以及强直性脊柱炎基本雷同,而且多与骨质贫乏(osteapenia)和骨质疏松同时存在,同步发展和相互影响。其基本病理变化为骨关节相关软组织结构的无菌性炎症以及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缺血和破坏。其康复医疗的要领为:

1.爱惜和慎用已退变的骨关节,注意防护,充分应用腰围、护膝、支架、手杖、轮椅车等,避免负重、远行、剧烈运动。提倡游泳及卧位的锻炼运动。

2.防治当风、着湿、受寒,提倡以热疗、光疗、电疗为主的理疗。

3.结合局部外用中西药物如乳胶、凝胶、冷霜的按摩治疗及薄贴疗法和封闭疗法等。

4.结合按摩、理疗的牵引治疗。

5.应用中西医结合以小针刀为代表的微创手术等。

(二)风湿性、类风湿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

鉴于风湿性、类风湿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有些相同,除特殊情况和需要外,三者的康复医疗原则和方法基本一致(详见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康复医疗),但特别强调:

1.改善居住环境和工作场所的条件,争取温度、湿度适宜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

2.结合按摩的局部外用非甾体类药物。

3.提倡热水浴、热水泡足等自我水疗。

(三)骨质疏松症

鉴于骨质疏松症与退行性骨关节病多同时存在、同步发展和相互影响,特别是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为骨量低、质量差、强度不足,同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显微骨折,因此,骨质疏松症的康复医疗,除了大体上与前述骨折、骨关节炎、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相同,还应重视以下要领。

1.适当合理的锻炼,特别注意防止因锻炼活动不当而加重或导致新加创伤。一般可使用支架、轮椅车等或在保护和指导下进行少负重、有节奏和平衡协调的安全活动。如结合日光浴的散步、健身操或不用踢腿、蹦跳等的太极拳等户外活动。步行不宜过远,也可加强坐位及床上运动。总之,应根据患者骨质疏松病理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全身健康情况,特别是心血管和内分泌代谢设计切实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案。

2.充分利用脉冲电磁伤疗法以促进骨组织生长,提高包括骨量和骨强度的骨质量。

3.提倡日光浴、热水浴。

(四)颈肩臂腰腿痛综合征

颈肩腰腿痛包括退行性骨关节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风湿性和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骨科伤病的临床表现。其康复医疗的原则和方法虽然基本相同,但应根据各种不同的原因和具体情况分别对待。一般均以理疗、按摩、牵引、体疗和功能锻炼为主。具体方法和技术操作应参照康复医学专科的规定和会诊意见施行。

(五)骨折及其并发症

可以消肿、镇痛、加强组织修复和再生功能,从而促进骨痂生长及加速骨折愈合。方法有:

1.紫外线 局部和全身(在局部照射1个疗程后开始)照射。

2.短波电疗 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占优势的骨折伤员。

3.超短波 多在骨折1周后开始应用。

4.蜡疗 适应于骨折早期及晚期并发骨折病的防治。

5.磁疗 适用于骨折早期及其愈合的全过程。

6.超声治疗 具有双相治疗作用。小剂量可促使骨痂形成;大剂量可抑制骨痂生长。

7.局部电光浴 适用于骨折早期(最初一周内)及骨折连接后。

8.直流电离子导入 ①钙离子导入:适用于早期,可促使骨痂生长;②碘离子导入:适用于骨痂生长过盛时,可促使骨痂吸收;③抗生素导入:适用于开放骨折预防感染或并发创伤性骨髓炎的治疗。

9.脉冲磁场 促进骨折愈合。

10.经皮神经电刺激 促进骨折愈合。

11.高压氧 适用于骨折并发感染及慢性创伤性骨髓炎,特别是有死骨形成者。

12.功能锻炼(体育疗法) 以主动锻炼为主。重点放在加强肌肉和关节活动方面,以防止肌萎缩和关节粘连僵硬。按骨折愈合过程分期进行,并由专业医务人员指导和监督。

13.推拿按摩 适用于骨折的中晚期。操作时特别注意防止骨折移位。

(六)肢体软组织损伤(扭挫伤)

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性渗出的吸收,消肿、镇痛,同时可减少出血,促使组织修复,减少瘢痕、粘连、僵硬。方法有:①局部寒冷疗法,受伤后立即进行;②超声疗法,受伤后第2天开始;③超声电疗,与超声疗法大致相同;④红外线;⑤音频电疗;⑥微波疗法;⑦脉冲调制中频电疗;⑧音频;⑨磁疗;⑩蜡疗;按摩;体疗。

(七)周围神经损伤

有消炎、促使水肿和血肿吸收、促进神经组织再生、防治瘢痕及粘连形成、延缓麻痹和萎缩肌肉的进程、改善肢体功能的作用。方法包括:

1.超短波、短波及超声电疗 适用于早期。

2.直流电碘离子导入 用于损伤神经修复手术后。

3.紫外线及红外线 可防治修复后神经吻合断端间瘢痕形成。

4.音频电疗 抑制瘢痕增生或瘢痕瘤形成。

5.超声药物透入 如碘甘油透入抑制神经断端吻合处瘢痕生成。

6.电体操疗法 ①可促使麻痹肌肉节律性收缩;②防止麻痹肌大量失水和发生电解质、酶系统和收缩物质的破坏;③保护结缔组织的正常功能,防止其发生挛缩和肌束间凝集;④抑制肌肉纤维化,防止肌肉组织变厚、缩短和硬化。通常应用低频脉冲电体操和中频调制脉冲电体操两种疗法。

7.电针疗法 适用于神经失用和部分丧失神经支配肌肉的康复,作用与电体操疗法大致相同。

(八)创伤性截瘫及其并发症

能促进残留出血及其他渗出和涌出液的吸收,改善血循消肿及加强神经组织营养,保留和改善瘫痪肢体残留的功能,防治压疮和膀胱功能障碍。

1.早期 ①短波或超短波电疗;②离子导入,如10%碘化钾;③针灸;④紫外线、红外线;⑤磁疗。

2.后期

(1)痉挛性瘫痪:①温水浴(37~38℃);②局部电光浴;③磁疗;④针灸;⑤蜡疗。

(2)弛缓性瘫痪:①电针疗法;②电体操;③电子浴;④红外线;⑤局部电光浴;⑥蜡疗;⑦针灸。

3.压疮的康复 ①紫外线;②红外线;③超短波电疗;④微波电疗;⑤抗生素电泳疗法;⑥太阳灯;⑦局部寒冷疗法;⑧二氧化碳激光(散焦);⑨氦-氖激光。

4.膀胱功能障碍 ①感应电疗;②低频脉冲电疗;③磁疗。

(彭 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