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叶天士与《临证指南医案》

叶天士与《临证指南医案》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证指南医案》共10卷,由叶氏弟子华岫云等辑录编撰,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九年。全书辑选叶氏临证医案2 569例,分为89门。充分反映了叶氏广罗博采,融会贯通,自出机杼,卓然成家的学术特色与临床成就,对后世医家的影响极为深远。但《临证指南医案》中宗归脾之意,治以甘温的方法,实非脾营之治,说其补脾气似乎更为贴切些。

叶桂,名天士,号香岩。祖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江苏吴县。叶氏世代业医,其祖父叶时、父叶朝采均有医名。少时昼则从师习儒,夜则从父学医。14岁时父丧,乃从学于父之门人朱某,其后10年间,先后从师17人,闻人有擅长医道者,即以弟子礼事之,并能吸收各家之长。学成后悬壶苏州50余载,治病多奇中,屡起沉疴,医名盛极于时。叶氏平生忙于诊务,鲜有亲笔著述。《清史稿》言其“贯彻古今医术,而少著述”,吴金寿言其“为十全之医,四方求治者,户履常盈,惜其著作甚少”。世传叶氏著述极多,据称仅《幼科新法》(后章楠改题为《三时伏气外感篇》)为叶氏手定,《温热论》据传为其口授门人顾景文,由顾氏整理而成,《临证指南医案》系由华岫云收集叶氏晚年医案,加以分类编辑而成,其他如《本事方释义》、《景岳全书发挥》、《叶案存真》、《未刻本叶氏医案》、《叶选医衡》等多种,或为其门人、私椒者、后裔所辑,或为伪托之作。

《临证指南医案》共10卷,由叶氏弟子华岫云等辑录编撰,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46年)。全书辑选叶氏临证医案2 569例,分为89门。充分反映了叶氏广罗博采,融会贯通,自出机杼,卓然成家的学术特色与临床成就,对后世医家的影响极为深远。其书卷六列有失眠一证,共收叶氏治疗失眠证12例验案,华氏据其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心火、胆火、阳跷脉虚、脾营虚、胆液亏阳升虚烦、肝肾阴亏阳浮等6个证型。而脾营虚证型的提出,当属失眠证分型中鲜见者,其书云:“某,四二,脉涩。不能充长肌肉,夜寐不适,脾营消索,无以灌溉故耳。当用归脾汤意温之”[160],药用嫩黄芪、白术、茯神、远志、酸枣仁、当归、炙草、桂圆、新会皮等。自明代以来,有许多医家致力于“脾阴”的研究,开脾脏研究之先河,叶氏之论,华氏之分,或是皆受到脾阴理论的影响。在治疗上主张以芍药、甘草酸甘合化者有之,以甘寒育养为主者亦有之。但《临证指南医案》中宗归脾之意,治以甘温的方法,实非脾营之治,说其补脾气似乎更为贴切些。

在治疗上,对于肝肾阴亏阳浮之证,他主张用介类以潜阳,称“欲求阳和,须介属之咸。佐以酸收甘缓,庶几近理。”[160]咸以下行入肾,酸以敛阴和阳,甘缓补虚,酸甘化阴,叶氏对药物性味的把握,稔熟于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