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突触小泡也叫突触囊泡

突触小泡也叫突触囊泡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部位形成的传递信息的结构称为突触,而神经元与所支配效应细胞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结构则称接头。而与突触前膜相对的后一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的膜则称为突触后膜。2.化学性突触的传递过程 突触传递是指突触前神经元的信息通过突触传递到突触后神经元,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活动改变的过程。电突触传递的作用可能是促进不同神经元的同步性活动。

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部位形成的传递信息的结构称为突触(synapse),而神经元与所支配效应细胞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结构则称接头。根据在突触处传递信息的媒介的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通过突触联系的方式来实现,此外还有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方式。

(一)经典化学性突触传递

1.经典的化学性突触结构 经典的化学性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个部分组成。前一神经元的轴突末端首先分成许多小支,每个小支的终末部分膨大成球状形成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内有许多囊泡,囊泡内含高浓度的神经递质。突触小体贴附在下一神经元的表面,突触前膜就是突触小体的一部分膜。而与突触前膜相对的后一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的膜则称为突触后膜。两膜之间的间隙称为突触间隙(图13-3)。一方面,一个神经元能够通过突触传递作用于许多其他神经元;另一方面,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可以接受来自许多不同神经元的突触传递。

据神经元之间接触部位的不同,化学性突触主要分为三类:轴突-树突式、轴突-胞体式和轴突-轴突式。研究发现,神经元之间还存在着胞体-胞体式、胞体-树突式、胞体-轴突式、树突-树突式、树突-胞体式、树突-轴突式等突触联系(图13-4)。

2.化学性突触的传递过程 突触传递(synaptic transmission)是指突触前神经元的信息通过突触传递到突触后神经元,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活动改变的过程。当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动作电位传到突触前膜。前膜除极,引发前膜上的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细胞外液中的Ca2+进入突触小体。由于Ca2+的作用,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通过出胞作用,递质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递质在突触间隙中扩散到达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某些离子通道开放,导致某些离子进出突触后膜,从而引起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除极或超极化,形成兴奋性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图13-3 神经突触示意图

图13-4 突触类型示意图

A.轴突-胞体式;B.轴突-树突式;C.轴突-轴突式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增加了突触后膜对Na、K,特别是Na的通透性。由于Na内流,突触后膜产生局部除极,这个除极的局部电位即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EPSP)。当突触前神经元活动增强或参与活动的数目增多时,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可以总和,局部电位幅度加大,一旦使细胞膜除极达到阈电位水平,突触后神经元细胞膜上将产生动作电位。产生动作电位的起始部位通常在轴突的始段,进而扩布到整个神经元。如果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不足够大,不能引起动作电位,这种局部除极亦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提高,容易产生动作电位。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膜释放的抑制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提高了突触后膜对K、Cl-,尤其是Cl-的通透性。由于Cl-由膜外进入膜内,使突触后膜超极化。这个超极化的局部电位即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IPSP)。超极化降低了突触后膜的兴奋性,使突触后神经元不易产生兴奋,而呈现抑制效应。

(二)兴奋传递的其他方式

除了上述经典的化学性突触传递外,神经元之间还存着其他传递兴奋的方式。

1.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non-synaptic chemical transmission)首先发现于交感神经对平滑肌心肌的支配中。这种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轴突末端有许多分支,在分支上有许多呈念珠状的膨大结构,称为曲张体,曲张体内含有大量的递质小泡(图13-5),小泡内含去甲肾上腺素。曲张体沿着轴突末端分支分布于效应器细胞近旁,当神经冲动到达曲张体时,去甲肾上腺素从曲张体释放出来,通过扩散作用到达效应器细胞,激动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而发挥调节作用。在这种方式中,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媒介也是神经递质,但却不形成经典的化学性突触结构。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形式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亦有发现。

图13-5 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示意图

2.电突触传递 神经元之间除了通过神经递质联系外,还存在另一种联系形式即电突触传递(electrical synaptic transmission)。电突触的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gap junction)(图13-6)。在两个神经元紧密接触的部位,两层膜的间隔仅2~3nm。连接部位的神经细胞膜并不增厚,膜两侧胞质内不存在突触小泡。两侧膜上有沟通两细胞胞质的水相通道蛋白,允许带电离子通过。这种通道的电阻低,局部电流可以从中通过,当其中一个细胞膜兴奋时,动作电位可直接传至另一细胞膜,传递速度快,几乎不存在潜伏期。电突触无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分,传递一般为双向。电突触传递的作用可能是促进不同神经元的同步性活动。

图13-6 缝隙连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