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宣郁热,宣通气机法

清宣郁热,宣通气机法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但病机仍然为热郁胸膈,气机阻滞,故仍以栀子豉汤清宣郁热,宣通气机。栀子豉汤为治疗虚烦证的主方。其功用为清宣郁热,除烦止燥。本方用药仅两味,栀子苦寒,解郁除烦、导热下行;豆豉味辛甘,其气轻薄,入肺胃经,透表宣郁,引热上行。病证各异,均以栀子豉汤为基础,为清宣胸膈郁热之良方。

【原文】

发汗吐下后,虚烦1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2,栀子豉汤主之。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77)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78)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而热,身重。若发汗而燥,心愦愦3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4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恼,舌上胎5者,栀子豉汤主之。(221)

阳明病,下之,其外又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恼,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228)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绵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词解】

1.虚烦:指无形邪热郁扰胸膈所致的心烦。

2.心中懊恼:懊恼谓心中烦乱之极,莫可名状,而有无可奈何之感。

3.心愦愦:愦(ku),糊涂,烦乱。心愦愦,即形容心中烦乱不安之状。

4.怵惕:怵(ch),害怕,恐惧。怵惕,即形容不安之状。

5.舌上胎:胎,即苔。舌上苔指舌上有黄白薄腻苔垢。

【释义】

76条论述汗、吐、下后热郁胸膈的证治。从“发汗后”到“必吐下不止”为一段,说明汗后造成胃虚而吐逆,导致水药不得入口。这就是误治变证,当随证治之不可更发其汗。

从“发汗吐下后”至结尾为第二段,主要辨汗吐下后热郁胸膈的证治。若汗之不当邪气不除,又误用吐下之法,导致表热内陷胸膈,郁热扰乱心神,出现心烦不得眠,甚至烦闷难耐,莫可名状,辗转反侧,坐卧不宁,及“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治当清宣郁热以除烦。

77条补充热郁胸膈而胸中窒。热郁胸膈,气机郁滞,除“烦热”,还会伴随出现胸中憋闷,用栀子豉汤清热除烦,宣畅气机。

78条进一步补充热郁胸膈而心中结痛。胸膈下连心下胃脘,热郁胸膈气机不利,常易直接波及心下,而导致胃气郁滞出现心中结痛。可知“心中结痛”较之“胸中窒”更为严重。但病机仍然为热郁胸膈,气机阻滞,故仍以栀子豉汤清宣郁热,宣通气机。

221条论述阳明热证误治后的各种变证及热扰胸膈的证治。阳明病脉浮而紧,浮是里热外扬,紧是邪热成实,属于里热实证。若以腹满为腹实误用下法,则胃中空虚,邪热乘虚郁于胸膈之间出现心中懊恼不安,舌上生苔等症。

228条论述阳明病下后余热留扰胸膈的证治。阳明热证,腹实未成,而早用下法,是邪热入里郁于胸膈。外有热,手足温,是无形邪热散漫。不结胸,是下后邪热未与胸中水饮相结排除结胸证。因郁热扰于胸膈,心中懊恼,饥不能食。邪热蒸腾于上,则但头汗出。此方用于清宣胸膈郁热。

纵观以上六条,栀子豉汤证是汗、吐、下后,余热未尽,蕴而不宣,留扰胸膈而见“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等症。此时虚烦并非因汗吐下后致虚,而是与实烦相区别,乃是邪热郁于胸膈,热扰心神所致。栀子豉汤为清泄胸膈间无形邪热而设,服药后不吐者是药能胜邪,邪热从内而得清解;服药后吐者,则是药与邪争,病势向上,正气得伸,祛邪外出而吐,吐后邪热外泄,病症自解。

【方义】

栀子豉汤为治疗虚烦证的主方。其功用为清宣郁热,除烦止燥。本方用药仅两味,栀子苦寒,解郁除烦、导热下行;豆豉味辛甘,其气轻薄,入肺胃经,透表宣郁,引热上行。二药配伍,清中有宣,宣中有降,共奏清宣胸膈郁热。使用时要注意其煎服法,先煎栀子,以取其味苦清热泻火;后下豆豉,以其药性轻扬不宜久煎,取其味辛轻清宣透。原方中栀子未用炒用,可见是用生品,取其清热之功用;豆豉后入,取其轻清香透,宣散郁热,如此而用,内寓深意,《本草备案》中有“泻心肺之邪热,使之屈曲下行从小便出,而三焦郁火以解”。

临床加减:热郁气滞较甚,可加郁金、瓜蒌、枳壳理气开郁;热甚加连翘、黄芩清透邪热;湿热郁阻,可加厚朴、石菖蒲以化湿理气;呕恶加竹茹、半夏和胃止呕。

张仲景在栀子豉汤的基础上衍化出很多方剂,多与脾胃有关,如栀子甘草汤、栀子干姜汤、栀子厚朴汤、栀子柏皮汤、栀子大黄汤等。病证各异,均以栀子豉汤为基础,为清宣胸膈郁热之良方。

【历代论述】

柯韵伯:既可以祛邪,又可以救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耳。(《伤寒来苏集》)

汪琥:栀子豉汤仲景虽用以吐虚烦之药,余曾调此汤与病人服之,未必能吐。何也?盖栀子之性苦寒,能清胃火润燥;豉性苦寒微甘,能泻热而兼下气调中,所以其苦未必能使人吐也。医者必欲升散火郁,当于病人喉中探之使吐可耳。(《伤寒论辨证广注》)

【病案分析】

1.赵某,女,53岁,1999年6月10日初诊。患者自述多年来心悸少寐、情绪欲怒、胃脘部不适、嗳气吞酸、食少乏味、胸闷不畅、心烦不安,甚则懊恼伴有呕吐、大便干、小便正常,时感咽部有异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头晕、四肢乏力。曾去沈阳医院多次检查均正常,诊断为胃神经官能症。服中西药多年效果不明显,故来我院就诊,症状如前,舌苔薄黄、脉弦。病机:肝郁不畅,久而化热,热扰胸膈。治宜清热解郁之法。方药:山栀子20克,淡豆豉15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牡丹皮10克,半夏10克,赭石10克,茯神10克。5剂,每日1剂,水煎服。6月16日复诊:服上药咽部如有异物感消失,胸闷、心烦不安、懊恼欲呕吐已有明显好转,精神也舒畅,效不更方,继服之。共服25剂诸恙悉平,连访3年再未复发。

按语:业师临床常以栀子豉汤加桑叶或桑白皮为基础,再加苍术、连翘、草豆蔻、枳壳、甘草、神曲、麦芽、山楂等,名为四三饮,药共四组,即三清、三燥、三消、三补,主治湿热口疮。若阴虚火盛,则减去燥湿药,加知母、黄柏、生地黄、玄参或女贞子、墨旱莲草、当归、胡黄连之类;若脾胃不足,中气素虚,火不安位,症见疲乏多寐、自汗纳差、大便溏,舌淡齿痕、脉沉弱,每于疲劳、熬夜而复发者,则以栀子、淡豆豉、桑白皮或桑叶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疗效满意[3]

2.《南雅堂医案·温疫门·卷七》:腹中阵痛如绞,爪甲色渐变青,两足转筋,肢冷如冰,欲吐不吐,欲泻不泻,此即干霍乱之证。上下势成格拒,热毒内攻,邪势不得外泄,内燔如焚,证候最为险恶,防有神昏内闭之虑,急以涌吐泄毒,并芳香宣窍,冀其邪从吐解。佚平再议?

生栀子七枚,香豉六钱。上药两味先煎分两次服,得吐即止,不必尽剂,不吐再服,吐后服紫雪丹五分。

按语:是案陈修园叙述栩栩如生,其病势之急,病态之迫,跃然纸上。病家或由冷气搏结于肠胃,与宿食胶着,肠胃挟实,肠中气血瘀阻,故而腹痛如绞;肠中气血逆乱,阴阳相干,故而欲吐不能,欲泻不得;中焦邪实郁久化为热毒,且无宣泄上下之出路,热毒内燔,故生神昏内闭之虞。中焦缭乱,大气不能环流,阴阳气不相顺接,故而爪甲色青,两足转筋,肢冷如水,此真寒假热之状。陈氏急投以栀子豉汤,清热开郁,但求给邪毒以出路,速救内陷神明之急。因病在中焦,不能全赖栀子豉汤祛病,故得吐即止,还须服紫雪丹清热解毒,凉血安神,泄热通便,此亦不为治疗之终[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