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时期医方选释

元时期医方选释

时间:2022-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方中吴茱萸味辛、苦,性热,主入肝经,辛散苦泄,性热祛寒,既散寒止痛,又疏肝解郁。青皮疏肝理气止痛;木香、槟榔行气止痛;桔梗开提肺气引药上行,三药相合,则郁结之滞气得通。气滞则血易瘀,以干漆辛散苦泄,温通行滞,破血祛瘀。诸药相合,共奏清热凉血,活血止痛之功。以醋为丸,增强疏肝止痛之力,以酒送服,益助诸药行散之力。诸药相合,开合相济,温散并行,使寒凝散、气滞通、心痛愈。

(一)《太平圣惠方》[22]

利 膈 散

【出处】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治胸痹诸方》。

【组成及用法】 人参(去芦头)一两 前胡(去芦头)一两 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诃黎勒皮三分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三分 桂心半两 白术三分 干姜(炮裂,锉)半两赤茯苓一两

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渣,频频温服。

【功效】 健脾行气,温化寒痰。

【主治】 心痛之中焦虚寒、寒痰凝聚证,症见心痛,胸膈满闷,咳唾喘急,乏力食少。

【释方】 中焦阳虚,故生阴寒,脾失健运,痰湿由生,阴寒与痰湿之邪上犯,胸中之气痹阻不通,故心痛之症作。

方中人参、白术、赤茯苓、甘草益气健脾除湿;桂心温通经脉、助阳散寒,干姜既通心助阳以散寒,又健运脾阳以化湿;陈皮行气健脾、燥湿化痰,前胡降气化痰,诃黎勒皮下气破壅降逆,与桂心、干姜相伍,则散中有收,散不伤正,收不敛邪。生姜为药引,引诸药入脾胃。诸药相合,则中焦阳虚得补,阴寒可散,痰湿可化,脾运复健,邪去正复,心痛之症自瘳。

吴茱萸丸

【出处】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治卒心痛诸方》。

【组成及用法】 吴茱萸(汤浸七遍,焙干,微炒)一两 干姜(炮裂,锉)一两 桂心一两干漆(捣碎,炒令烟出) 槟榔一两 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一两 木香一两 白术一两当归(锉,微炒)一两 桔梗(去芦头)一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以热酒送下,不拘时候。

【功效】 助阳散寒,疏肝行气。

【主治】 心痛之寒凝气滞证,症见卒心痛,气闷欲绝,面色青,四肢逆冷。

【释方】 素体阳虚,阴寒内生,复加肝气郁结,气滞不行,则寒凝气滞互结,气血运行不畅,胸中之气运转不利,痹而作痛。

方中吴茱萸味辛、苦,性热,主入肝经,辛散苦泄,性热祛寒,既散寒止痛,又疏肝解郁。附子辛热,入心脾肾经,补火助阳,通行十二经;干姜辛热,温中焦而逐里寒,助阳通脉,助附子伸发阳气;桂心助阳散寒、温经通脉,三药相合,则内聚之阴寒得散。青皮疏肝理气止痛;木香、槟榔行气止痛;桔梗开提肺气引药上行,三药相合,则郁结之滞气得通。气滞则血易瘀,以干漆辛散苦泄,温通行滞,破血祛瘀。另以白术益气健脾,当归养血活血、止痛而兼散寒,其用有二:一则补益气血并助气血循行,二则可令祛邪不伤正,其用可比小柴胡汤中之人参。诸药相合,则寒凝得散,气滞得通,气行复常,通则不痛矣。

临床应用本方多以猝然心痛、胸闷胁胀、四肢逆冷为辨证要点。

郁金饮子

【出处】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治心悬急懊痛诸方》。

【组成及用法】 郁金半两 黄芩一两 赤芍药一两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一两生干地黄一两 大腹皮(锉)一两

上药锉细,每服一分,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渣稍热服,不拘时候。

【功效】 清热凉血,活血止痛。

【主治】 心痛之瘀热扰心证,症见心痛如刺,心烦口干,舌质紫暗,脉弦涩或数。

【释方】 气郁化火,火热内扰,瘀血由生,瘀热互结,血脉痹阻,不通则痛,故见本方所治诸症。

方以郁金、赤芍药为君药,前者活血行气止痛兼凉血,后者清热凉血、散瘀止痛;黄芩清热泻火凉血,助君药清瘀热,枳壳破气消滞,“主心腹结气”(《药性论》),行气以化瘀,共为臣药;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补火热所伤之阴,大腹皮行气导滞,共为佐药。诸药相合,共奏清热凉血,活血止痛之功。

诃黎勒丸

【出处】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治九种心痛诸方》。

【组成及用法】 诃黎勒(煨,用皮)一两 木香半两 桂心一两 干姜(炮裂,锉)半两川大黄(锉碎,微炒)一两 吴茱萸(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半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上为末,酽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功效】 助阳散寒,行气止痛。

【主治】 心痛之寒凝气滞证,症见心胸闷痛,四肢不温,腹胁作胀。

【释方】 外感寒邪,寒性凝滞收引,阻遏气机,寒凝气滞,胸阳不布,故心胸闷痛。

方中吴茱萸味辛、苦,性热,主入肝经,既散寒止痛,又疏肝解郁;附子辛热,补火助阳,通行十二经;干姜辛热,温中焦而逐里寒,助阳通脉;桂心温阳散寒、温经通脉,四药均为大辛大热之品,相合为用,则内外之寒邪可迅速消散。木香行气止痛,诃黎勒下气消壅,“主破胸膈结气”(《药性论》),且其性酸涩,与一众辛热燥烈之药相伍,可防其辛散太过,以达散不伤正、收不敛邪之效。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药品化义》),与诸温热药同用,取其沉降下行、泻结行滞之功,以速去胸腹气滞。以醋为丸,增强疏肝止痛之力,以酒送服,益助诸药行散之力。诸药相合,开合相济,温散并行,使寒凝散、气滞通、心痛愈。

【注】 本方与吴茱萸丸治证均为寒凝气滞证,方中均用吴茱萸、附子、干姜、桂心以温散寒邪,但前方散寒与行气并重,且祛邪扶正兼施,而本方侧重于祛邪,温散寒凝之力更著,当加以区别。

(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80]

和 气 散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组成及用法】 香附子(炒,去毛) 陈皮(去白) 肉桂(去粗皮) 良姜(去芦) 青皮(去白) 甘草(爁) 茴香(炒) 苍术(米泔浸)各一两 桔梗(去芦)三两

上药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或盐酒调下,不拘时候。

【功效】 行气祛湿,温中散寒。

【主治】 心痛之肝胃气滞、寒饮停聚证,症见心痛,胸闷腹胀,纳呆,吞酸,泄泻。

【释方】 肝气郁结,肝胃不和,中焦气滞,寒饮水湿内生,停滞中焦,上犯胸阳,胸阳内痹,心脉不畅故见心痛诸症。

方中以香附为君药,其味辛、微苦、微甘,性平,乃“气病之总司”(《本草纲目》),其味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疏肝解郁,行气止痛;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青皮疏肝理气,桔梗宣肺化痰,同为臣药;肉桂温阳通脉、散寒止痛,良姜、茴香散寒止痛、行气温中,苍术燥湿健脾,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是为使药。

(三)《圣济总录》[32]

细辛桃仁汤

【出处】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肝著》。

【组成及用法】 细辛(去苗叶)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各二两 山茱萸一两 柏子仁二两 桂(去粗皮) 甘草(炙)各一两 防风(去叉) 白茯苓(去黑皮)各二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加大枣三枚(擘破),同煎至一盏,去渣,空心食前温服,每日3次。

【功效】 散风寒,化瘀血,补肝肾。

【主治】 肝经不足,风寒乘之,气血不畅,胸膺刺痛,胁满筋急,不得太息。

【释方】 肝肾阴虚,复感风寒,肝用失常,疏泄太过,肝气横逆,气结胸中,气病及血,血脉瘀滞,胸痛诸症因而蜂起。

方中细辛祛风散寒止痛,桂枝发散风寒、温通经脉,防风入肝经,祛风散寒、解痉止痛;桃仁活血化瘀止痛;白茯苓健脾补中,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义;山茱萸益肾养肝以补其本虚,《本经》云其“主心下邪气”,柏子仁养心安神以疗阴血亏虚、心失所养之症,《本草纲目》并云其可“润肾燥”,二药同治心肾二脏之虚。诸药同施,使肝体充、肝用健而邪无由侵,邪去正安,气血通调,胸痛症除。

调 中 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心掣》。

【组成及用法】 白术 干姜(炮) 当归(切,焙) 人参 赤茯苓(去黑皮)各二两桂(去粗皮)一两半 五味子 甘草(炙)各一两

上药切碎,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慢火煎至八分,去渣,稍热服,每日3次。

【功效】 益气温阳,散寒除湿。

【主治】 心痛之中焦阳虚、寒湿上犯证,症见心中掣痛,胸中少气,善咳洞泄。

【释方】 脾失健运,水湿内停,中焦阳虚,阴寒内生,湿浊与寒邪相合,上犯胸阳,胸阳失展,心脉痹阻而作心痛诸症。

方以白术、人参、炙甘草相合,甘温补中焦之虚,健脾燥湿,缓急止痛;辛热之干姜温中焦脾胃而祛内寒,辛温之桂枝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既祛中焦之寒,又助脾阳行化湿之职;赤茯苓甘淡、平,功专泻热行水,《本草再新》云其可“益心气,健中和脾,润肺,燥湿”,方中用其淡渗利湿;加当归活血通脉,用五味子“酸咸入肝而补肾,辛苦入心而补肺,甘入中宫益脾胃”(《本草纲目》),补中气不足,收耗散之气,止咳止泻。诸药配伍,则中气健旺、阳气振奋、寒湿可化,诸症可除。

临床应用本方多以心中掣痛、胸闷气短、或咳或泻为辨证要点。

【注】 本方与《太平圣惠方》之利膈散主治相类,利膈散证为寒痰为患,病位在中、上二焦,故方中化痰燥湿之力胜;本方治证为寒湿为患,湿之为病,弥漫三焦,故病位包括上、中、下三焦,方以扶正为主,俾其正复邪自除,亦可见其湿邪为患不甚。临证当细加区别。

桔梗黄芪汤

【出处】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胸痛》。

【组成及用法】 桔梗(炒)二两 黄芪(细锉) 沉香(锉) 当归(切,焙)各一两 芎䓖 人参 甘草(炙) 紫苏叶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功效】 益气活血,行气止痛。

【主治】 胸痹之气虚血瘀证,症见胸膈满闷,心痛如刺,动则喘息,倦怠乏力,脉虚细而涩。

【释方】 气为血之帅,气虚帅血无力,则血行不畅而瘀滞脉中,不通而痛,故见心痛诸症。

方中黄芪入肺、脾经,人参入心、肺、脾经,炙甘草入心、肺、脾、胃经,三味俱为补气要药,三药相合,补气以行血;桔梗一药,《药性论》云其“破血,祛积气,消积聚,痰涎”,可见有活血行气化痰之功,故于方中用之,且用量独重;当归养血活血止痛,川芎活血行气止痛,二药相伍,则活血不伤正;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沉香辛苦、温,行气止痛,温散瘀滞,苏叶行气宽中,治胸膈满闷。诸药配伍,共奏益气活血、行气止痛之功,则气虚得补,血瘀得化,诸症可解。

延胡索散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百·诸注门·气注》。

【组成及用法】 延胡索 橘核(炒) 人参各半两 乳香(研) 地龙(去土炒)各一分

上为散。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每日2次。

【功效】 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 心痛之气滞血瘀证偏寒者,症见胸膈刺痛,转动不得,四肢厥冷,面色紫暗。

【释方】 素体阳气不足,阴寒内生,或阳虚复感外寒,则阴寒凝滞,气血循行不畅而见心痛诸症。

方中以延胡索为君药,其性辛散温通,“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本草纲目》),用之活血行气止痛;橘核入肝经,行气散结止痛,人参大补元气,补气之虚,气旺则运行通畅,血行自调,二药共为臣;少用乳香活血行气止痛,地龙通经活络,以助化瘀之力,为佐药。用温酒调服,益助气血运行。全方行气不破气,活血不耗血,使滞气通、瘀血化、寒凝散则心痛诸症自除。

(四)《幼幼新书》[181]

金 铃 散

【出处】 《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心痛第五》引茅先生方。

【组成及用法】 金铃子(炮,去皮核) 蓬莪术(炮)各一两 茴香 木香(炮) 京三棱(炮)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半,用热酒调下。

【功效】 行气活血,散瘀止痛。

【主治】 心痛之气滞血瘀证,症见心胸刺痛,胸胁胀闷,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释方】 肝气郁结,气滞不疏,行血不利,血因之瘀,血脉痹阻,因而心痛。

方中以金铃子(即川楝子)为君,其性苦寒降泄,功善疏肝行气止痛;莪术辛苦温,辛散苦泄温通,破血逐瘀、行气止痛,三棱苦辛平,其用与莪术相类,莪术偏于破气,三棱偏于破血,二药相须而用,同为臣药;木香、小茴香同为佐药,助君药行气止痛,其性温,助血行。诸药配伍,寒温并用,辛散苦泄并行,其行气破血、逐瘀止痛之力较强。

【注】 本方与《圣济总录》之延胡索散、《宣明论方》之辰砂一粒丹均治气滞血瘀之心痛,区别在于:延胡索散所治之证盖因其人素体阳气虚,寒凝气滞血瘀而病心痛,病性属本虚标实,故组方扶正祛邪同用,证以气虚气滞为主,血瘀不著,故行气、补气药用量大于活血通络药;辰砂一粒丹所治之证乃由素体阳虚,复因忧思恼怒,肝气郁结,寒凝、气滞、血瘀而成,亦为本虚标实之证,故温阳、行气、活血并重,阳虚为本,气滞血瘀之标实不显,故用理气活血轻剂入药;而本方所治之证乃因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而致,病性属实,气滞血瘀并重,故径用行气破血药,祛除病邪,其人必体实乃可用本方。

(五)《黄帝素问宣明论方》[182]

辰砂一粒丹

【出处】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十三·诸痛门·药证方》。

【组成及用法】 附子(炮) 郁金 橘红各一两

上药为末,醋、面糊为丸,如酸枣大,以朱砂为衣。每服1丸,男子酒送下,妇人醋汤送下。

【功效】 温阳散寒,行气活血。

【主治】 厥心痛之寒凝气滞血瘀证,症见猝然心胸闷痛,持续不止,牵及季胁引痛胀满,面色紫暗。

【释方】 素体阳虚,寒凝则血瘀;复因忧思恼怒,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愈甚;寒凝气滞血瘀,心脉痹阻,故作疼痛。

炮附子味辛性热,其性纯阳,通行十二经,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郁金疏肝行气以解郁,活血化瘀以止痛,其性寒,一可制炮附子之热,一可防气血郁而化热;寒凝气滞血瘀,水湿运化失常,痰饮亦生,以橘红之辛散苦泄温通,行气宽中,燥湿化痰。服药以酒、醋,一可行药势,一可散瘀血。诸药相合,使阳生寒散、气畅瘀除,心痛自解。

(六)《三因极一病证方论》[18]

温 胆 汤

【出处】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九·虚烦证治》。

【组成及用法】 半夏(汤洗七次) 竹茹 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 陈皮三两 甘草(炙)一两 茯苓一两半

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5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渣,食前服。

【功效】 化痰理气,清热燥湿。

【主治】 心痛之痰热扰心证,症见胸闷,心胸时作灼痛,痰稠色黄,或呕吐呃逆,大便偏干,虚烦不眠,苔腻或干,或黄腻。

【释方】 饮食失节,脾胃受损,水湿失运,湿聚成痰,痰郁化热;或过食辛燥肥甘厚味,痰热内生,痰热扰心,心脉痹而作痛。

方中半夏辛温,《名医别录》云其可“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心下急痛,坚痞”,用之燥湿化痰、降逆消痞,为君药;竹茹甘、微寒,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为臣药;枳实破气除痞、化痰消积,陈皮行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健脾渗湿,三药同为佐药,既行气燥湿化痰以治标,又健脾渗湿以治本;炙甘草为使药,益脾和中,调和诸药。煎加姜、枣,和脾胃而兼制半夏之毒。综观全方,以化痰为主,清热为辅,诸药相合,使痰消热清则心痛诸症可痊。

(七)《杨氏家藏方》[183]

却 痛 散

【出处】 《杨氏家藏方·卷五·心腹痛方二十二道》。

【组成及用法】 五灵脂(去砂石) 蒲黄(炒赤色)各一两半 当归(洗,焙) 肉桂(去粗皮) 石菖蒲 木香 胡椒各一两 川乌头(炮,去皮脐)三两

上药为细末。每服二钱,加醋一盏,盐半盏,同煎至五分,不拘时候热服。

【功效】 活血通脉,散寒止痛。

【主治】 心痛之血瘀寒凝证,症见猝然心痛如绞,遇寒加重,痛处不移,舌淡紫,脉紧涩。

【释方】 素体阳虚,阴寒内生,或者外感寒邪,内袭心脉,血得寒则凝,瘀阻心脉,不通则痛,故心痛猝然而作。

方中五灵脂与蒲黄相须而用,是即活血祛瘀名方“失笑散”,活血通脉、化瘀止痛,当归活血、补血,并能散寒止痛,与失笑散相伍,既助其活血止痛之力,又使其祛瘀不伤正;肉桂、胡椒、制川乌均为辛散温热之品,合用之则补火助阳、温经通脉、散寒止痛,既补阳以祛内寒,又温经以散外寒;木香行气止痛,气行则血行瘀散;石菖蒲一药,《本草从新》言其“辛苦而温,芳香而散,开心孔,利九窍”,方中用其温散寒滞,并引药入心经。诸药相合,共奏祛瘀散寒、活血止痛之功。

(八)《妇人大全良方》[184]

桔梗饮子

【出处】 《妇人大全良方·卷五·妇人痨瘵序论第一》。

【组成及用法】 苦梗 甘草 黄芪 人参(去芦) 麦冬各一两 青皮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

【功效】 补养心气。

【主治】 心痛之心气虚证,症见心胸隐痛,胸闷气短,健忘倦怠,面白自汗,舌淡胖,脉虚细。

【释方】 素体气虚,心气不足,心脉鼓动乏力,故虚而作痛。

方中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入心、脾、肺经,大补元气,为君药。黄芪甘、微温,补中益气,甘草甘平,补益心气,合为臣药。气为血之帅,气虚血易滞,气能行津,气虚易生痰,桔梗苦、辛、平,可“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有活血行气化痰之功,用之以活血化痰,兼可载诸药入胸中;青皮苦、辛、温,疏肝行气,使补气而不壅滞;麦冬甘、微苦、微寒,入心经以养阴清心,防诸药补而生热,且《本草新编》载其可“补心气之劳伤”,用之合拍。诸药配伍,补而不滞,温而不热,心气得补,心脉通畅,则心痛可止。

(九)《内经拾遗方论》[185]

补 心 汤

【出处】 《内经拾遗方论·卷一》。

【组成及用法】 茯神(去木) 贝母(去心) 麦冬(去心) 生地(姜汁炒)各二钱 天冬(去心) 酸枣仁(炒) 白芍 当归 橘红各一钱 黄连八分 川芎八分 甘草二分

上药以水二盅,加生姜三片,煎至八分,食后服。

【功效】 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主治】 阴血亏虚,心中掣痛。

【释方】 心血不足,心脉失充,心阴亏虚,心脉失濡,则拘急而痛。

方中生地黄、白芍、天冬、麦冬,既甘寒滋阴以清虚火,又入血分以生血,前二药偏于补血,后二药偏于滋阴,各有侧重;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止痛,川芎辛温,活血、行气、止痛,当归助生地黄、白芍补血之力,川芎使诸滋阴补血药补而不腻,二药性温,伍于一众寒凉滋阴养血药中,可制其寒凉之性;血虚心神失养,阴虚热生、心神受扰,故用茯神、酸枣仁养心安神;阴虚阳亢,虚热内盛,灼津炼液成痰,故以贝母、橘红行气化痰;少用黄连,苦寒泻火、清热除烦,以解心经虚热;甘草调和诸药,配芍药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综观全方,标本兼治,养血滋阴清热,心血心阴一复,不治痛而心痛自除。

(十)《世医得效方》[186]

加味乌沉汤

【出处】 《世医得效方·卷四·心痛》。

【组成及用法】 人参 当归(大者去芦) 白术(炒)各一两 沉香半两 天台乌药白茯苓(去皮) 附子(煨,去皮脐)各一两 肉桂(去粗皮)半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水煎,空腹服。

【功效】 益气温阳,散寒止痛。

【主治】 心痛之心阳亏虚证,症见心痛,胸闷气短,神倦畏寒,四肢欠温,舌淡胖,苔白腻。

【释方】 思虑劳神过度,心脾两伤,气血生化乏源。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内停;心气不足,心阳不振,阴寒内生。寒邪与湿浊相合,困遏胸阳,凝滞心脉,则气血行滞,发为心痛。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白术益气健脾燥湿,补益心脾之气,合而扶其正,为君药;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肉桂助阳化气、温经通脉,合而温振心阳、温散寒邪,为臣药;当归养血活血,既补心血不足,又散寒止痛,乌药、沉香辛散温通,舒畅气机、散寒止痛,茯苓健脾渗湿,一则除湿治标,一则健脾治本,上四味合为佐药,散寒除湿、行气止痛;生姜、大枣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伍,扶正与祛邪兼顾,阳气得扶,寒湿可祛,则心痛可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