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晋隋唐时期医方选释

晋隋唐时期医方选释

时间:2022-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诸药合用,使寒凝散,血瘀除,气机畅而疼痛满闷自消。本方采用熨背之外治法,起效快而无副作用,在治疗胸痹心痛诸古方中堪称别具一格,对于寒凝胸中之胸背疼痛可作为辅助疗法,配合药物内服效果更佳。全方滋阴清热、扶正祛邪并举,标本同治,则阴虚火旺之心痛可痊。三组药物,一散寒,一行气,一活血,一一针对方证之病机。

(一)《备急千金要方》[14]

当 归 汤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腹痛第六》。

【组成及用法】 当归 吴茱萸 桂心 人参 甘草 芍药 大黄各二两 茯苓 枳实各一两 干姜三两

上药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3次服。

【功效】 助阳散寒,活血止痛。

【主治】 心痛之寒凝血瘀证,症见胸中满闷疼痛,牵引两胁,胁下有冷气上冲心,腹胀,大便不畅,脉弦紧。

【释方】 本方证系上焦阳气虚弱,阴寒之气上逆,寒凝胸中,心脉痹阻不畅所致。

方中吴茱萸辛热,散寒止痛、下气开郁,桂心助阳散寒、温经通脉,干姜温中焦脾胃而祛内寒,三药相合,则外寒得散,内寒得温。当归补血、活血、止痛而兼散寒之功,芍药行血散瘀,大黄活血祛瘀,与诸温药同用,去其寒性而存其降泄瘀血之用。人参、茯苓、甘草可健脾益气,配干姜补中焦阳气之虚,则上焦之气开发,逆气可平。枳实行气消痞,合茯苓则行气化湿,以除寒凝所生之痰湿。诸药合用,使寒凝散,血瘀除,气机畅而疼痛满闷自消。

熨 背 散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胸痹第七》。

【组成及用法】 乌头 细辛 附子 羌活 蜀椒 桂心各五两 川芎一两六铢

上药治下筛。帛裹,微火炙令暖,以熨背上,至愈乃止。

【功效】 温阳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 胸痹之寒凝证,症见胸背疼痛而闷,遇寒加重,苔白脉紧。

【释方】 背者,胸之府也,寒凝胸中之胸背疼痛,以本方熨背可使寒邪有出路。

方中乌头刚燥雄烈,外用可疏经散寒通络;炮附子辛热纯阳,通行十二经,温阳以逐寒;蜀椒“通三焦”,温中下气开郁,助乌、附温散寒邪;桂心助阳散寒,温经通脉;细辛芳香走窜,善散寒止痛;川芎辛香行散,温通血脉;羌活专行脊背以散寒止痛。诸药合用,阴寒从外而散,则络通痛止,且无峻烈功伐之弊。

本方采用熨背之外治法,起效快而无副作用,在治疗胸痹心痛诸古方中堪称别具一格,对于寒凝胸中之胸背疼痛可作为辅助疗法,配合药物内服效果更佳。

前 胡 汤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胸痹第七》。

【组成及用法】 前胡 甘草 半夏 芍药各二两 黄芩 当归 人参 桂心各一两 生姜三两 大枣三十枚 竹叶一升

上药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4次服。

【功效】 散风寒,清郁热,下气宽胸。

【主治】 寒热之邪痹著心下之胸痹心痛,症见胸中逆气,心痛彻背,少气不食。

【释方】 本方所主治的病证,其病机是:患者素体气血虚弱,复感风寒之邪,日久不愈,郁而化热,寒热交错,气机不畅,因而心脉痹阻。

本方以前胡宣散风热、下气宽胸,善治“伤寒寒热”。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合为桂枝汤,疏散风寒、调和营卫。黄芩清热解郁,竹叶清心除烦利尿,使热有出路。半夏消痞散结,配前胡又可燥湿化痰。人参、当归益气养血,扶正以助祛邪。诸药相合,标本兼治,补气生血,散风寒,清郁热,畅气机,心脉通则诸症消。

伤 心 汤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风虚惊悸第六》。

【组成及用法】 茯神 黄芩 远志 干地黄各三两 甘草 阿胶 糖各一两半夏 附子 桂心 生姜各二两 石膏 麦门冬各四两 大枣三十枚

上药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纳糖、阿胶更煎,取二升二合,分3次服。

【功效】 滋阴清热。

【主治】 心痛之心阴不足,火热内炽证,症见心胸灼痛,心烦不寐,口干便结,舌红苔少,脉数。

【释方】 素体心阴不足,复感温热之邪,阴虚火旺,火热内炽则营阴益耗,二者互为因果,故见心胸灼痛、心烦不寐、口干便结、舌红、脉数诸症。

方中生地黄、阿胶滋阴养血,麦冬养阴而清心除烦;黄芩、石膏清热泻火,石膏兼能除烦止渴;茯神、远志宁心安神,诸药共奏滋阴清热之功。阴虚火旺,易灼津成痰,用半夏、生姜燥湿化痰;以附子、桂心温通经脉止痛,另在大队滋阴清热药中少用温通药,一则寓反佐之义,防止苦寒伤阳,滋腻碍胃;一则可从阳引阴,含有“阳中求阴”之义。大枣、甘草、饴糖味甘,缓急止痛,且可滋补营阴。全方滋阴清热、扶正祛邪并举,标本同治,则阴虚火旺之心痛可痊。

(二)《外台秘要》[16]

防风茯苓汤

【出处】 《外台秘要·卷七·冷气心痛方》引《深师方》。

【组成及用法】 防风二两 茯苓二两 桂心六两 甘草(炙)二两 半夏(洗)四两干姜(炮)四两 人参三两

上药切碎,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分3次温服。

【功效】 补中助阳,散寒祛湿。

【主治】 心痛之中焦阳虚,寒湿凝滞证。症见心中冷痛,胸闷短气,四肢不温,吐涎便溏。

【释方】 中焦阳气不足,脾运不健,阴寒湿浊之邪内生,上犯胸阳,胸阳失展、心脉痹阻不通故见本方所治诸症。

方中人参甘温,大补元气,干姜辛热,温中阳而散里寒,合而温补中焦阳气,共为君药;桂心温阳通脉以散寒湿,半夏燥湿化痰且降逆气,合而温散上焦寒湿之邪,共为臣药;茯苓甘淡,健脾渗湿,防风辛甘、微温,风能胜湿,散寒除湿止痛,共为佐药;使以甘草调和诸药。

【注】 本方主治与《金匮要略》之人参汤相似,区别在于:人参汤证以中焦虚寒为主,故治以扶正之人参、干姜、甘草、白术;而防风茯苓汤证为中焦虚寒兼有寒湿之邪,故扶正祛邪同施,临证当细别之。

高良姜汤

【出处】 《外台秘要·卷七·心痛不能饮食方》引《广济方》。

【组成及用法】 高良姜十分 当归十分 橘皮八分 厚朴(炙)十分 桔梗八分桃仁(去皮尖)五十枚 吴茱萸八分 生姜八分 诃黎勒五分

上药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八合,绞去渣,分3次温服。

【功效】 散寒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 心痛之寒凝气滞血瘀证,症见久心痛刺肋,冷气结痛不能食。

【释方】 肝主疏泄,其气郁结,中焦气机不畅,复感寒邪,寒凝气滞,血行郁滞,心脉痹阻而痛。

方中高良姜辛热,入脾胃,温中散寒止痛,吴茱萸辛热,主入肝经,疏肝下气、散寒止痛;橘皮辛苦、温,行气运脾,厚朴苦辛、温,行气除满;桃仁活血化瘀,当归养血活血。三组药物,一散寒,一行气,一活血,一一针对方证之病机。另用桔梗以开提肺气,引药上行;诃子(诃黎勒)下气消壅(《本草纲目》云:“诃子……同橘皮、厚朴用则下气。”),二药同用,使上下气机宣通。诸药相合,则阴寒可散,滞气可通,瘀血可化,心痛自除。

临床应用本方多以心痛如刺、连及胁肋、腹中冷痛为辨证要点。

桃 仁 丸

【出处】 《外台秘要·卷七·杂疗心痛方》引《广济方》。

【组成及用法】 桃仁(去皮尖)八分 当归六分 芍药八分 诃黎勒六分 甘草(炙)六分 延胡索四分 人参六分 槟榔十四枚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空心以酒送下,每日2次。

【功效】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 心痛之血瘀心脉证,症见心胸刺痛,痛处不移,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释方】 气为血之帅,气机不畅,血行郁滞,心脉不通而作痛。

方中桃仁合当归,活血化瘀止痛,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芍药合当归养血活血,人参益气,俾气充则血行亦畅。槟榔“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治心痛”(《药性论》),诃黎勒下气消壅,甘草调和诸药,合芍药又可缓急止痛。全方有补有行,补血不滞血,有散有收,活血不破血,堪称中正之方。

人 参 汤

【出处】 《外台秘要·卷七·卒心痛方》引《必效方》。

【组成及用法】 人参 桂心 栀子 甘草(炙) 黄芩各一两

上药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3次温服。

【功效】 益气温阳,清热泻火。

【主治】 卒心痛,兼见四末不温,口干发热。

【释方】 本方所治病证病机较为特殊,乃心气不足,胸阳不振,郁闭胸中,久郁化热,火热扰心所致。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

方中人参甘温,甘草甘平,大补元气以益心气;桂心辛温,辛散以行血瘀,温通以扶胸阳;栀子、黄芩俱苦寒,前者可“泻三焦火,解热郁,行结气”(《本草衍义补遗》),后者善清上焦之热,二药相合,清泻上焦火热,并导热下行。诸药合用,使虚者得补,寒者得温,热者得清,则诸症自消。本方为寒温并用、补泻兼施之代表方。

甘 草 汤

【出处】 《外台秘要·卷三十八·石发腹胀痞满兼心痛诸形证方》引《靳邵方》。

【组成及用法】 甘草(炙) 枳实(炙) 白术 栀子各二两 桔梗三两

上药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2次服。

【功效】 行气化痰,清热泻火。

【主治】 心痛之痰气互结、郁而化热证,症见心胸闷痛,脘腹胀满,咳嗽痰黄,心烦口干,苔黄腻,脉滑数。

【释方】 脾虚健运无权,痰湿内生,加以气机不畅,痰气互结,久郁化热,痰热气滞痹阻脉络而发心痛。

方中甘草甘平,白术苦甘温,健脾益气燥湿;枳实破气除痞、化痰消积;栀子清热泻火除烦;桔梗利气开胸化痰,且载药力达于上焦。诸药相合,共奏健脾行气化痰清热之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