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厥心痛与真心痛

厥心痛与真心痛

时间:2022-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历代对“厥心痛”的认识颇不一致,而对“真心痛”的认识则较统一。从其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分析,“厥心痛”与“真心痛”属同一类疾病,其心痛程度较轻,多伴手足厥冷或汗出,预后稍好,多见于冠心病心绞痛,部分病例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真心痛”则是心脏病损导致的严重疼痛,多见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合并循环衰竭,治疗抢救不及时,预后极差。

“厥心痛”之名,首见于《灵枢·厥病》:“厥心痛,与背相控,善瘛,如从后触其心……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分为“肾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肝心痛”和“肺心痛”。历代医家对其认识有四:

1.指由于其他脏气干犯于心所致的心痛 《难经·第六十难》:“其五脏气相干,名厥心痛[8]。”

2.指阳虚而阴气上逆所致的心痛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五云:“手少阴,心之经也。心为阳中之阳,诸阳之所会合,若诸阳气虚,少阴之经气逆,则阳虚而阴厥,致令心痛,是为厥心痛[19]。”

3.指邪犯心包或他脏病邪犯心之支脉导致的心痛发厥 《医学入门》卷五谓:“厥心痛,因内外邪犯心之胞络,或他脏邪犯心之支脉。谓之厥者,诸痛皆少阴、厥阴气逆上冲,又痛极则发厥也[20]。”

4.指中寒发厥而心痛 清代喻昌在《医门法律》中指出:“厥心痛,乃中寒发厥而心痛,寒逆心包,去真心痛一间耳。手足逆而通身冷汗出,便溺清利不渴,气微力弱[21]。”

“真心痛”之名,亦见于《灵枢·厥病》“真心痛,手足清至节,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灵枢·厥病》中将“厥心痛”与“真心痛”并举,在比较中显示各自特征,后人多遵此例。

《难经》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从病因病机、病变程度方面,对“厥心痛”和“真心痛”予以区别,“其五脏气相干,名厥心痛;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8]”,“厥心痛”是由于其他脏气干犯于心所致,而“真心痛”则是心脏本身的病变,病位在心。相较而言,“真心痛”疼痛程度更重,预后更加凶险。

隋代巢元方分析“真心痛”为邪伤于心之本脏,“心为诸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12]”故邪中则死,预后极差。

清代何梦瑶总结说:“……真心痛,其证卒然大痛,咬牙噤口,舌青气冷,汗出不休,面黑,手足青过节,冷如冰,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不治[22]。”

总之,历代对“厥心痛”的认识颇不一致,而对“真心痛”的认识则较统一。从其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分析,“厥心痛”与“真心痛”属同一类疾病,其心痛程度较轻,多伴手足厥冷或汗出,预后稍好,多见于冠心病心绞痛,部分病例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真心痛”则是心脏病损导致的严重疼痛,多见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合并循环衰竭,治疗抢救不及时,预后极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